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穷奢极欲,被忽悠瘸了的皇帝
作品:《视频通历史,盘点十大离谱战役!》 大唐世界。
“让他们继续斗争,皇帝才能制衡大臣啊!!何必让他们和解呢?!”
“但是要让他们文斗,而不是武斗,既要有摩擦,又不能伤了体面!!这就考验皇帝的能力了!!”
李世民深有体会道。
他是一位深谙权术的皇帝,必须要分化大臣,让大臣之间争斗,自然皇帝就少了很多麻烦。
如果每个大臣都像魏征一样进谏皇帝,那他真的要累死。
“不过,既要斗争,也要让他们各施所长,这才是最难的。”
“如果大臣之间互相拆台,那就完全做不成事情了。。”
李世民又补充说道。
很显然,宋朝的皇帝就是后面一种
他们确实让大臣们都去斗争了,可斗争的结果是朝政越来越乱。
皇帝也跟着越来越乱,而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了。。
“二哥,这皇帝权术也太复杂了,恐怕除了您,跟本就不会有第二个皇帝会了……”
一旁的长孙皇后笑着说道。
她在旁边听着李世民侃侃而谈,早就被绕晕了。
“观音婢,这真的很难吗?!其实也只是入门级别的而已,真正复杂的,还在后面呢!!”
李世民不敢相信,毕竟这一直是他的制衡之道。
用起来也十分轻松。
“二哥,您以为每个皇帝才能像你一样聪明啊?!”
“额。。那倒不是。。”
李世民尴尬地笑了笑。
……
大宋世界。
“党争?!后世的士大夫们,为何都变成了这个样子?!”
“互相污蔑、抹黑?!他们口中的仁义道德去哪了?!”
赵匡胤讽刺地一笑。
原以为让文人得到厚待,朝堂上面定然会和平一些,起码没有那些武者的莽撞。
这文人之间的斗争,并不比武将凶险啊、
除了不杀人,几乎就是无恶不造了。
况且,将大臣流放到烟瘴之地,又有几个可以回来的?!
这已经和杀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是啊,官家,那些文人满嘴的仁义道德,看似文弱。”
“但是真正动起手来,他们比武将还要狠辣!!”
赵光义也十分地嫌弃道。
“好在赵佶叫停了党争!!”
“这么看来,赵佶倒是有成为一个好皇帝的潜质的。”
……
【“平反苏轼!!”】
【宋徽宗新政的第一年,就给很多党争受害者平反。】
【其中,就包括大文豪苏轼。】
【苏轼的一生,可谓是历经坎坷。】
【先后四次被贬。】
【第一次,是在元丰三年,因为乌台诗案,贬谪到了黄州。】
【第二次,因为和旧党政见不合,被贬谪到了颍州。】
【第三次,他又受到新党的打击,贬到了惠州。】
【而最后一次,年近六旬的他,被贬到了最南边,海南儋州。】
【他的后半生,几乎一直都在被贬。】
【即使如此,豁达的他,依然给后世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诗词财富。】
【而就在苏轼在儋州的时候,终于收到了官复原职的好消息。】
【于是,他立马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只可惜,此时的他,已经六十四岁的高龄。】
【不幸死在了半路上……】
……
大宋世界。
仁宗时代。
“什么?!我的一生,竟然会这么坎坷吗?!”
“唉,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最后终于平反了,竟然死在了回去的路上?!”
苏轼看着自己的一生,嗟叹连连。
如今他刚刚高中进士。
本来应该获得状元,只可惜被以为是自己的弟子,结果把名次调后了几名。
尽管如此,他依然在京城风头正盛。
连介绍婚姻的媒婆,都已经踩破了门槛。
正当意气风发的他,却突然看到了自己今后的遭遇。
一种寂寥而又淡然的复杂心情,涌上了他的心头。
他仿佛已经度过了自己的一生,既有不服命运的冲动。
又有历经坎坷的释然。
如此矛盾而又丰富的情感,怎能不让他尽兴地创作一番。
“哈哈!!哈哈!!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思索了良久之后,他爽朗地笑出了声。
接着拿出随身携带的笔和纸。
诗意涌出万丈,挥毫泼墨千里!!
……
大唐世界。
李白看着视频中有点熟悉的名字,眼睛闪烁。
“我记得,之前给仙人打赏诗词的时候,苏轼就上过榜单的啊!!”
“看来也是一名出众的在诗人!!”
“每个朝代的诗人们都难以逃脱坎坷的命运啊。。”
联想到了自身在,李白不禁苦笑地摇了摇头。
到底是颠沛流离才会写出好诗,还是写出名句就难逃颠沛的生活呢?!
