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换位思考

作品:《天幕: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现代。


    “至于说有人认为我把李世民说的好像很厉害,说他这么厉害,为什么就预见不到唐朝后面的情况?”


    “这其实有点无理取闹了。”


    李恩凡觉得这种论调就颇为的好笑。


    “这种论调你可以用在任何人的身上,也可以用在每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身上。”


    “在这种论调之下,所有的皇帝都不行!哪怕是我们现代,那些厉害的领导人都不行!”


    “你敢说他厉害?那他为什么就预见不到后面的情况呢?”


    “这种是不是颇有些耍流氓的意思了?”


    在场所有人都点头,确实有些耍流氓的意思。


    就像李恩凡说的,这句话,可以用在任何地方,也可以用在任何人的身上。


    ...


    “至于说这种长时间的布局,大唐没有吃到好处什么的。”


    “每一个皇帝都是非常自信的,他们自信自己的王朝能够永远的延续下去。”


    “我们现在觉得大唐似乎没有吃到好处,可是,你是在站后世的视角,知道了大唐两百多年后就破灭了。”


    “可你站在当时大唐高层那些人的视角去看呢?”


    “从这个视角去看,其实不奇怪为什么要做一个长远的布局。”


    “没有人能预料到几十年后发生的事,也没人能预料到几百年后发生的事。”


    “但你什么都不做,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哦,大唐两百多年以后就破灭了?那我还干嘛布局?为什么还要做长远的战略?”


    “没人会这样想的,他们都是站在王朝能永远延续下去的这个视角去布局的。”


    “看待历史的时候,我觉得有一个思考方式是很重要的。”


    “那就是换位思考!”


    “如果你换位思考一下,就不奇怪为什么历史上很多皇帝要做长远的规划和布局。”


    “最典型的就是洪武皇帝朱元璋。”


    李恩凡是什么时候预料到这个问题的?


    是在研究几十年前的历史发现的。


    现代很多人认为大熊走错路了,不应该把所有的科技全点在重工业身上。


    是不是很多人都这样认为?现在绝大部分的人,都是这样想的!


    其实大熊没有走错路!他们援助东大的时候,进行过长远的布局,想把东大弄成一个只走轻工业的国家。


    一个强大的重工业国家。


    一个国土广袤,人口众多的轻工业国家。


    然后两人互补,携手一起走下去。


    几十年前很多国家称呼大熊为老大哥。


    知道怎么称呼东大的嘛?老大姐!


    从这个称呼就能看出大熊是打的什么算盘。


    算盘打的虽然很好,可这些都是它的爸权思想罢了,傲慢的对他国指手画脚,以为自己是这个家的主人,别人必须按照它的想法走下去。


    ...


    “可老师,我记得有人分析过,李世民的权力好像很小吧?”


    又有一个同学向李恩凡提出了一个问题。


    这也是他比较疑问的,李世民的权力似乎很小,但他为什么能做出这么一个长远的布局?


    “这是后面我们讲唐朝时,会讲到的。”


    “现在就先浅显的说说吧。”


    “你们觉得权力是不是就只有一种?”


    听到这个问题,周围绝大多数的人都轻轻点头。


    “其实是不对的,权力是分为两种的!一种是对外的权力,一种是对内的权力!”


    “对内的权力,李世民的权力可能很小!”


    “但对外的权力,他的权力是非常庞大的!”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有句话,内部一切的矛盾,都可以向外转移!”


    “因为在对外这件事上,最高那人的权力可以说无限大!”


    “详情参考一下二战。”


    二战?周围有男同学想到了几个国家。


    “哪怕军队不是他的,他手里也没有掌握军权。”


    “可一旦涉及到对外,那一切都变了!”


    “历史上,哪怕是现代,很多的最高高层,都通过战争这一种方式来掌握权力,或者说集权。”


    这个时候,有聪明的人想到为什么战争出来的皇帝权力都非常的庞大。


    “一旦发生战争,最高的人,有理由,并且有权力,插手内部任何一项事务。”


    “所有的事,他都有权力过问。”


    “唐初的时候,对外战争为什么那么频繁?”


    “现在有人认为,是李世民为了收拢权力。”


    “我还是很认可这个观点的,因为从政治角度去分析,是说的通的。”


    围在李恩凡周围的人都紧皱着眉头。


    确实,从政治的角度去分析,是说的通的。


    毕竟也能看到李世民的权力在后面越来越大了。


    ...


    明朝。


    洪武年。


    “这是什么论调?就因为预见不到后世的情况,就不去布局,不去做规划了?”


    “那咱干嘛还勤恳的批改奏章?好好的享受不行么?”


    朱元璋挠了挠头,不知道这后世人是怎么想的?


    怎么感觉有一种随意而安的感觉?


    “天幕那个意思,好像说咱错了?”


    随后,朱元璋陷入了沉思。


    ...


    明朝。


    永乐年。


    “咱怎么感觉后世大多数人都觉得咱们挺笨的?”


    听了这么久的天幕,朱棣的内心感觉后世不止是看不起古人,好像就觉得古人挺笨,挺蠢的。


    不会做战略,不会做布局,不会做规划?


    朱棣很奇怪,为什么后世大部分的人都会这样想?


    他们难道不知道一个王朝的高层到底意味着什么吗?


    “他们是不是觉得高层就只会争权夺利?”


    朱高炽似乎想到了问题所在。


    “这?”


    朱棣有一点被噎住了,但细细一想,发现好像真的是如此?随后无奈的说道:


    “他们好像还真的是这种想法,认为一个王朝的高层都是只会争权夺利的。”


    “至于其他的?估计认为什么都不会了。”


    “不然的话,为什么会觉得李世民做一个长远的布局很奇怪呢?”


    “咱虽然初一听感觉李世民好像很厉害。”


    “但细细一想,这不就是皇帝该做的事么?就像天幕说的,这就是一个正常的皇帝。”


    “只是咱们以前没有朝那方面去想罢了。”


    ...


    唐朝。


    贞观年。


    “这后世之人到底是有多么的看不起我?”


    李世民颇为无奈的苦笑了几声。


    就做了一个长远的战略布局,还有规划了一下。


    就觉得自己做不到了?


    这后世之人到底知不知道什么叫世家门阀出身?


    他们可是从懂事起,就在接触各种历史典故还有各种书籍。


    除此之外,每天还会有人来教导他们,分析历史上各个王朝为什么破灭。


    每一个发布的政策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李世民懂后世的某些梗的话,就会告诉他们:


    知不知道什么叫门阀子弟啊?(战术后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