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朝令夕改?说是要威慑敌人?!

作品:《视频通历史,盘点十大离谱战役!

    大汉世界。


    “唉,这就是后世腐儒占据朝堂的后果啊!!”


    “他们以道德来束缚皇帝,结果把皇帝都变成了一个虚伪的人了。。”


    董仲舒面色失望,眼睛中露出不甘的神色。


    他所学习的儒家,可没有后世的那么软弱可欺,只会打嘴炮。


    公关学派的儒家,绝不会束缚皇帝。


    相反,他们有能力把皇帝培养成一个有为之君,起码也是守成之主。


    用道德束缚百姓,用强权巩固皇帝。


    对外强硬,有仇必报,外战不惧!!


    如果他们的学派可以传承下去,哪里还会有软弱的大宋?!


    “确实,即使是现在的谷梁派,恐怕也没有那么虚伪吧。”


    “不用道德去教化民众,反用来束缚皇帝,这不是南辕北辙吗?!”


    刘彻也难以置信地笑了笑。


    “只有用道德束缚住皇帝,他们才可以指挥皇帝啊!!这才是这些儒士的险恶用心!!”


    董仲舒突然明白过来。


    宋朝大臣用道德来控制皇帝,这才能方便自己去攫取利益!!


    将儒家从一个治理国家的学术,变成的他们为自己的工具。


    难怪会让国家贫弱。


    ……


    三国世界。


    曹魏。


    “想要奢侈,就去奢侈嘛!!何必搞那么复杂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害怕世人的批评,就给自己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这只会更加让人笑话。。”


    曹操不屑地说道。


    为了给自己的奢侈行为,找理由,竟然还翻出易经……


    连“丰亨豫大”都给搞出来了。。


    这不仅给自己抹黑,分明就是在给老祖宗抹黑啊。


    如果周文王听到易经这样的解释,恐怕都直接给气活了。


    “皇帝不就是花钱享乐的吗?!干嘛藏着掖着?!”


    “威慑敌人,连三岁小孩都不会信。”


    曹操继续讽刺道。


    他虽然好色,虽然也大兴土木,但是起码他可以大大方方地承认。


    这不仅不会让人耻笑,反而更能彰显主公的霸气所在!!


    “皇帝做到这份上,也是够多窝囊的!!连奢侈一回,都要引经据典。。”


    台下的贾诩也叹息地直摇头。


    ……


    大唐世界。


    “你确定会威慑敌人?!笑死敌人还差不多。。”


    李世民笑得差点被呛到。


    “这不会让敌人畏惧,反而让敌人看到了大宋的富裕,更想去进攻宋朝了吧?!”


    “原本你不露富,别人还没有那么觊觎你!!现在成了大肥羊了……”


    他继续分析道。


    蔡京为了让皇帝心安理得,连国家安危都置于不顾。


    没有能力保护京城,还能京城建得这么奢侈,分明就是在引敌人入侵。


    大唐的都城,当然建设的也很宏伟,但是大唐有能力保护。


    不仅自己欣赏宫殿,还要俘虏过来敌人,瞻仰大唐的宫殿。


    “或许那靖康之耻,就是因为皇帝奢侈的原因啊!!”


    “本来敌人只是想要在周边劫掠一番,但是他们把京城修建得那么繁华,肯定要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攻城了。。”


    房玄龄也猜测道。


    “哈哈,大宋有钱,自己藏着不就行了,这下露富了吧?!”


    “露富就是会被惦记的!!”


    杜如晦也调侃了一句。


    ……


    大宋世界。


    “大宋打败仗是因为节俭?!你放狗屁!!”


    “赵佶,你不仅侮辱自己也就算了,连你祖宗的功绩,也全都被你抹杀了。。”


    赵匡胤气得已经眼睛变得血红。


    他辛辛苦苦节俭用度,只为能打下天下,让子孙后代享福。


    不省吃俭用,如何凑得庞大的军费?!


    如何才能减轻百姓的赋税?!


    这些为国为民的举动,在赵佶眼中,竟然成为了嘲讽的对象?!


    祖宗的功劳,在他口中一文不值。。


    “再说了,打败仗的也不是朕!!而是你们这些不懂兵法的纨绔子弟!!”


    “朕的对外战争,毫无败绩,你有什么资格说朕?!”


