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 章 :乔迁宴三

作品:《囤物资穿越,农家娇妻直接躺赢

    三人的眼睛都快不够用了,周光宗还一直问客房在哪儿。


    得知在前院,有些不太满意,更想住在后面的跨院。


    周母想在花园里坐坐,见茶室和湖心亭都有人,嘀咕着,“咋的到处都有人,那些人啥时候走,我们也想在这花园里坐着喝茶。”


    “娘你说什么呢?” 周氏无语的说,“那些人是我家小叔子和三弟妹的客人,都是城里来的大户人家的公子小姐,也是来吃席的。”


    “不就是有钱人吗,还能比我们这些亲戚关系亲近?” 周母有些不悦。


    她指着前方的湖心亭,“那个亭子蛮大的,我瞧着里面也没几个人,我们也过去坐坐。”


    周光宗早就发现湖心亭里是一群姑娘了,就是可惜离得有些远,看不清容貌。


    听了他娘的话立刻赞同的点头,“对,咱们就去那边坐。”


    “不行。” 周氏拦住周光宗,“那是我家三弟妹的朋友,都是一帮姑娘家,你这么过去是冒犯人家。”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周母翻了个白眼,“我们这些亲家还不如外人了? ”


    “ 要我说啊,你小叔子那媳妇就是矫情,还不懂规矩,不知道过来招待一下我们这些亲戚。”


    “娘,你说什么呢?” 周氏被周母的话吓一跳,见四周没人才松了口气。


    “你们知不知道,这整个宅子都是我小叔子媳妇花钱建的。”


    “我公公婆婆都疼她,小叔子更是护的跟眼珠子似的,你们可千万别乱说话。”


    周父听着哼了一声,还以为宋家能耐了呢,合着是吃儿媳的软饭,一家人要看她脸色过活啊。


    不过他不敢直接说出来,因为女儿说过翡翠豆腐的方子,也是她三弟妹给的方子。


    他们家上个月开始就不摆摊了,谈了县里三家酒楼供货,上个月一个月家里就赚了十二两多。


    周光宗心里不耐烦,但见宋家如今真发达了,也不敢得罪周氏了。


    “没地儿坐我们就去你屋待着总行了吧,一路过来我们也累了,需要休息一下。”


    周氏只能带着他们回去,周光宗到西厢房暖阁的罗汉床上就直接躺下了,说要睡一觉,开席了喊他。


    湖心亭里。


    古人的娱乐方式实在有限,几个小姐花也赏了,鱼也喂了,八卦也说完了。


    姜念初便让听雪和晚荷,把她的古筝和琵琶搬了出来。


    严小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先用琵琶弹奏了一曲。


    之后焦娇便让姜念初也上去弹奏一曲,其她人跟着附和。


    “那我就献丑了,若弹得不好,各位可别笑话。”姜念初先谦虚了一下。


    她承认,今日搬这两样乐器出来,就是准备在人前展示一把的。


    否则怎么对得起她以前学的那么辛苦呢?


    端坐到古筝前,姜念初戴好护甲,纤细的手指轻轻拂过琴弦,试了几个音便开始了。


    弹得是她以前为了直播学的滚瓜烂熟的曲子——青花瓷。


    茶亭里,宋凛正在陪客。


    因为张公子不怎么会下棋,觉得下棋没意思,宋凛教了他五子棋的玩法。


    张公子玩的不亦乐乎,直说这样的才有意思,不用费脑子。


    其他人便也跟着玩起了这种新玩法,就在这时,一阵悦耳的旋律如潺潺流水般传来。


    方才的琵琶声几人也听到了,只是往湖心亭方向了一眼,明白是那边有人弹奏,便没再理会。


    可这次的旋律却似有魔力一般,一下就吸引了对弈几人的注意力。


    苏荣辉是其中最懂音律的,放下手中的棋子,循声望去,开口说了两个字,“好曲。”


    那清越的旋律初如涓涓细流,渐渐婉转悠扬,旋律陌生却动人心魄。


    调子柔缓时藏着细腻的起伏,忽而变得流畅明快,弦音里的清亮如瓷盏相叩,当真是绝妙。


    焦朗闭着眼睛聆听片刻,起身道,“我去瞧瞧是谁人所奏。”


    闻言其他人也纷纷表示要一同前往。


    宋凛心中有了猜测,跟着起身。


    越近湖心亭,旋律越发清晰动人。


    很快便看到了弹琴的人,一身暖黄色衣裙的姜念初端坐古筝前,纤指在弦间流转,神情专注。


    几位公子循声走到九曲桥头,便不再继续往前,静静聆听到曲子结束。


    最后一个音符余韵袅袅,最终消散在微风里。


    意犹未尽,只觉得太短了没听过瘾。


    苏荣辉眼底都是赞赏,“宋兄,真没想到姜娘子竟弹得一手好筝,当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令人沉醉。”


