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越是长大,越是操心

作品:《重返03,从拆迁区开始逆袭

    这次售卖的东西很多。


    有年前鄂省汤刚送绿松石原矿石过来顺便卖给自己的古玩类物品。


    有从沪市这边开挖机的杜师傅,开推土机的余师傅手里购买的物品。


    从渣土扬捡铁的师傅、从拆迁区回收废旧的师傅手里购买的物品。


    从老家开挖机的王师傅那里购买的物品。


    最近一段时间跟田斌一起去HZ市NX古镇河道边上渣土堆探测寻宝找到的物品,在那边购买别人的一些古玩类物品。


    拆迁区购买李、郑、曹三位师傅的一些物品等。


    其中不乏一些精品,比如说:


    紫檀嵌螺钿工艺百宝箱、和田籽料玉葫芦、“福”字糯冰种老翡翠玉佩、鎏金铜佛像。


    元朝时期青釉刻画罐、磁州窑“婴戏图”大碗,五彩瑞兽图案罐、彩瓷弥勒佛造型像等。


    东西多,主要是以钱币为主,去年只是从开挖机的王师傅那里购买的就有300多斤。


    今年他自己寻找的、购买的有不少,特别是一些大铜钱、花钱,有一百多枚。


    另外各类银元,也有近百枚。


    还有一些碎银、银锭、银饰品、铜镜、其它的杂件。


    当然,也有一些物品没有售卖,比如说那“三只乌龟”,那些民国时期的老瓷砖、装在皮箱里面的一部分化妆品,一些生活用品等。


    买他货物的人,还是刘老板、沈老板、周老板,毕竟长期合作,大家相互之间更加信任。


    东西多,还有精品,这次卖的钱也不少,差不多有84万。


    算上他手里之前的余额,现在有230万左右。


    期间在7号的时候,常静告诉他,说她跟蒋宏成最近准备领结婚证。


    知道了这个信息,9号的时候,他俩去了一趟房管所,常顺她住的那套小户型房子的产权过户到了她的名下。


    之前本来打算把门店也送给她的,但是她坚决不要。


    可能是考虑到了宋芫会有意见的问题。


    她不要,常顺也没刻意勉强。


    打算等她结婚,再送一辆车。


    时间很快到了18号,又一个周六。


    傍晚,他刚回到家里,一道声音传进了他的耳朵里:


    “阿顺!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书鸣会走路了!”


    说话的人是母亲。


    此时宋芫在准备晚饭。


    “会走路了吗?啥时候的事?”


    他随口问道。


    昨天晚上打电话跟她们聊天,还没听说过。


    “是下午,不久之前。


    还有半个月,他就满周岁了!”


    母亲又说道。


    “那你让他走几步我看看!”


    看着她手里抱着的常书鸣,常顺笑着道。


    这样说,母亲就把他放到了地上。


    “书鸣,去你爸爸那边!”


    母亲慢慢松开了搀扶着他的手。


    果然,常书鸣摇摇晃晃的向着他这边走了过来。


    常顺离他并不远,在他快走到跟前时,他就直接抱起了他。


    终于,总算是会走路了。


    这一年真不容易。


    “喊爸爸,你今天还没有喊我呢?”


    抱着常书鸣,父子之间说起了话。


    “ba ba……”


    他很快就喊了一声。


    简单的称呼,却让人听着心里特别的舒服。


    最近除了会喊爸爸,他也会喊妈妈,爷爷、奶奶还不会喊。


    又抱了一会儿,常顺把他还回了母亲的手里。


    之后走进厨房,也帮忙准备起了晚饭。


    又过了不久,父亲也来了。


    他来了之后,母亲把常书鸣会走路了的事又告诉了他。


    听见这个消息,他也很高兴。


    “芫芫、阿顺,书鸣还有半个月就过周岁生日了,按照传统习俗,周岁小孩是要进行抓周仪式的,你们是不是也要提前准备一下。”


    一家人围在桌旁吃饭,父亲突然间想到了啥,对他们说道。


    周岁抓周,这事情常顺也知道。


    “嗯!我们会准备的。”


    宋芫笑了笑。


    “爸、妈!我过周岁时抓周了没?”


    他有些好奇。


    自己从来都没有问过父母。


    “当然抓过了!”


    母亲说道。


    “抓过!”


    父亲也跟着说。


    “那你们还记得我那时抓到的是啥吗?”


    “好像是一个铜钱!”


    母亲说道。


    “不是铜钱,是铜元!”


    父亲又说。


    “好吧,那就是铜元,你说那时候抓到古钱币,是不是就跟现在搞收藏,做古玩生意有关?”


    母亲再次说道。


    “很有可能!”


    “爸、妈,抓到钱不是因为喜欢钱,会很有钱吗?”


    父亲说完,宋芫笑着说了一句。


    “也有那种可能!”


    母亲说着看了常顺一眼。


    孩童抓周,有一定的占卜未来的可能性,但也不能全信。


    前世他可没有钱,哪怕是想着搞古玩,也是在40岁左右的年龄,但那个时候,古玩行业已经被腰斩,一天不如一天。


    卖东西的人多,买东西、愿意接盘子的人越来越少。


    “春荣、芫芫、阿顺!我再跟你们说一件事,现在书鸣会走路了,往后慢慢也会跑了,更要细心照看好。


    就在前几天,我从一处地方路过,就看见有孩童因为大人没有看好,从楼上摔下去的!”


    父亲忽然间想到了啥,转移了话题,强调道。


    他说的情况,常顺自然也懂。


    小孩因为不懂事,从高处坠落的新闻,他曾经刷视频也看见过。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一些意外,比如说磕磕碰碰、溺水、车祸、触电、烫伤烧伤等。


    “是啊!不是说会走路了、会跑了就不用管了。


    越是长大,越是操心,也要更加的细心、注意的地方也要更多。”


    母亲跟着说道。


    “我们会照看好他的!至少到他上幼儿园,会一直看着。”


    育儿方面的书或者道听途说,宋芫也知道不少。


    “但也不能过分的宠溺,不能养成巨婴!”


    常顺忽然间又想到了啥,提醒道。


    “啥是巨婴?”


    母亲很疑惑。


    父亲、宋芫也看向了他。


    看到他们这样,他想到了现在还不流行这种说法。


    “我说的是思想教育方面,巨婴指的是那些虽然在生理上已经成年,但在心理和行为上仍然表现得像婴儿一样不成熟的人。


    他们不懂得独立生活,事事都要依赖家人。”


    常顺解释道。


    之后,大家又围绕孩子的思想教育方面的话题谈论了起来。


    大家边吃边聊,晚饭就吃好了。


    之后,宋芫拉着他上网,把抓周所需要的道具查找、记录了下来。


    那些道具,有:


    书、笔、算盘、元宝、印章、尺子、刀剑、剪子、听筒、鸡腿等。


    半个月时间并没有多久,很多方面要提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