    赵匡胤怒斥道。


    “官家,这后世的文人,胆子实在是太大了,他们竟敢篡改经典,蛊惑皇帝啊。。”


    “只要不断地曲解古文,他们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曹彬一脸哀痛地联想着,暗示道。


    这不免引起赵匡胤的担忧。


    他给文人们设定了学习范围,不过就是四书五经而已。


    可是他低估了文人的创造能力。


    文人可以将古文解释成别的意思,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这样的话,就算把书目限制得再严格,文人始终都有发挥的余地。


    ……


    【“朝令夕改,再次抹杀苏轼。”】


    【随着皇宫奢侈之风大行其道,宋徽宗越来越荒废政治。】


    【他原本想要消弥两党恩怨的雄心,也化为泡影。】


    【毕竟,旧党每天都拿道德来批评宋徽宗,还不能给皇家带来收入。】


    【不管是肆意挥霍的昏君,还是锐意进取的明君,都不会喜欢他们。】


    【因此,宋徽宗的立场,再次改变。】


    【他又开始作用新党,打压旧党。】


    【可是,他的打击面,实在庞大。不少人都被牵连其中。】


    【比如苏轼,刚刚受到了平反,而且已经去世了,仍然受到了宋徽宗的迫害。】


    【苏轼本来就不是旧党,他对于两党的做法,都有批评。】


    【因此既受到过旧党的打压,又受到过新学的打压。】


    【而这一次,苏轼已经去世,宋徽宗还能如何打压苏轼?!】


    【当然,就是从他的作品入手。】


    【苏轼在当时的名气就很大,而宋徽宗打算彻底将他抹黑,禁掉他所有作品。】


    【苏轼写过的碑帖,全部被砸毁,包括《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等都被砸得粉碎。】


    【要不是经过友人的保护,私藏了下来,那后人早就没有机会欣赏苏轼的杰作了。】


    【而作为书法四大家之一的他,字画作品,自然更是受到了大肆的破坏。】


    【流传于世的,只剩下三幅而已。】


    ……


    大秦世界。


    “重新任用新党是对的,不过宋徽宗用新党,肯定还是为了自己奢侈,而不是发展。”


    嬴政分析说道。


    “他明显也不想让旧党继续用道德来束缚他了。。”


    如果宋徽宗能在刚刚即位时,就任用新党,那么或许还真能做出一些贡献。


    只可惜,他励精图治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特别是任用蔡京来管理新党,就算新党的政策可以增加利益,那也进入不了百姓的口袋。


    ‘我看他是借着打击新党,趁机打击自己在艺术方面的对手吧……’


    “那苏轼在宋朝,应该是最有水平的艺术家了,有他在,宋徽宗肯定感觉自己的作品被压一头。”


    “他要彻底抹除苏轼的作品,这样他宋徽宗的作品才能成为宋朝的顶级!!”


    冯去疾猜测道。


    毕竟文人相轻,他也曾经受到过这种待遇。


    “哈?!宋徽宗那也太过于自信了吧?!就算他打压了苏轼,他自己的作品,就能成为大宋顶流了?!”


    “若真是如此,那大宋的文坛也太弱了。。”


    李斯笑了笑。


    宋徽宗如果真想让自己成为宋朝艺术的顶峰,那需要毁掉的艺术,可多了去了。


    而且,最关键的,还是应该抵御住敌人的入侵啊。


    一旦敌人灭了大宋,他就算有再多的艺术,也要被破坏。


    ……


    大汉世界。


    “你跟一个文人较什么劲?!难道还怕苏轼的文章,祸乱了天下不成?!”


    “苏轼名气那么大,要真有什么危害,宋朝早就乱了!!”


    刘邦嗤笑一声。


    “难道前世秦朝焚书坑儒的教训,你都不知道?!”


    他虽然也不太喜欢文人,那些人总是喜欢引经据典,不好好说话。


    不过,他倒也没有迫害过他们。


    顶多就是傲慢无礼了一些,经常对文人爆粗口。


    当时的郦食其求见刘邦的时候,自称是儒生,没有得到接见。


    之后又自称高阳洒徒,才得以见到刘邦。


    到了刘邦的晚年,他对文人也越来越敬重。


    比如,商山四皓就是隐居深山的文人,十分受到天下学子的景仰。


    张良把他们请来后在,刘邦对他们厚待有加。


    让他们四人辅佐太子,他才会觉得安心。


    ……


    三国世界。


    曹魏。


    “孤不是听说,大宋优待士大夫的吗?!”


    “连他们的文章都给禁了,这也叫优待?!破坏文章,比要了他们的命都要严重吧?!”


    曹操对比着宋朝的制度,怀疑道。


    文人视文章如命,烧了他们的文章就等于是杀了他们。


    这种事情,宋朝竟然也干得出来?!


    “确实,我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意自己的文章失传啊!!”


    曹植长叹一声。


    ……


    大唐世界。


    “禁掉苏轼的文章?!你这个操作,简直比第一期的乾隆,破坏力还大啊!!”


    李白为苏轼感到不公。


    飘零了半生的苏轼,他苦中作乐,艺术和美食,是他唯一的寄托。


    直接把他的作品全都给破坏了,等于将苏轼半生的心血,都给毁了……


    即使他死了,他的在天这灵,定然也会感到痛苦的。


    李白能够体会到这种痛楚,毕竟在仙人的视频中,他已经得知,自己传世的书法,竟然只剩下一幅真迹。


    他连自己的作品是如何被毁的,都不知道。


    “当今皇帝,就算再昏聩,也比不上宋徽宗的昏聩啊……”


    “他也不务朝政,甚至也嫉妒文人的才能,但是起码他不会破坏他们的作品!!”


    “他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是保住了华夏的文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