第 205章:要不要认我当大哥

作品:《囤物资穿越,农家娇妻直接躺赢

    家里如今厨房采买的事都是荣婶负责,小厮每日会驾驴去集市合作的肉铺, 把赵氏和周氏每日做卤肉需要的新鲜肉带回来。


    荣婶需要买菜的时候,就坐驴车一道去。


    吴夏莲吩咐了中午要做顿好的,荣婶便买回来了两条两斤的翘嘴鱼,还有排骨,猪肉等等。


    吴夏莲又去庄园里抓了只鸭子杀了,做了一大桌子菜欢迎姜念初的娘家弟弟来家里。


    中午吃了一顿后,吴夏莲又给两个孩子量身子做衣裳。


    宋凛去镖局找李遇打探消息去了,姜念初在院子里等着,等的有些心焦便搬出古筝,在院子里弹奏打发时间。


    前段时间,她研究了这朝代筝谱的记谱方式,然后把青花瓷的谱子译下来,让人送去给严小姐了。


    好几天了也不知道她学的如何,严小姐水平一般,她若是能学会,姜念初就想多译几首曲子。


    之后等酒楼开张了,可以找几个乐师学了揽客,也是一个特色。


    一阵脚步声传来,几个孩子可能是在二院听到声了,都跑了过来。


    豆豆也被春丫背过来了,全都凑上来围着姜念初。


    皇家长大的孩子鉴赏能力不是村里孩子能比的,小四小五脸上的神情和朵朵不同,似乎能听懂曲子的好坏。


    尤其是姜小五,听了一会儿后盯着姜念初看似乎有心事。


    姜念初察觉到,停下看着他,“小五,你怎么了?”


    姜小五摇头,“没事。”


    他母后也会弹古筝,因为是一国之母要端庄稳重,所以只能在寝殿里悄悄的弹,父皇有时候会过来听。


    他也喜欢看母后弹筝,可是他已经没有母后了 。


    “小五是不是想学?” 姜念初若有所思的问了一句 。


    姜小五眼睛都亮了,“可以吗?”


    姜念初笑了 “当然可以了, 你过来,姐姐教你。”


    姜小五高兴了,立刻跑过来,姜念初教他先认识筝的基本构造。


    讲了一会儿,就发现宋朵朵也听得一脸认真。


    “朵朵也想学吗?”姜念初问。


    宋朵朵点头,姜念初招手,“那就过来一起学。”


    “不过你们学这个只能当做爱好,陶冶情操,最重要的还是念书知道吗,明日开始我早上教你们念书识字,再过段时间就请个夫子回来,专门给你们上课。”


    小四小五早就启蒙了,识字的,但在家里人眼中他们大字不识。


    所以姜念初决定假装教一段时间,然后再从外面请个夫子回来。


    以前朵朵一个她和宋凛顺带手就教了,宋言川回来也会教妹妹,可若是三个她可没这么多时间。


    送小四小五去私塾,她又不敢冒这个险。


    俩孩子看起来是真有兴趣,学的很认真。


    小四就没啥兴趣了,和豆豆春丫一起在院子里喂鱼。


    蹲下伸手能摸到鱼,小四玩的很开心,以前家里花园鱼池的鱼,他都只能远远的看。


    听雪和晚荷在边上守着,池边一点遮挡都没有,生怕豆豆一个不小心栽进去。


    大概未时末,宋凛回来了。


    姜念初说要午睡,把孩子们打发走,和宋凛进房间说话。


    宋凛在桌边坐下,“府城还是老样子,官兵依旧在到处搜查,估计要不了几天就要搜到龟甲街了。”


    “南风他们说对方不知道世子妃的存在,如今没了孩子在身边,他们在找机会把人带出来。”


    “不过陈大叔不愿意走,说是镇北王疑心重,他留下才能让对方相信人还困在城里,能拖住一天是一天。”


    姜念初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希望陈大叔能逢凶化吉吧。


    如果被抓住,他定然会像孟大夫夫妇一样,留给对方一具尸首。


    “还有一件事。” 宋凛继续说,“就是地里的红薯,南总镖头他们没办法联络知府大人,但红薯还是要运,问我们能不能提前挖,能早一日是一日。”


    “他们说永安王的云骁军一月前已经放弃了溪州,退守至幽州隘口,那边易守难攻,潜伏的细作也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他们走暗道只要顺利到幽州隘口,这事就算完成了。”


    姜念初闻言拿出一本册子,上面是她记录的地里农作物的种植时间。


    算了一下日期说,“种下有一百一十多天了,可以挖了, 那就让工人明日开始挖吧。”


    宋凛点头,“还是和上次一样,让他们扮成外地的商人分批把东西买走。”


