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海捞针

作品:《布衣之雄

    手里没有更多有用的信息,仅凭两个人名,在这座拥有几百万人口的城市找人,无疑大海捞针,更别说如今城市变化日新月异,到处拆迁、到处重建,昔日城市如初生婴儿一天一个样,无疑加大寻人的难度。


    宁媛一有时间,就背着双肩包、带杯水、带些面包,拿着城市地图,每条街每一个巷子去打探,每一次都说得口干舌燥,精疲力尽,每一次都无功而返。


    又一天奔波无果,宁媛带着疲惫和失望郁郁独行在铺满梧桐落叶街道上,她的心情低落到极点,微风吹过,一片金黄的落叶在她眼前翩然而下,她伸出双手接住那片即将下落的树叶,举着落叶对着夕阳,欣赏夕阳映射下美丽而清晰的纹路。


    时光流逝,一年又将翻过,她要找的人,依旧渺茫,宁媛的心就像这片落叶,不知道要归向何处?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姑娘,你对着夕阳看落叶的样子真美,有种诗般意境,不如给你画张像,留作纪念可好?”身边传来一个声音,把她拉回现实。


    转身看去,旁边不远处站着一个身穿白色衬衫、蓝色牛仔裤、瘦高身材的青年男子,身后背着一个高出半个头画架,一头清爽的短发,眼神清澈,带着善意和欣赏的眼光看着自己。


    宁媛微笑着拒绝了他的好意,男子歉意地对她点点头:“不好意思,打扰了!”


    “等等!”男子刚走几步,宁媛又急忙喊住他,“请问您是画家吗?如果,我通过语言描述一个人大概外貌,您能帮我画出来吗?”


    看着男子诧异的眼神,宁媛赶紧解释:“我想找一个人,找了很久都没找到,如果有个画像,我想应该——”


    “没问题!”男子说着,大步走到路边绿化带,卸下身后绘画工具,支撑好画架,坐在花池台阶上,拿出画笔,对她笑了笑,“我们开始吧!”


    宁媛努力搜刮着记忆里的那个模糊样貌,当时那种生死攸关境遇下,满身满脸泥污和血污,根本看不清人的长相,宁媛只能凭借粗略的记忆,尽量详细描述萧河的样貌,不放过一点细节。


    青年男子根据她的描述,全神贯注对着画板笔走龙蛇,转眼间,一个男人的画像跃然纸上。


    “真是太像了!太感谢了!”看着眼前这个画中人,尽管面目有些含糊,宁媛相信凭借这幅画像的大致轮廓,认识他的人应该能辨别出来,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你是来寻亲的?”白衣男子看着她惊喜的表情,好奇地问。


    “不是!是我的救命恩人……”


    白衣男子见她不肯再多说一个字,也不再追问,默默取下画像递给她。


    宁媛接过画像,再次看了一会,然后看着青年男子,拿出钱包:“谢谢你!辛苦你了!多少钱?”


    “举手之劳而已,一分钱都不要!”白衣男子看了看她,表情严肃,“这是我的荣幸!”


    说着,收拾好工具,重新背上,走到她面前伸出手:“如果非要感谢,那就请认识一下,我叫高一翔,是一名建筑设计师,画像——只是我的业余爱好?。”


    宁媛也向他伸出手:“职业学院的老师,宁媛。”


    拿着潇河的画像,宁媛开始了新一轮地毯式寻找。


    她拿着画像首先找到居委会,请他们辨认,终于在找到第九家居委会的时候,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大妈,看过画像,惊呼道:“这不是以前汝阴巷的梅竹的爱人潇河吗?”


    听了这话,宁媛内心一阵狂喜,心脏激动得快要蹦出来,急切道:“那梅竹和孩子还住在原来的地方吗?”


    “那地方开发了,人都搬走了!再说,你要找的人早死了!难产!”居委会大妈语调轻缓下来,略带伤感,“那天下暴雨,梅竹提前半个月早产,当时身边就一个邻居在帮忙,医生赶到的时候,孩子已经生下来了,产妇大出血,没抢救过来,死了!”


    “后来呢?孩子哪儿去了?”见大妈停下来难过地抹起了眼泪,宁媛的心也跟着提到嗓子眼。


    “听说梅竹出事后,她的男人潇河一直没回来,两人都是孤儿,梅竹后事还是单位出面办的,那位帮着接生的邻居,开始收养孩子来着,两个月后,查出癌症晚期,不多久就死了,有人说死前把孩子送给福利院了,也有说孩子早产,没成活,死了,谁知道呢!作孽啊!”


    宁媛不相信孩子死了,既然有了线索,就是把覃岛所有福利院找个遍,一定要知道孩子的下落。


    功夫不负有心人,宁媛在福利院找到孩子,已是初冬。


    辗转来到距离覃岛20公里外的一个福利院,宁媛见到提前联系好的负责人——一位四十来岁微胖的中年妇女:“您好!我是宁媛,我是替孩子爸爸来接孩子的。”说着拿出萧河的信以及单位相关证明。


    “你们怎么现在才想起来接孩子,他那个负心的爸爸,就不配让女人给他生孩子!老婆死了这么久,孩子都快三岁了,才想起来找,他忙,地球离开了他还就不转了?”负责人扫了一眼宁愿手里的资料,并没有接过来细看,嘴里只顾不满地责怪着。


    看着眼前怯生生盯着自己的孩子,宁媛眼睛里含着泪,歉疚地对负责人说:“真对不起,孩子爸爸——在部队,他——真的没有时间亲自回来,您放心,我一定把孩子平安带到他爸爸身边。”


    “你们不用谢我,”负责人摆摆手,“只要孩子平安长大,等他长大了,记得告诉他:每年清明,别忘了给妈妈烧点纸钱……做丈夫的可以不记得妻子,做儿子的不能忘记自己的妈妈!”


    “我一定会转告他的,再次感谢您!”宁媛抱过这个唤作“鹏鹏”的孩子,提起装满衣物的行李包,离开了福利院。


    宁媛抱起瘦弱的孩子,看着他望向自己信赖的眼神,那一刻,她就打定主意,从此以后,自己就是他的妈妈,陪伴他、抚养他长大,把他培养成才,方能对得起他九泉之下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