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赵挺之罢相身死

作品:《为了抄古诗词,我把历史写成小说

    第三百三十六章,赵挺之罢相身死


    “《多丽》?”


    “这踏马什么名字啊,有这么个词牌名吗?”


    “别的词牌名都是如梦令,浣溪沙,望江南,满江红……多丽是个什么鬼啊?”


    “上面那位竟然能看懂这首词,很厉害的样子哟……”


    “太长了,看的有点晕晕乎乎的,我可能不适合学文科……”


    “这首词里面,写了好多名字,听都没听说过,哦,听说过个陶渊明,具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也没写出来……还有两个人小说里提了两嘴,也不知道写的啥,更有完全没音信的,这样写词,让人怎么去理解嘛?”


    “估计是复来大神刚把名字编出来,人物设定想好,具体故事还没编好呢吧……”


    “人物故事情节性格啥的不设定编写好,就拿来当典故用,这合适吗?这是大神的特权?”


    “当初杜甫写诸葛丞相的时候,三国也还没写呢啊……现在在回顾那一首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巾,还有什么说的吗?”


    “虽然但是,这里面出现的人名也太多了吧……”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大家不要争论这个问题了,这首词里面用的人名确实多,像贵妃醉脸,孙寿愁眉,现在没有写出来的情况下,确实是没办法翻译和理解的。不过,咱们可以大概地去理解这首词表达的含义。”


    “教授大概翻译一下吧……”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我直接翻译吧——小楼内透着寒意,秋夜漫长,我将帘幕沉沉垂下。可恨那萧瑟无情的风雨,竟在夜里肆意摧残白菊琼玉般的肌肤。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也不似、韩令偷香,也不似、徐娘傅粉。细细品来,只有高风亮节的屈原和淡泊名利的陶渊明,其风神韵致才与它正相配。微风吹过,它清幽含蓄的芬芳,丝毫不逊色于酴醿花。”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中间那四个也不似的意象,应该都是反面的例子。”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渐渐秋意深重,白菊如雪般清透,如玉般清瘦,向着人们流露出无限的依恋。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无论是朗月清风的良夜,还是浓烟暗雨的昏昼,上天似乎注定要让它在这憔悴中度过美好的年华。纵然我百般爱惜,却不知从今以后,还能将它留得住几时?倘若眼前人情温厚,生活顺遂,我又何必总是忆念那屈原徘徊的江畔和陶渊明采菊的东篱呢?”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大概翻译过来就是这样,其中的情感大家自行理解吧。这首词同样还是以物喻人的词,按照楼上那位书友的说法,这白菊,就是指旧党的那些人,当然,主要还是指李清照的父亲。”


    “第一次对复来大神的一首词没有强烈的兴趣……”


    “我也是,太长了,太难了,教授都翻译不过来……”


    “复来大神好好写啊,别飘了啊!”


    看着这些评论,韩复来还真出了一把冷汗。


    他还真有点飘了……


    韩复来还以为,把这首词写上来,会像之前给三国打广告一样,大家都是期待,都是好奇的声音。


    还想着好好一次性多挖几个坑呢……


    没想到大家好像都不怎么买账啊!


    啥情况?


    想了想,估计是因为这首词,还没有达到那种流传千古,让人一看就觉得绝顶,能让大家深入去挖掘的地步。


    也有可能是这首词里面的典故实在是太多了……


    下次一定注意,不能再飘了。


    做人,还是要脚踏实地才行。


    继续写吧。


    上回写到,赵挺之终于当了宰相,全面推翻蔡京的政策,开始集权。


    这是崇宁五年的事。


    【崇宁六年,改元大观,是为大观元年。】


    【这一年,赵挺之被迫自请罢相。】


    【徽宗皇帝其实是特别依赖蔡京的,如果不是去年天降彗星的事,蔡京不可能被罢相。】


    【徽宗皇帝热衷于修建园林、收藏书画、追求道教长生,这些都是极度烧钱的个人爱好。同时,他既想享受皇帝的权力,又不愿承担治理国家的辛劳和骂名。】


    【而蔡京是唯一能完美满足他这两个需求的人。】


    【蔡京不但是提出了“丰亨豫大”的理论家,还是生财有道的执行者,他能为徽宗皇帝庞大的开销搞到钱。在朝堂之上,能搞到钱,这就是最大的能力。】


    【因为彗星的原因,徽宗皇帝不得不罢免蔡京,让赵挺之接任。】


    【赵挺之继任宰相,试图全面推翻蔡京的政策。然而,蔡京的体系已经运行多年,盘根错节。赵挺之的改动不仅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更在短时间内造成了行政和财政上的混乱。】


    【这种混乱反而让宋徽宗觉得,还是蔡京那一套管用,离了蔡京,朝廷玩不转。这为蔡京的复出创造了绝佳的借口。】


    【蔡京自己当然也没有闲着,他与徽宗身边的宠宦童贯、梁师成等人一直保持着紧密联系。这些宦官不断在徽宗面前为蔡京说好话,汇报朝廷动态,使蔡京即使不在相位,也能遥控朝局。】


    【朝廷中还有不少蔡京的党羽。赵挺之执政期间,这些党羽不断制造阻力,并上书鼓吹蔡京的“功绩”,要求他复相。】


    【在被罢相期间,蔡京依然利用其书画才能讨好徽宗,表现出一副忠臣模样。】


    【所以,在赵挺之当了不到一年的宰相之后。】


    【大观元年三月,赵挺之被罢免宰相职务,授观文殿大学士的闲职。】


    【同月,赵挺之罢相后数日,蔡京被重新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即宰相。】


    【两个月后,大观元年五月,赵挺之在政治失意和忧愤中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