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李二吃醋了!

作品:《人在大唐当纨绔,开局接了帝皇榜!

    李世民问她,“你妹妹去哪儿了?”


    “小兕子路上累了,在马车上就睡着了,刚进宫就让人扶她回去休息了。”


    李丽质回答得温和而从容。


    确认妹妹没事,李世民又继续问道:“这次你们去了河西村,看到了什么稀奇东西没有?”


    李二站在一旁,眼神中带着几分迫不及待,望着女儿。


    每次去找陈迎新回来,姐妹俩总能带些有意思的东西来。


    对于李世民来说,就像是一次次寻宝旅程一样充满期待。


    所以无论谁去,他都不想错过这听故事的机会。


    李丽质摆了摆头,“没看到什么稀奇的物件。”


    “那个年轻人有没有拿出新鲜的东西给你们尝尝?”


    李世民不甘心,再次问了一遍。


    李丽质依旧摇了摇头,神情有点飘忽。


    听到这样的回复,李世民虽然有些失落,还是接着问:“那你们这一次出门,都干了些啥?”


    这两个女儿太乖了,什么事都不说,这次恐怕是白跑一趟了。


    “也没干啥,吃了一顿饭。陈迎新哥哥让我画了几幅图,又做了一些木刻版,他说要让大家都明白这些事儿。”


    想起和陈迎新一起做事的情形,李丽质的脸微微发红。


    李世民听了这话当场愣住。


    他深吸了一口气,嘴巴微微张开。


    这个年轻人是要印纸张,把红薯的种植方法、还有曲辕犁的用法告诉大家?!


    如今纸张那么贵!


    连他一个皇帝都不敢这么做啊!


    成本实在太高!


    李世民屏住气,咬了咬牙,压低嗓音问道:


    “那个小子真的是这么说的?”


    李丽质轻轻点头,随后又问了一句:“阿耶,你知道红薯怎么种吗?”


    李世民摇头。


    她继续问:“那你了解曲辕犁吗?”


    李世民还是摇头。


    他满头雾水,不解地望着女儿。而李丽质的小脸一撇嘴!


    这是啥意思!


    李世民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他的亲闺女居然嫌弃他!


    就见过几面的陈迎新,现在回来就开始嫌弃他这个爹了!


    成何体统!


    李世民心里咯噔一下,感觉像是被扎了一刀!


    整个人都站不稳了,连李丽质什么时候回房都没注意到。


    房间里一片安静,过了一会儿,李世民才慢慢缓过神。


    他脑海乱成一团,不敢多想,径直朝立政殿快步走去。


    “观音婢,真气死我了!你猜丽质刚才跟我说了啥?”


    刚走进门还没站稳,李世民就急切地喊道。


    他把自己与李丽质的一番对话全都说给了长孙皇后听。


    长孙皇后抿着嘴唇偷偷笑着。


    李世民见她这副表情,越发郁闷。


    见皇上生气,长孙皇后笑着宽慰道:“皇上别太动气,你说真的打算让陈迎新把这些办法公布出来吗?”


    李世民早有自己的算盘。他眼下正在打琉璃的主意,想着如何从世家那里赚一笔。


    曲辕犁和红薯耕种法,李世民其实也在悄悄试用。


    “那就让他公布吧,能让百姓日子过得好点就行。”


    话刚说完,他又忍不住抱怨起陈迎新:“这人办事就是太随性,这么办得花多少钱啊!”


    长孙皇后也有点担心:“可能要把家底掏空了吧。”


    李世民正气头上,扭过头,哼了一声:“反正他有的是银子,不用省!这些贡献给大唐也理所应当!”


    他贵为皇帝,还不敢像陈迎新这样随便花钱。


    他就不信,这家伙比自己还阔!


    其实,还真的比他更阔!


    长孙皇后忽然说道:“皇上,这几天你好像都没有翻看那本功绩册吧。”


    李世民挥挥手,叹口气:“那东西早就扔了。”


    “为什么?”


    长孙皇后满脸不解。


    “根本不需要再写了,”李世民说道,“那小子出的主意太多啦。养猪的办法,农具改进,还有琉璃技术,加上红薯。每一样都值得封侯拜相。多了我也赏不完。”


    长孙皇后听着这些内容,嘴角微微张开,怔住了。


    “真的这么多?”


    “嗯。”李世民点头,“我总不能给他个皇位当当吧,这些都要按大唐律例来。”


    长孙皇后蹙眉担忧道:“那接下来该咋办呢?”


    天子不能欠臣子人情,历来如此。


    可他们一直以来只在单方面收好处,原本还想以后再回报。问题是回报不了。


    “他要是真想做官,那就由他自己挑,要不然直接封个并肩王算了?”


    李世民思索着。


    一听这话,长孙皇后吓了一跳,连忙提醒:“皇上千万别说这种话。”


    五天后。


    是李世民登基以来最紧张的一天。


    刚刚传来消息,之前派出到吐蕃打听情况的人回来了,现在已经进了长安城。


    估计半个时辰内就能到宫中。


    李世民站在太极宫门口焦急来回走动,一分一秒都觉得无比漫长。


    不久之后,杜尘匆匆走上前来,手中拿着一封书信。


    “启禀皇上,这是从吐蕃传来的情报。”


    李世民大步走上前,立刻将信件拆开。


    当他看清楚内容后,连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原来,吐蕃虽然前段时间内部动乱,但如今局势已基本平稳。


    徐尚年用了狠辣的手段,彻底镇压了反对者。


    很多大臣和将领都被清除!


    徐尚年的地位可以说是稳如泰山。


    李世民抬头看向杜尘,问道:“这条消息可靠吗?”


    “皇上,我们派出的是大唐最顶尖的探子。臣敢以性命担保,这件事绝对属实。”


    听完这话,李世民立即下令:“你现在去请杜如晦和房玄龄来御书房,要快。”


    “臣遵命。”


    杜尘退出后,李世民神情凝重,满脸苦恼。


    之前已经把一切准备工作都安排好了,谁想到关键时刻吐蕃竟然稳住了阵脚。


    真是出师不利!


    他坐在皇位上焦急等待,心里越发烦躁不安。


    朝廷早已动员完毕,军队、粮草一应俱全。


    连那些归顺的大臣首领们虽有不满,但也无力反抗,最终还真凑够了二十万人马。


    可偏偏就在这时收到这种情报!


    最后关头出了变故,谁能不气恼?


    这让他陷入了两难:到底是打,还是不打?


    要是临时撤军,皇帝威严何在?


    满朝上下恐怕都会对他产生非议,背后笑话他是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