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流民求食

作品:《路过东宫,太子前夫非说我勾引他

    周围恢复了安静。


    沈燕宜和徐子诚这才走了过去。


    “说得好。”


    沈燕宜发自内心地夸赞道,眼底满是笑意,“对付这种人,就该这么干脆利落。”


    一直以来,那王语柔对她就处处招惹人,扰的她心烦。


    如今被徐淼淼这么一怼,倒是爽快!


    徐子诚也是一脸与有荣焉,对着自家妹妹点了点头。


    徐淼淼方才还如同斗鸡般的气势瞬间消散,她满不在乎地挥了挥手:“不过是只苍蝇,嗡嗡叫得烦人,拍死就好了。”


    说话间,她的视线在沈燕宜和徐子诚之间转了一圈,那双明亮的眼睛里,瞬间燃起了八卦的火焰。


    她凑到沈燕宜身边,用胳膊肘轻轻撞了她一下。


    “不过话说回来……燕宜姐姐,你跟我大哥一起来的?”


    徐淼淼的笑容变得意味深长,她拖长了语调,目光在两人之间来回扫视。


    “看来,我大哥的‘病’,最近治得很有成效嘛!”


    徐子诚被自家妹妹这番露骨的调侃说得面红耳赤,当即板起脸,声音都高了几分:“淼淼,休得胡言!我与沈姑娘不过是恰好在此处碰上,并非……并非你想的那样!”


    他这副欲盖弥彰的模样,非但没能澄清,反而让徐淼淼眼中的笑意更浓了。


    “哎呀,大哥你害羞什么!”


    徐淼淼才不管他那套,她亲昵地挽住沈燕宜的胳膊,一副“我都是为了你好”的表情,“燕宜姐姐这么好,我就是想让你俩多处处嘛!我跟你说,我大哥这人虽然闷了点,但心眼儿可好了!”


    沈燕宜被夹在中间,听着这对兄妹的对话,只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无奈。


    她对徐子诚并无男女之情,但也不想当面驳了徐淼淼的好意,只能尴尬地笑了笑,没有接话。


    徐淼淼眼珠一转,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猛地一拍手。


    “对了!我娘今日去了城外的驻地看我爹,我正好也想去找他们!可是驻地那么远,我一个人去好无聊的。”


    她说着,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在沈燕宜和徐子诚之间来回打转,小算盘打得噼啪作响,“燕宜姐姐,大哥,不如你们陪我一起去吧?”


    生怕沈燕宜拒绝,她又连忙补充道:“驻地里伙房师傅的手艺可是一绝,做的烤羊腿和野菜羹,滋味绝对不比宫里的御宴差!姐姐你不是最喜欢尝鲜吗?正好去试试!”


    这番话倒是说到了沈燕宜的心坎上。


    她近来被周砥搅得心烦意乱,正想寻个清静的地方散散心,去军营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况且,有徐家兄妹在,想必也不会有什么麻烦。


    见沈燕宜似乎有些意动,徐子诚也只好点头应下:“也好,我许久未去向父亲请安了。”


    于是,三人一拍即合,叫了马车,便朝着城外驻地的方向行去。


    马车行出城门,几人并未走官道,而是行了一跳近路的乡道。


    虽说路上泥泞颠簸一些,但比官道也快了不少。


    车轮轱辘前进,前方路中间,忽然踉踉跄跄地跑出一个瘦小的身影,张开双臂拦住了去路。


    “吁——”


    车夫急忙勒住缰绳,马车猛地一晃,停了下来。


    三人皆是一惊,撩开车帘向外看去。


    只见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小男孩,浑身脏兮兮的,头发枯黄,脸颊凹陷,一双大眼睛里满是惊恐和祈求。


    他身上穿着破烂的单衣,在这尚有凉意的天气里冻得嘴唇发紫。


    “求求大人……给点吃的吧……”


    孩子的声音细弱得像蚊子叫,却清晰地传进了车里每个人的耳朵。


    沈燕宜的心猛地一揪。


    她几乎是下意识地,第一个反应过来,拿起车上备着的点心盒子,想也没想就下了马车。


    “小朋友,别怕。”


    她蹲下身,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温和,将手里的点心递了过去,“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那孩子看到吃的,眼睛瞬间亮了,却又怯生生地不敢伸手。


    沈燕宜见状,索性打开盒子,拿出一块桂花糕,直接塞进了他的手里。


    小孩像是饿了许久,抓过糕点就往嘴里塞,吃得又急又快,险些噎住。


    就在这时,路边的树林和草丛里忽然骚动起来。


    紧接着,一个又一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人影,从四面八方涌了出来,将他们团团围住。


    “大善人,也给我们一点吧!”


    “求求您了,我的孩子快饿死了!”


    “行行好,给口吃的吧!”


    转眼之间,他们就被一大群流民包围了。


    这些人大多是老弱妇孺,眼中没有恶意,只有对食物最原始的渴望和绝望。


    轰乱的人群纷拥向前涌动。


    沈燕宜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住了,她手里的一盒点心,对于这么多人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就在场面即将失控之际,徐子诚沉稳的声音响了起来。


    “大家不要急,不要抢!”


    他上前一步,将沈燕宜和徐淼淼护在身后,高声对众人说道,“在下立刻安排人给大家施粥,保证让大家都能吃上饭!”


    说完,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对自己随行的侍卫下令。


    侍卫领命,一人快马加鞭赶回城中调集粮食,另一人则飞速奔向不远处的驻地求援。


    徐子诚的安排有条不紊,镇定自若,很快安抚住了骚动的流民。


    没过多久,从城内和驻地两处调来的粮食和炊具便都送到了。


    侍卫们就地支起大锅,燃起柴火,开始熬煮香喷喷的米粥。


    徐子诚没有半分郡王的架子,他卷起袖子,亲自拿起大勺,为排队的流民一勺一勺地分发热粥。


    阳光下,他挺拔的身影显得格外可靠,那张平日里有些木讷的脸上,此刻写满了认真与悲悯。


    沈燕宜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心头涌起一股莫名的触动。


    这才是真正的世家子弟,是百姓的仰仗。


    他没有用身份去压迫,而是用行动去关怀。


    或许是被徐子诚的行动所感染,沈燕宜和徐淼淼也对视一眼,主动上前帮忙,为那些老人和孩子递上粥碗。


    场面虽然忙碌,却井然有序,充满了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