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解决人力缺口

作品:《七零,踹白月光后下乡发家娶村花

    见林子阳爽快的答应了这事,杨秀萍非常高兴非常激动。


    儿子,儿媳妇能迁来胡家湾生产队,他们老两口也能一起来享福,这下他们家真的发达了。


    即便他们老两口的户口不能迁过来,但光是儿子,儿媳妇从生产队分到的钱,也足够他们一家子衣食无忧了。


    这次再来胡家湾生产队,杨秀萍明显发现这里的发展比之前更好了。


    先不说很多队员家都盖了青砖瓦房,就说大队铺设的石子路,其他生产队想都不敢想。


    再就是胡家湾生产队还开设了供销点,现在队员们不用去县里和公社,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各种商品,真把人羡慕死了。


    以后如果她也能生活在这里,可真是赛过活神仙,真是做梦都能笑醒。


    人往高处走,谁不想住在条件更好的地方呢?


    “哎呦,那感情好,姑爷,还是你办事爽快,我们家以后能不能过上好日子,全指望你了。”这会儿杨秀萍对待林子阳的态度更热情了。


    听到杨秀萍的话,林子阳笑着表示,“婶儿,都说了,自家人,不用那么客气。”


    陆晓梅却担心让妹夫为难,当即说道,“小妹夫,这事你能办成就办,办不成,千万不要勉强。”


    知道大姨子在担心什么,林子阳道,“没事,大姐,这事不难办,你们等我的消息就行。”


    见林子阳确实没有表现出为难的意思,陆晓梅也放心了。


    这件事如果让她小妹夫为难,她心里是真的过意不去,她跟她婆婆不一样,不是那种喜欢占便宜的性格。


    陆晓梅和杨秀萍在林子阳这又聊了一会儿,见时间不早了,便告辞准备回家。


    林子阳安排大队的拖拉机送他们回去,路上也不会耽误太久。


    等手里的事情都办完了,想到杨秀萍找他说的那件事,林子阳便去找到大队长。


    这会儿大队长正和队员们在田里干活呢。


    中午吃了林子阳家的酒席,下午他们这些队员们都没有回家闲着。


    秋收临近,虽然他们大队现在有收割机了,但很多农活还是需要人工处理。


    只是说,对比之前,人力消耗没有那么大了。


    胡家湾生产队因为养猪扬规模的扩大,胡长平明显感觉到人手不够用了,忙起来很吃力。


    胡长平寻思着,要不要去别的大队再多接收些知青。


    这样大队的人口多了,人手压力就能得到缓解。


    在胡长平还没有行动起来之前,林子阳帮他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


    林子阳找到胡长平,提出让胡家湾生产队外嫁闺女户口迁回的建议。


    听到林子阳的提议,胡长平一拍大腿,觉得这法子太好了。


    找外地的知青,肯定不如他们本生产队外嫁的闺女可靠。


    那些外嫁出去的女娃娃,才是真正的自己人。


    而且对比城里来的知青,本村人劳动力稳定性更强。


    正常情况下,本村人不会离开生产队,他们不可能和知青一样,有一天跑去城里。


    而且一旦把户口转入胡家湾生产队,就能参与大队的分红。


    生产队发展的这么好,每年的分红都很高。


    这么好的事,肯定先想着自己人,而不是便宜了外人。


    “林会计,你这主意不错,这事我抽时间和队员们,还有其他大队干部商量一下。


    要是大多数人都赞成,那就按你说的办。”


    “好,大队长,这事辛苦你去办了。”


    和胡长平商量完这事儿,林子阳便回家了。


    田里的活儿多,胡长平还要安排队员们在田地干正事呢,林子阳尽量不打搅他的工作。


    林子阳回到家,平平安安还没睡醒,家里也没有什么事需要他干的。


    秦喻安见林子阳这会清闲了,便想借这个机会,和他继续谈经济改革的事。


    两人聊了近一个小时,秦喻安觉得林子阳提出的很多改革观点都很棒,都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等他回到京市,还需要和工作伙伴一起,继续制定经济改革计划。


    在林子阳这获得这么多宝贵的建议,秦喻安有信心,一定能把改革计划做的更合理更完善,确保能让华国的经济快速腾飞。


    两人聊的差不多了,平平安安也睡醒了。


    两个小家伙一醒,就需要有人贴身照看了。


    林怀钧难得回一趟生产队,很愿意承担照看孙子孙女的责任。


    看到林怀钧在带孙子孙女,秦喻安就忍不住的羡慕。


    啥时候他也能享受这种天伦之乐啊?


    他羡慕得心痒痒,便帮着一起带平平安安,体验一下有孙子孙女的乐趣。


    今天酒席剩了不少菜,晚饭许柔都没怎么操持,直接热了中午没上桌的剩菜。


    两个孩子的周岁宴结束了,林怀钧和秦喻安打算明天在胡家湾生产队再待一天,后天就回去了。


    原本他们从京市回来参加孩子的周岁宴,就是百忙之中抽出的时间。


    现在周岁宴结束,他们顶多只能多待一天。


    丈夫难得回来一趟,许柔十分舍不得他这么快就走。


    不过想到明年开年,他们一家就能一起去京市了,许柔便觉得有了盼头,很快一家人就能团圆了。


    胡长平这边,在下工后,就喊了整个大队的人过来开会,主要就是商量外嫁闺女户口迁回大队的事情。


    现在大队的副业规模越来越大,很缺人手,如果大家能同意这个事,就能立刻填补他们生产队的人力缺口。


    跟林子阳猜想的差不多,生产队谁家没个闺女?身为既得利益者,很少有人会反对这项政策。


    若是外嫁闺女的户口能迁回大队,往后就能参与生产队的劳动和分红,真的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胡长平的这项提议,基本得到了所有队员的赞成。


    队员们少数服从多数,胡长平拍板,把事情定了下来,然后告知了林子阳。


    虽然这个结果早在预料中,但得知这个消息后,林子阳还是很惊喜。


    陆晓雪得知这个消息,同样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