    事情说定庄园里忙碌起来,挖红薯花了一整天时间,三亩地收了有将近两万斤,比土豆的产量还高。


    姜念初留下了三千斤,其它的先后两天被几波商人买走。


    工人们依旧拘着,不让他们出门谨防透露庄园里的一些事情。


    在红薯全部运走的第二日,宋凛进山打到了一头野猪,分了一百五十多斤给庄园的工人,吃不完的让他们自个做成风干肉。


    姜念初这几日则是都在教几个孩子上课,上午念书,下午学筝。


    天气也一日比一日炎热,稻子也到了收割的季节,村里人陆续开始下地收割稻子。


    这日,天气闷热,闲人张公子又来村里了,带了风筝,还有不知道从哪儿寻摸来的七八个甜瓜,用冰冰镇着带来的。


    宋凛切开了两个家里人分着吃,姜念初尝了尝,类似于现代的香瓜和哈密瓜,还挺好吃的。


    她在想,囤货里好像有西瓜种子,明年可以种点西瓜。


    虽然种子不多,但可以留种啊,留着留着不就多了吗。


    张公子吃完瓜就跑去庄园里放风筝了,还喊上家里几个孩子跟他一起。


    可能是心理年龄一样吧,小四小五跟他刚认识就玩的挺好。


    庄园正对着风口,那山风呼呼往外吹,风筝很容易放起来,这也是张公子喜欢来村里放风筝的原因之一,不管多大都能放上去。


    这次他特意找人做了一条大蜈蚣,一只大老鹰,放上去后还挺唬人。


    几个孩子仰头看的一愣一愣的,高兴的不停欢呼。


    小四小五尤其激动,他们也玩过风筝,但下人给他们做的都是小小的,还不一定能飞起来呢。


    这会儿看到这么大的风筝飞上天,望向张公子的眼神满是崇拜。


    在几个孩子面前,张公子成就感满满,可是把他牛逼坏了。


    他袍袖一挥对小四小五说,“厉害吧,你俩要不要认我当大哥,我爹是县令,给我当小弟以后在云栖县我罩着你们。”


    小四小五对视一眼,点头。


    天热了姜念初就不爱出门, 在家悠闲纳凉的时候,焦娇苏音和严小姐来了。


    苏音是来送请柬的,八月二号,她就要成亲了,还有半个月。


    姜念初接了请柬,把客人带到收藏室接待,因为严小姐把画送回来了。


    经她祖父鉴定,画是真迹。


    姜念初没想到还真被张公子瞎猫碰上死耗子,非常重视的选了个最显眼的位置,把画给重新挂上了。


    之后,姜念初让丫鬟把前两日做好的麻将拿出来,教几位小姐打麻将。


    这一玩就是将近两个时辰,外面天色暗下来,三人才依依不舍的准备回家,说过几日再来玩。


    牌桌上,四人聊了很多,姜念初还请她们帮忙, 想给家里几个孩子请个夫子,问她们有没有介绍。


    三人都答应了回去托人问问,严小姐马车准备离开时,突然又叫停从车窗探出头,朝着姜念初招手。


    姜念初疑惑走过去,问怎么了。


    严小姐低声,“姜姐姐 ,其实我这里有一个人,他很有才学,是昌和六年会试的第一名会元,差一步就到殿试了。”


    “后来因为一些事被革除功名,如今只是个白衣之身,但我向你保证,他真的很有才华。”


    严小姐观察着姜念初的神色,试探问,“如果我介绍他给你,来教你两个弟弟念书,你觉得可以吗?”


    昌和六年的会元,也就是十年前。


    拿下会元之才却无缘殿试,这其中因由怕是没这么简单。


    姜念初若有所思,她没有直接答应下来,而是说,“要不寻个时间,我先见见人再决定?”


    “那我过几日把人带过来。” 没有直接拒绝,严小姐就已经很开心了。


    姜念初点头同意,瞧着严小姐上心的样子,猜测那人会不会是她亲戚。


    送完客回去后,见宋凛从外面回来了,姜念初问,“相公,小四小五他们人呢?怎么还没回来?”


    宋凛说,“村里有几个半大小子在抓鱼,张公子回来跟爹要了簸箕说也要去抓,小四小五跟他一块去了。”


    姜念初哦了一声,“看来玩的不错,这都成跟屁虫了。”


    “可不止是跟屁虫,三人就差结拜了。”宋凛无奈摇头。


    姜念初忙问怎么回事,宋凛便把张公子让小四小五认他当大哥的事说了。


    “然后呢?” 姜念初睁大眼睛。


    “然后.......” 宋凛笑了,“那俩小子也挺逗,一口一个大哥追着叫了一下午了。”


    姜念初也乐了,凑近小声说,“张县令这一天,一定在不停的打喷嚏。”


    宋凛抬手捏了她后脖子一下,“说不定还感觉后脖子冒凉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