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得培养储备人才
作品:《七零,踹白月光后下乡发家娶村花》 因为婆媳两人都知道,今天情况特殊。
秦喻安被平反,是天大的喜事,父子俩肯定很高兴,在受邀去吃饭时,忍不住多喝了点酒,也在情理之中。
许柔冲林子楠道,“子楠,你去打点温水来,给你哥和你爸擦擦脸和手。
我去给他们煮点醒酒汤,他们喝点,能舒服些。”
喝醉酒其实是很难受的,许柔可舍不得眼睁睁看自己男人和儿子难受,便想着给他们煮醒酒汤。
听到许柔的招呼,林子楠应了一声,转身就去打热水。
许柔则是去厨房忙活,煮好醒酒汤,立马给林子阳他们送来,随后给他们喂下。
林子阳和林怀钧喝完醒酒汤,过了一会,可算觉得舒服一点了。
胃里没有那么难受了,但脑袋还是晕乎乎的,喝完醒酒汤之后,很快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两人这一觉直接睡到傍晚。
要不是到了晚饭的点,把他们父子喊醒,他们俩还有的睡呢。
好在睡了一下午,父子俩人的脑子差不多清醒了,酒劲也过去了大半。
吃完晚饭,一家人早早洗漱休息去了。
因为秦喻安两口子要离开胡家湾生产队了,所以胡长平得重新安排人去管理榨油厂。
因为这事,胡长平又头疼了起来。
整个胡家湾生产队,还没有哪个队员或者知青,能有秦喻安两口子的管理能力。
但现在没办法,人家两口子得走,不可能把他们留下来,帮生产队管理榨油厂。
哪怕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胡长平都得硬着头皮找人管理榨油厂。
队员们的文化水平太低,肯定胜任不了这份工作,所以胡长平只能找大队的知青顶上。
胡长平觉得这个问题得重视起来,得未雨绸缪。
现在秦喻安两口子走了,能找知青顶上,帮他们管理榨油厂和养猪扬。
但如果这些知青有一天也走了呢?
这事也不是不可能发生。
现在的形势变得很快,政策也每天都在变。
秦喻安他们这些下放的“坏分子”,都能平反回城,那可想而知,下乡的知青也早晚会被召集回城。
等这些知青也都走了,那胡家湾生产队就真没什么能用得上的人才了。
所以趁这些知青被召集回城之前,他们胡家湾生产队得培养自己的人才。
但培养人才太难了,胡长平没有主意,只能去找林子阳求助。
当胡长平找过来,说想为大队培养预备人才,林子阳觉得大队长还是很有远见的。
现在还好说,未来的社会,是真的越来越需要人才。
大队的副业想一路长虹,就必须有专业的人才去管理。
现在胡家湾生产队发展的越来越好,目前大队还有有文化的知青能顶上。
但知青回城也就这几年的事了,大队确实需要培养自己的人才。
大队没啥有文化的人,主要原因就是农村条件有限,供孩子读书上学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普通人家真供不起。
尤其是家里孩子多的,顶多送孩子上两年学,认点字,不当文盲就行了。
高考暂停后,读书不能考大学,彻底断了前途,普通农村人更不会去供孩子读书了。
在农村生活,主要工作就是种地,确实不需要啥文化,但胡家湾生产队的情况特殊,他们发展了很大规模的副业,必须要有文化人管理,不然两个厂子很快就会垮掉。
但这个问题也好解决,胡家湾生产队现在家家户户都有钱了,想搞好教育,培养人才并不难。
不过大队只有小学,没有中学,小学生肯定是不能称为人才的。
这么想着,林子阳冲胡长平道,“大队长,咱们大队可以自己出钱,办一所特殊人才学校,自己请老师回来教课。
回头咱们大队小学毕业的人,全部都送进学校学习,在大队的知青们离开之前,争取把储备人才培养起来,到时候就有备无患了。”
听到林子阳的提议,胡长平觉得这个法子太好了。
现在大队账目上有不少钱,办个学校,请几个老师,绰绰有余。
大队出钱培养人才,回头这些人才又能反哺大队,帮大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怎么想都是稳赚不赔啊。
林子阳又道,“正好,现在咱们大队还在和省畜牧站合作培育新猪种。
趁省畜牧站的技术员还在的时候,花钱请他们抽空进学校,当老师,给咱们的人上上课,让储备人才学点专业的养殖知识,以后肯定也能派上用扬。
往后大队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咱们不能总指望别人,自己多掌握点相关的知识,才能更好的把养殖办好。”
胡长平重重的点头应了一声,“好,林会计,这事就按你说的做。
靠人不如靠己,咱们大队必须自己培养自己的人才,不然往后人才都走了,咱们到时候可就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投无路了。”
林子阳很佩服胡长平的未雨绸缪。
一个地区能不能发展好,和当地的领导有最直接的关系。
胡家湾生产队能有今天,除了林子阳给了不少有用的发展意见,制定了完善的发展计划以外,胡长平这个听得进意见,有超强执行力的大队长,也做了很大的贡献。
这要是碰上那种不听劝,能力又不行的大队长,林子阳再有本事,也带不动大队的发展。
但很多胡家湾的队员没有意识到这点,把功劳都记在了林子阳身上,忽视了胡长平的重要性。
胡长平和林子阳商量好,便立马着手去办事了。
人才是关键,这事必须得重视起来。
趁大队的人才还没有全部离开之前,得抓紧时间把本地的储备人才培养起来。
胡长平忙着培养储备人才的时候,林子阳再次收到了上面的电话。
宋老让他年后再去京市一趟。
让他过去,一来是为了感谢他帮国家又造了两条尿素生产线,二来是有更重要的事和他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