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长了翅膀,那就不要!

作品:《重返03,从拆迁区开始逆袭

    农村的夜晚比较安静,除了山林的虫叫声,远处偶尔传来的狗叫声,其它的就只有家人之间的话语声。


    晚饭之后,常顺几人带上装知鸟的工具、头灯,换上深筒雨靴就去了桃树林。


    其实知鸟不仅仅只是桃林有,竹林里面也有。


    傍晚吃饭前,常书鸣跟常书博又起了一次渔网,两人的比试结果,常书博抓到的鱼要稍多一斤。


    不过他们又约定了明早再看结果。


    渔网不能一直放在一处地方,他们又换了位置。


    期间吃饭的时候,常静打了电话,说他们明天也回来玩两天。


    他们来了,老家将会更加热闹。


    “也不知道桃林里面的知鸟多不多?”


    路上,堂弟袁超问。


    “怎么?不多你又打算弄点别的东西啊?”


    二叔跟着说道。


    “二爷!这话啥意思?”


    常书鸣有些疑惑。


    “记得前几年,阿超跟我一起出去逮知鸟,那个时候人太多了,别人在前面扫荡过了几遍,我们没有抓到几只。


    一共好像就六七只的样子,不够一个人。


    后来看见别人的菜地里面有辣椒、黄瓜、苦瓜、西红柿、丝瓜、南瓜、豇豆、茄子等,带着郁闷,气愤的心情,都扫荡了一些!”


    常建义解释道。


    “我那不是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吗!出去一趟,总不能空手而归!


    当时要不是经过那些菜地,我还懒得动手!


    另外干这种事的人,肯定不止我一个,我绝对不会是第一个!”


    袁超笑着解释道。


    “那样不好吧!万一被抓到了呢?”


    常书博听懂了他们话里的意思。


    “哪有那么容易抓到,晚上谁去看着?再说都是吃的、又不是特别值钱的东西,抓到了就赔点钱买下来。”


    袁超又说。


    “叔!你是不是偷别人家里的菜了,你这种行为可不好!”


    常书怡也听明白了,跟着说道。


    本来不打算带她过来的,还还说了可能会有蛇、其它的虫子,但经不住她的好奇,硬是要跟着过来。


    晚上除了母亲跟奶奶、其他人都来了。


    “我的行为的确不好,那我以后不偷了,最多摘几个尝尝,那样应该没有问题吧?”


    袁超笑着承认错误,当着小孩子的面,不能把这样的事说成好事。


    “摘几个尝尝也要经过别人的同意!”


    “别人都不在那里,我怎么等别人同意?”


    “那就别摘,不吃又不会少点啥?”


    “你不知道,偷吃别人的东西,那种感觉才是最好的!”


    ………………


    聊着的时候,一行人就走到了桃树林边上。


    常顺牵着宋芫、常书怡的手,他倒是没有跟着抓知鸟。


    有了两个儿子出场,现在也轮不到或者说不用他出手了。


    他晚上的任务,是负责保护好她们母女二人。


    “爸!这棵桃树的树干上好多啊!看着有六七个。”


    在灯光的照射下,常书博很快发现了树上爬着的几个知鸟。


    “我这边的树上也有两个,还有地上也有一个!”


    常书鸣也跟着说。


    “不要只顾着说话,看见了就把他们抓起来装好!你们不是说要比谁抓的更多吗,现在是比赛时间!”


    常书怡虽然不抓,但是一副小大人的样子,对着两个哥哥大声喊道。


    “是啊!我差点忘记了。”


    常书博不再磨叽,抓着知鸟就往装了一些水的大塑料瓶里面放。


    这种大塑料瓶是金龙鱼油瓶,5升装的那种。


    如果能够把这个瓶子装满,那就是大收获,不天天吃,够吃很长一段时间。


    另外装满这样的一大瓶子,价值怎么的都能够达到千元以上。


    目前知鸟的收购价,一只一块钱左右。


    他俩抓的时候,父亲、二叔、袁超也开始抓了起来。


    常顺晚上虽然不把抓知鸟当做主要的目的,但他也并非完全不抓。


    带着宋芫、常书怡二人,看见附近的,也会把它们抓起来放进塑料油桶里。


    起初常书怡不敢抓,但见多了习惯了,发现知鸟并不咬人,她也敢用手去抓,包括宋芫。


    “爷爷!这里有有一只长了翅膀的知鸟,要不要?”


    又过了一会儿,常书博问常建忠。


    知鸟长了翅膀,那就是“金蝉脱壳”,进行了质的蜕变,可以飞翔。


    现在土里面爬出来的,绝大多数都没有蜕变。


    不蜕变,也就是还没有长翅膀的肉多更好吃,营养价值也更高。


    “长了翅膀,那就不要!我们只抓才爬出来的那种还没有长翅膀的。


    不少那几只,让它们再产卵,以后还会有知鸟抓!”


    父亲对他说。


    “好吧!那我不抓它了。”


    人多,都有手电,离家也没有多远,晚上大家并没有那种害怕的心理。


    就这样在果园来来回回找了一个多小时,他们才返回。


    其实知鸟从土里爬出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找了一遍,回来又能找到,只是少了很多。


    “哥,我抓的有大半桶,应该不会比你少。”


    准备回家时,常书博跟常书鸣凑到了一起。


    “是啊,我俩应该差不多!我们都比爷爷、二爷、超叔、爸他们抓的要多一点!”


    常书鸣回道。


    目测一下,两兄弟每人抓到的有三四斤。


    个数的话,也有三四百个。


    二叔、袁超每人抓到的有两斤多的样子。


    父亲、常顺抓的也跟他们差不多。


    跟十几年前相比,果园种植桃树的面积比以前要多了不少。


    先前的柿子树,前几年砍伐过,只留下了5棵树。


    “爸,我们要不要再去竹林抓一会儿,反正现在时间还早!”


    回去的路上,常书博提议。


    看来他有些上瘾。


    “不早了,都九点多了,明天还要早起摘桃子、卖桃子,想抓明晚我们去竹林!”


    “你爸说的对,做事不能贪心,要抓明晚再抓一会儿。”


    宋芫跟着说。


    “好吧!那就明晚再抓。”


    回到家里,大家把抓到的知鸟清洗干净,然后放进了冰箱里。


    对于他们来说,每一次回老家,都会有收获,也会有一些难忘的经历。


    这样的生活,跟城市完全不一样。


    有人说城里、乡下都有房是最好的状态,这话一点不假。


    他们现在就是这样的状态,这种感受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