    宋凛也是第一次知道姜念初曲子弹的这么好,听着耳边接连不断的夸赞,笑了笑没说话。


    他才不会说他也是第一次听自家娘子弹琴。


    失策了,昨日应该让姜念初先单独给他弹一遍。


    亭子里的姜念初一结束,就被围上了,焦娇几人七嘴八舌问她这是什么曲子。


    姜念初说了曲名,抬头看向桥对面的几人,准确无误的对上宋凛视线,对他嫣然一笑。


    焦娇拉着她的袖子,“好姐姐,这曲子太好听了,能不能再弹一遍啊。”


    姜念初笑语嫣然,“我还会别的曲呢。”


    “那就听别的曲。” 焦娇小脸一脸崇拜。


    姜念初再次坐到筝前,开始弹奏她最爱的一首曲——刀剑如梦。


    宋凛一行人原本都准备回去,见姜念初又坐下,便又纷纷停住脚步。


    和前面一首截然不同的风格,起初是舒缓而悠扬的,接着风云变幻,节奏逐渐加快,音符如同密集的雨点般落下,恰似风雨欲来。


    高潮部分,旋律达到了激昂的顶点,仿佛置身于一扬生死攸关的大战之中,看到了刀光剑影,每一个旋律都充满了力量,强烈的节奏感和震撼力,让人的心也随之加速跳动。


    一曲终了后,焦朗忍不住赞叹道,“姜娘子弱质纤纤,竟能弹奏出如此激荡人心的曲子,真是应了那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焦某佩服。”


    “不知道姜娘子还会不会接着弹奏。” 张公子说,“意犹未尽,我还想继续听。”


    宋凛抿唇看了张公子一眼,再看其他人,也是一脸的期待,眼睛都在往亭子里看。


    宋凛心里的醋缸一下打翻,即使岸边距离湖心八角亭有三丈远,也不能一直这么盯着看。


    “咳.....”他轻咳一声,对几人道,“不如我们回去吧,茶亭那边也能听见。”


    焦朗是多通透一个人啊,看了宋凛一眼,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搭着张公子和苏荣辉的肩膀,“走了走了,回去坐着听更舒服,站这儿有些热。”


    亭子里,严小姐听完两首曲子后有些激动,不过她还是更喜欢第一首。


    “姜娘子,你弹的第一首能不能教我?” 严小姐眼含期待,“我可以拜你为师。”


    姜念初说,“拜师就不必了,我可以教你,不过这曲子并非一日之功,改日我将曲子写出来,严小姐带回去学如何?”


    “如此再好不过了,姜姐姐我太喜欢你了。” 严小姐兴奋起来,也和焦娇一样改口叫姐姐了。


    姜念初对几人眨眨眼,“还想听吗?”


    几人点头如捣蒜,姜念初应要求又弹奏了一遍青花瓷。


    前院因为太吵了,西院飘来的旋律,最终都也淹没在了喧闹声中。


    临近正午,厨房里已经开始传出食物的香气,大厨房忙的热火朝天。


    赵氏一直在厨房帮忙,直到宋言川来喊,说外婆和大舅舅来了。


    赵氏洗了个手就跑出去,见门口停着驴车,宋义和赵老大正在把车上的东西拿下来。


    旁边站着赵母,以及赵氏二哥三哥的儿子,赵四胜和赵五胜。


    “娘,您来了。” 赵氏拉着儿子过去,“小川快叫人。”


    “外婆,大舅舅,四胜哥五胜哥。” 宋言川乖乖喊人。


    赵母应着,见外孙子如今像个富贵人家的少爷一般,稀罕的摸着孩子的脸,又问赵氏,“朵朵呢?”


    “不知道跑哪儿玩去了。” 赵氏拉过两个侄儿,“小川,先带两个哥哥进去。”


    赵家带了很多东西,十条腊肉,一包红糖,一篮子鸡蛋,菜干笋干,小鸡崽小鸭崽各八只,另外还有一坛子的腌咸菜。


    宋义帮忙拿着去登记,赵氏拉着赵母到边上,“娘,您怎么带这么多东西啊?”


    赵母拍拍她,低声,“一点儿都不多,多亏了你婆家给了门营生,如今咱们家里日子好过了,一个月能赚十几两呢,家里都在准备盖新房了。”


    “再说了,以前家里穷时拿不出东西,不好意思上门, 现在能赚钱了,娘家人当然要给你撑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