这恐怕谁都难以想得清楚。
看到苏轼几次被贬,还能豁达的面对人生,李白对其更加仰慕欣赏。
他突然有所顿悟,激动地说道。
“只有乐观的精神,才有作诗最重要的啊!!”
“不管是颠沛流离,还是被贬,只有悲惨,而没有乐观心态,注定也写不出好诗啊!!”
李白策马扬鞭,潇洒地举起葫芦瓶。
今朝有酒今朝醉,何必为以后之事叹息呢?!
……
同一世界。
“唉,苏轼,你好歹在生前,终于得到了可以回家的消息。”
“我飘零半生,国破家亡,何时才能归家啊。。”
杜甫看着视频,他为苏轼感到高兴。
但是,想到自己,他不够黯然神伤。
别说回家了,连国家都已经被反贼所占领。
他注定要在异乡,度过自己的余生了。
只有独子陪伴自己。
还要受到同村儿童的欺负。
他不恨自己的遭遇,只恨自己不是一个士兵,不然就可以上阵杀敌!!
“若是在我临死前,可以听到中原收复的消息,那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
大宋世界。
“可惜啊!!苏轼先生被贬了半生,明明已经获得了平反,却已经回不到自己家乡了。。
“不过也好,您看不到之后的惨状,倒也是一种幸运了!!”
辛弃疾感叹道。
只可惜他从小生在金人的统治之下,那靖康之耻的往事,从小就让他心如刀绞。
……
【“皇家奢侈,彰显国力,自能威慑敌人!!”】
【可是,自从遇到了蔡京这群奸臣,宋徽宗开始被带坏了。】
【大宋从开国皇帝社宋太袓,再到宋钦宗,一直延续着节俭之风。】
【然而到了宋徽宗这里,这个习惯,就被彻底给破坏了。】
【蔡京把自己的书画,交给宋徽宗身边的太监,再让太监美言几句。】
【于是蔡京的权力一路直上,很快就做到了丞相。】
【刚开始,宋徽宗对自己的奢侈,多有内疚。】
【于是,蔡京引经据典,利用易经的“丰亨豫大”为宋徽宗开脱。】
【他解释道,只有皇帝花钱奢侈,才能显示出国家的昌盛!!】
【连皇帝都节俭,敌国的皇帝,肯定会嘲笑大宋,这才是大宋一直打败仗的原因……】
【只有皇帝开始用钱奢侈,定然可以震慑住敌国,这样他们就敢轻易地进攻大宋了!!】
【听到蔡京的解释,宋徽宗恍然大悟。】
【难怪大宋一直打败仗,原来原因都在这里。】
【只有皇室开始奢侈越来,才能显示出大宋的国力!!敌人自然就会害怕了!】
【从此以后,宋徽宗就心安理得地大搞排场。】
【乃至于,扩充后宫,修建艮岳,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赋税日益加重,百姓苦不堪言。】
……
大秦世界。
“笑话!!皇帝奢侈,就能震慑住敌人?!!这什么狗屁道理?!”
“难道朕不明白丰亨豫大,到底是什么意思吗?!”
嬴政看到宋徽宗的愚蠢,气得直接破口大骂。
丰亨豫大,是指君主的德行高尚,而让国家强盛。
和皇帝的奢侈,没有半毛钱关系……
蔡京明显就是断章取义。
没想到,宋徽宗竟然就这样轻信了?!
实在可笑?!
他好歹也是一个艺术皇帝了,怎么连这么简单的内容,都看不懂?!
“陛下,这宋徽宗分明就是在装傻!!他肯定知道其中的道理的!!”
“他只不过是给自己寻找一个安慰而已,才轻信了蔡京的话啊!!”
李斯猜测道。
这个宋徽宗,不仅不傻,反而精明的很,他就是故意装傻,想要让自己感到好受一些。
根本就是自欺欺人!!
“确实,之前那个神仙帮助他运送花石纲的解释,宋徽宗肯定也知道,是蔡京编造的谎言。”
“他还是选择相信了,足以见得他是多么虚伪!!”
王翦也拧眉分析道。
得出这个结论,他对宋徽宗更加鄙夷了。。
“如是没有蔡京等人的解释,或许宋徽宗还会收敛一点,毕竟他也知道自己违背了祖宗的命令。”
“可正是这些奸臣的出现,彻底帮助他扫除了心中的顾虑。。”
嬴政点了点头。
众臣听到之后,也纷纷恭谨地附和。
‘陛下英明,臣等定然为大秦计,为天下计!!’
他们知道,这是皇帝对他们的警告。
如果后面继位的皇帝也有这种心思,众臣绝对不能为其找任何荒唐的理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