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去汉化

作品:《天幕: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现代。


    “是的,就是种地!”


    李恩凡很肯定的点了点头回答着众人。


    这下,所有人都抑制不住内心的好奇,专注的看着李恩凡。


    “从两河流域开始,我们民族种地的技术,一直是领先周围所有势力的。”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遥遥领先!”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笑了一下。


    “历史上流传许久的神农,则更是表明了这一点。”


    “可以说,在很早的时期,我们祖先就已经解决了粮食自给自足的手段。”


    “而不是靠打猎和采摘,靠天吃饭。”


    这一点所有人都认同。


    “那大家想一下,如果你是早起部落时期的人,你生存下去的手段是靠打猎和采摘,靠天吃饭。”


    “饥一顿饱一顿。”


    “但这个时候,你忽然听闻远方有一个部落能靠种地来从土地里自给自足的获得粮食。”


    “你会怎么想?”


    “投靠他,或者抢了对方!”


    “但抢不过呢?毕竟别人都已经自给自足了,肯定也就非常的厉害。”


    “那就只有投靠对方了!”


    李恩凡等所有人缕清了思路之后,就紧接着说道:


    “历史上,周边少数民族常常因为缺乏粮食而前来抢劫,但这种方式不仅无法持久,还可能招致中原军队的严厉打击。”


    “因此,学习汉人的农业生产技术,开始农业生产,成为他们融入汉族生活的重要途径?。”


    李恩凡说完这话,拿起彩笔,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字:封建时期。


    “但这其实都是封建时期。”


    “而在部落制时期,可以说我们能发展壮大同化周边,全靠种地的技术手段!”


    “现代大多数人,都轻视了在那个时候,种地这种手段到底是有多么的逆天!”


    “是真真正正的逆天!!!”


    李恩凡拍了拍黑板写着种地两字的地方,严肃的说道:


    “就是因为种地,从古老的部落制时代,让当时的人们历经危险的程度极速的下降。”


    “并且,让当时的人口也开始逐渐的膨胀。”


    “生活水平也开始变得逐渐的优越,不需要担心明天的食物该从哪里获取。”


    “人们的生活开始缓慢了下来,有时间开始考虑其他的事情。”


    “这才是在我看来最重要的!”


    李恩凡在研究历史上种地这一点的时候,才发现,有时间考虑其他事情这一点有多么的重要。


    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


    一切文明的起始,都可以说是在这一点基础上建立的。


    如果一个部落,一群人,天天为吃的发愁,整体琢磨到哪里去寻找食物填饱肚子。


    他们怎么会思考出文字?又怎么会思考出制度等等的东西?


    哪怕思考出来了,估计也会被周围人当作神经病。


    都快饿死了,思考这些有什么用?还不如好好的寻找一下食物。


    西方的诸多思潮还有革命,最先发起的都是贵族,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因为他们有时间!


    “是啊,如果天天琢磨着寻找食物,恐怕也不会诞生许多的事情了。”


    这一点,录播厅内的所有人也很快想清楚了。


    “至于说种地的同化。”


    “能安心无危险的种地,谁愿意拼死的去打猎?去危险的地方采摘果实?”


    “是不是以为原始时期森林像现在这样危险极低?”


    李恩凡笑着说了这么一句,随后抱着双手又慢慢的说道:


    “人都是懒散的, 而人也是会躲避危险的。”


    “当有了种地这一个手段,周围抢不过的势力,那就会加入其中安心的发展下去。”


    “种地这一个手段,同化能力是非常强的,比所有人想的都还要强。”


    “所以,李世民的另一个想法,大家知道了么?”


    在场众人点了点头,都知道李世民想干什么了。


    同化吐蕃!


    当一个王朝所有的技术,还有体制和你一样时,时间长了,终究会同化的。


    现代东亚的许多国家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所以拼了老命的去汉化。


    他们真的不敢想象,要是国内的大部分民众向往东亚大国,会变成什么样子。


    估计就变成一个省了。


    李恩凡研究几十年前那段历史的时候,发现不止是南棒还有其他的几个国家。


    连北棒,在帮助了他们之后,都很快的意识到了这一点。


    体制相同?技术相差不大,然后,又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一个国家。


    除此之外,还在这大国的身边?


    这特娘的谁看着谁不担心?只要是一个正常的政治生物,想到这一点,恐怕都要睡不着觉了!


    ...


    汉朝。


    元狩年。


    “这恐怕是这位李世民想的最好的一个结果吧?”


    刘彻很快意识到了,这个想法是这位李世民推演的最好的一个结果。


    “这位后世的皇帝,看来确实挺厉害的。”


    刘彻笑了笑,随后神色恢复了平静。


    ...


    明朝。


    永乐年。


    “这就是他们从北魏还有西魏时期吸收来的经验。”


    “他们连当时的西魏都能彻底掌控,然后彻底的汉化同化,肯定是有诸多的手段。”


    朱棣忽然觉得应该把这些乱世,特别是多国乱战时期胜利的人物,评价抬高一级。


    这些人吸收的经验太多太多了。


    不管是政治还是军事能力,恐怕都要比其他时期的人强上一个级别。


    就像是自己听说的云南那边的养蛊。


    能存活下来,并且胜利的,都可以说是蛊王了。


    “忽然就很想回到历史上那两个混乱的时期。”


    “想跟那些人较量一番。”


    朱棣咂了咂嘴,内心忽的就对那段时期充满了神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