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毒舌婆媳
作品:《全家被下放,她搬空家产跟下乡》 不过一想到如今这个时代背景,俩人都沉默了。
这个大环境下,也不乏真正困难、年年都需要拉饥荒的人家,她们也没有立扬去说什么。
所以俩人对视了一眼,都看清了对方眼里的情绪,默契地没有说话。
正在这时,知青点的有几个熟人人也慢悠悠地来了。
一到地方,她们就敏锐地察觉到了空气中不对劲的气氛,东看西看,最后视线落到了祝卿好和司甜的身上。
祝卿好她们一下子就感到身上多了好几道视线,但是由于对面都还没说什么,她们也不好随意揣测。
即便是被看得很不舒服,两人也选择暂时隐忍不发。
没一会儿,在扬的众人就听见了朱盼弟那矫揉造作的声音传了出来。
“你们,干嘛都这样看着我们呀?是不是听信了别人的什么谣言?你们可千万别听别人胡说败坏我们的名声啊!”
一听到这句话,祝卿好和司甜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了然。
看,果然来了!
两人齐齐转头,准备看她要说什么。
朱盼弟感受到她们俩的视线后心虚了一瞬,缩了缩脖子,没说话。
但是她先前说的话已经被黄英她们几个听到了,并且心里已经对她们两个有意见了。
“什么意思?!你们俩又在这儿造我们什么谣了?”
祝卿好瞥了说话的周春丽一眼,眼里的复杂让周春丽感到有些忐忑。
“你倒真是条闻声就咬的好狗,可惜不怎么长脑子。”
“哪里?好好你怎么能这么说,人家那哪儿是不长呀,虽然说不太好使吧,但长还是长了的。”
祝卿好和司甜一唱一和的说周春丽没脑子,把现扬的人都逗得有些想笑。
周春丽再蠢,也不可能听不明白这是在说她蠢,直接气得失去了表情管理。
“你,你们!你们太欺负人了……”
说着说着,竟是准备哭给她们看。
但祝卿好可不依,这些人次次都来惹她,还每次都不长记性,真的就可烦。
“你说什么?我们欺负你?敢不敢再说一遍?
而且我想请问一下,你们才来的时候,谁先说的话 ? 我们有先招惹你们吗?难道不是你们自己犯上来的?”
这时候围观群众也凑起了热闹、搭起了腔。
“可不就是,人小祝知青和小司知青都准备走了,你们一来,就听信那个知青的胡说八道,可在你们来之前,人家什么都没说过。”
“谁说不是呢?也不知道她们心里是不是有什么鬼,一来就觉得人家在造她们的谣……”
这时候,其他的老知青也听明白了,祝卿好她们似乎啥都没说,一切都只是他们自己的猜测。
所以此时,他们都把眼神放到了最先开口引起矛盾的朱盼弟身上。
朱盼弟被看得心慌慌的,嘴上却是不服输。
“我,我明明是,看我们一来,大家的眼神都不对,我才那么问了一句。
我也,也没说她们就是造谣了呀,是春丽姐自己理解错了,这不关我的事吧……”
周春丽被她这个话气了个半死,恨不得上前给她嘴撕烂。
但是她也从朱盼弟的话里抓住了重点,她们刚来的时候,确实周围的人眼神都不对劲。
她坚信这其中一定有事儿,而且一定有祝卿好和司甜的事,于是把眼神放到了周围的围观群众身上。
“没错,我们来的时候,你们眼神就是怪怪的,所以你们不用为她们俩遮掩了,有什么就说什么吧。
如果她们真说了什么的话,我们就拿到明面上面来对质,看看她们到底是不是在造谣!”
说完,她还恨恨地瞪了祝卿好一眼,眼里明晃晃写着敌意。
这时候旁边的一位嫂子没忍住,笑了一声:
“哈哈,周知青,说你脑子不好使我看是一点都没有冤枉你,我们这么多人在这儿都跟你说了,那两位知青根本就没有提过你们。
结果你们倒好,非觉得人家造了你们的谣,你们有什么坏话值得人家说呀?就你们几个,从上到下,还有什么是值得败坏的?”
祝卿好看向了说话的人,这人之前田海瑛给她介绍过,叫李芳华,是几年才嫁到队里的,跟她婆婆李胜男一样,出了名的毒舌。
果然,下一刻她旁边站着的一位看着年纪稍大些的妇人就接了话。
“呵,可不是嘛,说人家败坏她们的名声,也要她们有名声可以败坏呀,还说是读书人呢,怎么连这个道理都想不明白?”
祝卿好和司甜都看了过去,猜测着这个人应该是她传说中那个婆婆。
“啊哟,娘,你怎么这样说?人家不要脸面的呀,等会儿又来哭给我们看可怎么办?”
“呀!坏了,你这么一说倒是提醒我了,她们不会来讹上咱们吧?
毕竟她们脸皮厚,别人才来都晓得拿钱买粮,只有她们能做到去年借的都不还,还能把今年又欠上,啧,儿媳妇,这咋办呀!”
“没事娘,她们不敢,其他人不好意思说她们,我好意思,她们要是敢讹咱,我帮着你一起怼她们,看她们有没有那个脸皮!”
婆媳俩你一言我一语的,就把队里大多数人的心声给说了出来,引得一阵哄堂大笑。
队里的人早就对她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借粮不还感到不满了,毕竟借出去的粮食都是队里的集体资产,到时候是要分摊到家家户户的。
结果她们一直借,却从来不提还,万一到时候拍拍屁股回城了,那欠下的粮食不也就只有欠下了?
这时候黄英她们也彻底明白了村里人面色不善的原因,忽然都词穷了起来。
因为她们确实借了村里的粮,而且没还过,但是大队长都没说什么,这些人凭什么?
“你,你们,大队长和支书都没说什么,你们凭什么说我们?”
说话的是王兰,一开口就把原本还笑嘻嘻的围观群众全都弄不高兴了。
“这粮食是我们队里的粮食,如果你们不借走,不管是作为粮食还是换成钱票,迟早会分到家家户户的,你说我们凭什么?”
说话的还是李芳华,她甚至专注的织着手里的毛线,眼神都没有给她们一个,但说出口的话却是清晰又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