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关中子弟兵,成军!
作品:《大秦:始皇帝假死,我选择登基》 翌日,五更时分。
也就是后世的凌晨5点。
一个个年轻的身影出现在咸阳的街道上,快速涌向东城门处。
他们最初只是三五成群。
而后越聚越多,渐渐汇聚成了5000之众。
他们的特点十分鲜明,用两个字就能概括:
年轻!
其中年纪最大的,也没超过20岁。
城中负责巡视的咸阳军团将士,早早就发现了这帮年轻人的异常举动。
但却没有发出任何示警,甚至连问都没问一句。
没看到眼前披挂着莲花化身甲,手持火尖枪、腰悬太阿剑、座下骑着一匹“风火轮”的太子殿下。
就是那帮无畏小青年们的大哥大吗?
这谁敢多问?
第一个赶过来的项隆,兴奋地握着拳头说道:
“殿下,你这身莲花化身甲可真漂亮!比我老爹给我的铠甲漂亮多了。”
“啊,对了,我带来了249名府兵,算上我,250人!”
嬴固微微翻了个白眼儿:
没错,你小子就是个250!
说好了偷偷出城,你怎么一开口就道破了本太子的身份呢?
昨晚叮嘱你的事情都忘了?
叫大哥!
在嬴固的眼神示意之下,项隆后知后觉的反应了过来。
连忙改口说道:
“小弟项隆,率领家勇250,唯大哥马首是瞻!”
相比之下,韩肇的脑瓜筋就要灵活多了。
低调的汇报着情况:
“大哥,我这边有200余名少年子弟,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手。家里的物资,我也都给带出来了。”
嬴固满意的笑了笑:
“还是肇弟会办事儿。”
得到嬴固的夸奖,韩肇暗中对项隆递出一个得意的小眼神。
听到了吗?
太子殿下夸我会办事,不跟你似的,永远那么莽撞!
项隆扭头看向了他处,暗戳戳的表示:
你丫的不就是比我早生了两年,多吃了几年的盐吗?
有什么了不起的?
这俩好兄弟兼损友,暗中斗法之际。
其他的人陆续到来。
咸阳孔院四大才子,张不疑、张辟疆、萧禄、章充。
一个不少。
小一辈中最能打的四大武子,除了已经到来的项隆和韩肇之外。
周亚夫、李仲翔各自带着上百府兵前来。
全员就位!
还有王离的长子王元等人,会走路的基本上都来了。
当然,其中也少不了嬴家第三代天团的成员们。
自老五嬴昊往上数。
五、四、三、二、一。
很好,也就还没满月的嬴汐、嬴镇缺席了。
嬴固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
稚嫩的面庞,展现出与年龄极不相符的老成之色:
“兄弟们,我们此次是要去打仗的,是要见血的!战场厮杀不同于平日练武,刀剑无眼,不可儿戏。所以……”
稍微停顿了一下,嬴固忽然高声喝道:
“8岁以下者,出列!”
众人带来的府兵,大多是18岁到20岁之间。
并不存在太过幼小的年纪。
可嬴固身边这帮兄弟们,可就不好说了。
别人不说,老嬴家这边就有2人不到8岁。
老六嬴昊和扶苏的次子嬴齐。
此外还有陈平之子陈买、曹参之子曹窋等人。
总而言之,将近三分之一的人被刷了下来。
嬴固没有去看这些人,而是继续盯着眼前的队伍大声喝道:
“父母年龄超过四十者,出列!”
大秦世代,讲究早婚早育。
基本上过了四十岁,就很难再生下孩子了。
嬴固绝不可能做断人后代的事情。
于是,又有一部分人被留了下来。
先后淘汰了两批人,嬴固这才看向了被淘汰的人们:
“战场凶险,我作为你们的大哥,不能把你们带入险境之中。我知道你们的报国之心,但我更希望你们能健康成长。所以,这一次我不能带你们同去。”
他是上过战场的人,去年跟随嬴疆南征百越,亲眼见识到了战场残酷。
自然不愿意心智还没完全成熟的小兄弟们,过早接触这样的血腥场景。
若是因在见过战场血腥之后,还不算成熟的他们出现了心理扭曲,那可就对不起他们了。
不仅对不起,可能还将毁掉一大批未来的朝廷栋梁。
一顿饱和顿顿饱,嬴固分的很清楚。
不等嬴昊等人开口反驳,嬴固挥手继续说道:
“让你们留下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你们做。你们要尽量为我们打掩护,安顿好家中父母。因此,你们的任务同样重要,能不能做到?”
这样说的话,嬴昊他们就能够接受了。
虽然上不了战场,但是能给嬴固他们打掩护,也算是间接参与到了这次战斗。
嬴昊扬起小脑袋,认真的说道:
“大哥,我们会打好掩护的,但是下次上战场,你必须要带上我!”
嬴固舒心一笑:
“好,等你再长几岁,我一定把你带上。”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安抚好了老五,嬴固抬头看向面前的少年军。
手中火尖枪高高举起,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狮吼绝技悍然爆发:
“我宣布:从现在起,关中子弟兵正式成军!”
正义之师,不可无名。
嬴固多年前就在兵书上和帝师尉缭的传授中,学会这一点了。
所以,首先要做的事情便是给这支少年军起名。
大家都是咸阳城内各个府上的公子。
带来的人都是勋爵之家的府兵。
忠诚度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大家都是抱着一颗赤子之心而来的。
既然如此,关中子弟兵这个称呼就再合适不过了。
看着嬴固举起来的火尖枪。
在场5000多人忍不住纷纷亮出武器,齐声高呼:
“大秦威武!大秦必胜!”
他们尽管不是什么正规军,可是没吃过肥猪肉,还没见过肥猪跑吗?
正规军的各种口号,这帮小年轻们可是门儿清!
火尖枪凌空滑动,指向了咸阳城的东门。
“关中子弟兵听令,全军出发!”
“诺!”
在嬴固的带领下,5000多小年轻趁着东方还没有亮起鱼肚白,呼啸着奔出了城门。
意气风发的他们,完全不知道有两双眼睛,始终在城墙上盯着他们呢。
上卿蒙毅收回目光,看向身旁的骠骑将军章邯:
“你不阻拦?你可是咸阳军团的主将。肩负督查城门之职。”
章邯耸了耸肩:
“你也不阻拦?你可是执掌黑冰台的大统领。有刺探天下之责。”
下一刻,两人相视而笑。
彼此心照不宣。
阻拦?
没什么好阻拦的。
陛下为太子殿下铺了那么多的路,可太子殿下想要在朝堂上站起来。
终究还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不能总是子凭父贵啊。
一个大集团的继承人,不拿出足够亮眼的个人成绩,如何服众?
何况,太子殿下已经不是战场菜鸟了。
在此之前,他不是在百越战场亮过相了吗?
至于他的安全问题,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蒙毅在刚成立的关中子弟兵当中,安排了800名少年。
他们可都是铁鹰锐士的后代!
章邯同样给了儿子章充600年轻士兵。
他们均为咸阳军团中老兵之子!
年轻是年轻了一些,经验难免略有欠缺。
但,胜在锐气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