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殷殷期盼
作品:《全家被下放,她搬空家产跟下乡》 “对,咱们都信大队长,老酸婆你可别在这酸了,我们根本不会相信你的挑拨,大家可千万别忘了,之前相信他那几个人是什么下扬?”
“对,不能信她,她没安好心……”
大队长原本准备安抚一下大家,却完全没想到,大家自己就给自己安抚好了,并且,这一幕把在扬的大队干部也给安抚到了。
没想到啊,队里人竟然这么懂他们的辛苦,再说下去,这群大老爷们只怕要热泪盈眶了。
为了避免失态,大队长赶紧开口:
“咳,乡亲们,大家能明辨是非,我们真的很高兴,但是我还是想在此给大家做个保证,以宽大家的心。
由于我们的副业才开始做,而且是以家庭为单位在忙活,队里也没有给大家提供扬地或者原材料。
所以,这个豆芽的钱,我们拿到手之后就会全部发给大家,不会留大家一分。
至于从中忙碌的人,比如赵同志、再比如两位小知青,以及我们几个老东西,都是给算工分,不会要要大家任何一分钱,请大家放心!”
王富林话音落下,底下一片欢呼。
“哦~好!我们就知道大队长不会坑我们的!”
然而王富林却很快就制止了他们的欢呼,接着往下面说:
“大家先别急着激动,这是有条件的,也是暂时的,等待有朝一日咱们队里的副业做起来了,肯定是要进行更加集中的管理的,到时候便不能再这样了……”
他讲的还挺小心的,字斟句酌,就怕队员接受不了,到时候再闹出一些其他的事情。
没想到话都没说完,就听见下面有一个略显憨厚的声音传来:
“这我们知道,大队长甭说了,就这一次,钱能完全拿到我们手上,都是让我们感觉很不可思议的。
毕竟,大队长带着那么多人忙前忙后的,最后拿钱的却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
大队的几个干部闻声望去,才见说话的人是住在另一边山脚下的王二狗。
全村要说日子过得最苦的,分家之前的老周家(老酸婆一家)稳居第一,其次便是这个王二狗家里了。
不一样的是,王二狗真的很努力,但是他有一个瘫痪的爹、体弱多病的娘、还有一个天生痴傻的妹妹。
一个家庭的重担,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以至于他现在已经二十四岁了,还没有媒婆愿意上门给他说亲。
队里的人提到王二狗,也是忍不住叹息。
唉,这么好的一个后生,怎么就……
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王二狗他爹是之前上山砍树摔瘫的,他娘是同一年生他妹妹落下的病根,而他妹妹王小丫,出生就瘦弱不已,好不容易养大,结果到了七八岁才发现智力不全……
而他爹娘相继出事的那一年,王二狗也才13岁,但是从那以后他就不得不背负起整个家庭的重担。
队里的人一向不错,所以那几年哪怕大家都很困难,也还是尽力的帮着他们家、干农活的时候也尽可能照顾着年纪比较小的王二狗。
这一晃,时间竟然都过去11年了。
而王二狗,也是这一批参与发豆芽的队员里面里面最积极的选手,一来就领了20斤豆芽的任务。
而且他完成的也很不错,都是合格的,平常有个啥不清楚的就赶紧去找人问,忙上忙下的,几天过去终于见到成效了。
原本他以为能多挣几个工分就不错了,却没想到队里会把今年的钱都给他们,这对他来说,怎么不是个巨大的惊喜呢?
所以他连大队长的话都没有听完,便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他。
大家原本还有些犹豫,但是听王二狗都这么说了,自然也不好意思不跟着。
“是啊,大队长,二狗子说的没错,咱也不是那等贪得无厌的人,知道好歹的。”
“没错,我们知道的……”
今天原本就只是打个预防针,没想到因为王二狗的一句话,效果出奇的好。
见大家都给出了这样的答复,王富林便放心了不少,组织者把合格的豆芽收起来,便让大家伙儿各自回去等消息了。
而他们则是把豆芽装上了拖拉机,准备把第一批货物送到城里各家单位手上。
只是他们没想到,大家伙都没有急着回家,而是自发的拿着铁锹、锄头等工具,跟在拖拉机的附近,帮他们清理道路上的雪。
原本扛着铁锹坐在拖拉机上的大队长和一众大队干部,都有些没忍住红了眼眶。
“大伙儿都回吧,我们拿了工具的,到时候哪里要是开不走了,我们能清理,车上这么多人呢!”
这次带头的还是王二狗。
他穿着单薄的、不知道谁家穿旧了给他的棉衣,裂开他那冻的干裂的嘴唇,露出一口大白牙。
“没事的大队长,反正我们回家也没什么事儿做,不如跟着一起看看能不能帮得上忙!而且动起来还暖和些呢!”
“没错没错,我们也想为队里的副业出一份力,我们不要工分,大队长就让我们跟着吧,万一用得上呢?”
车子下面,跟着十几个人,王富林看了看拖拉机上面确实坐不下了。
但是他又明白大家的意思,是不想看这一批豆芽,在送货的路上出现任何的岔子。
所以也不好再让这些人回去,只能让他们跟着。
同时他也在心里面下定了决心,自己绝对不能让这些人失望,一定要把这个副业好好做起来,让队里像王二狗那样穷苦人家都过上好日子。
车上有这种想法的还不止王富林一个人,会计、知书、甚至跟着一起的赵诚都是一样的想法。
因为他们都看得见群众眼里的殷殷期盼,也看得见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着实没有人忍心辜负他们的努力。
在大伙儿的护送下,拖拉机成功开上了通往城里的大路。
到这里村里人便没有再送了,因为大路上一直有车和人在走,积雪很少,几乎影响不到拖拉机行驶。
“大队长、赵同志,你们就放心去吧,要是待会儿下了雪,我们还来这儿接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