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望山书院
作品:《白天侯府弃妇,夜里被九千岁吻哭》 沈雨柔到现在都还记得,陆嬷嬷替姐姐来问她,愿不愿意替她跑一趟徽州,她心里有多开心。
那是沈栀意给她的一条新的路。
离京那日,也是陆嬷嬷送她。
她那时候还说,从徽州回来,给嬷嬷带些江南小吃。
可惜,她没能回京。
也不可惜,她等到了姐姐。
“姐姐放心,我一定照顾好嬷嬷。”
时鹜寒一路南下到苏州时,沈栀意已经到了望山书院。
坐落于望山峰顶的这座书院,始创于前朝。
很多人都以为,书院是陆家办的,其实不然。
是书香世家的陆家家主,在书院任教时交教出了不少学问极好的学生。
顶峰时,曾有过科举三甲,半数出自望山的恢弘战绩。
于是,望山书院名声鹊起,成了学子争相求学之地。
听陆嬷嬷说,沈栀意的外祖父也曾在望山书院做先生,声名远扬的大儒。
“小姐,还有多远啊?”
走到半山腰,晚舟已经一额头的汗了。
沈栀意也累的不行,双腿都酸了,“歇一会儿吧。”
“估摸着还要小半日才能上得去,上去了也不知道还要走多久。”
褚云青叹气,“望山望山,还真是望山跑死马。”
“好好的书院为什么要建在这么难行的地方,不怕收不到学生吗?”
沈栀意从小就很好奇关于外祖和母亲的事情,总缠着陆嬷嬷给她讲。
“听嬷嬷说,望山书院始办的初衷,就是筛掉一部分没有毅力的学生。”
“连山都上不去,遑论求学?”
“当然,也有告诉学子,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一样不易,也一样重要的意思。”
褚云青连连摇头,“读书确实是个苦差事。”
“幼年时,我娘亲不忍我再上战场厮杀搏命,也曾为我请过先生。”
“我一听先生掉书袋,就打哈欠。”
沈栀意轻笑。
她想起诗会上的文人学子,也有出身望山书院的。
沈雨柔对他们的评价都不高,也不知道,现在的望山书院比传闻中如何了。
“走吧。”
“天黑之前得上去,不然夜路难走。”
三个人又爬了半天,天色擦黑时才看见望山书院的山门。
白色院墙十分干净,古朴的木色大门紧闭,远远的还能听见暮鼓之声。
褚云青走向前,敲响了书院的大门。
不多时,大门发出老旧的咯吱声音,有人开了门。
“什么人?”
褚云青礼貌道:“敢问书院中有陆姓先生吗?我等前来寻人。”
门房的眼神在他身上打量过后,又看了看不远处的沈栀意。
“没有姓陆的。”
说完他就要关门。
褚云青伸手撑住了,“那敢问你们山长名号,可否拜见?”
门房态度桀骜:“天下有多少人想要见我们山长,你说拜见就拜见?”
“快点走,走远点。”
这次,他不再理会褚云青,飞快的关上了门。
褚云青皱眉,“还读书人呢?就这么行事?”
沈栀意望向书院里,觉得奇怪。
传闻中的望山书院,不在意门第身份,只要有心向学,愿意求学,望山书院都会打开大门。
晚舟也觉得不对劲,“小姐,这书院怎么神神秘秘的?”
“他们不招收学生了吗?”
沈栀意摇了摇头,“先寻个落脚的地方,明日一早再来看看。”
望山山顶是一片平地。
早些年求学者甚多,书院旁也开了几间客栈,供来往者休息。
如今,只剩下一间客栈,两间食肆。
褚云青引路,进了客栈里。
“掌柜的,两间客房。”
伙计眼神打量过他们三人,懒洋洋开口,“十两一间。”
“丑话说在前头,咱们这山顶上条件可不好。”
“晚饭后才有热水,只供应两个时辰。”
晚舟不忿,“这么贵,条件还这么差啊!”
伙计态度也很高傲,“小姐,你放眼看看,整个望山山顶就咱们这一家客栈能住人。”
“你不愿意住,有的是人想住呢。”
晚舟看向沈栀意,沈栀意点了下头。晚舟才从荷包里拿银子出来,“先住两晚。”
客栈环境的确不好,房间狭小,几乎只放得下一张床一张桌子。
晚舟生气,“仗着就他们自己,胡乱涨价,哪有这样的。”
沈栀意推开房间里唯一的小窗,从二楼看下去,正好看得见望山书院。
“位置倒是还不错。”
晚舟也探头去看,“小姐,这地方晚上都不点灯的吗?”
“看着怪吓人的。”
沈栀意也没当回事,觉得大概是书院里白天读书,晚上不授课了也就不掌灯了。
褚云青从外头回来,小心的左右看了看,进屋关上了门。
“小姐,这客栈上下我都探了一遍,别看环境不好要价还高,但伙计还真没骗人。”
“只余了几间房,剩下都住满了。”
沈栀意疑惑道:“能看得出来住的都是什么人吗?”
褚云青细想了想,“瞧着应该都是有些家底的,能住得起,还都穿着不错的衣裳。”
“估摸着,可能是为了自家孩子来望山书院拜师的。”
沈栀意皱起眉头,“望山书院每年有固定的时间收学生,我若是没记错是在春季。”
“现在是秋天,怎么这个时候有来拜师的人?”
她吩咐道:“褚大哥,你多盯着些。”
褚云青点头,“小姐放心。”
沈栀意心里装着事,客栈的床榻也不舒服,第二天醒的很早。
用了早饭,她便和晚舟下了楼。
望山书院依旧是关着门的,听不见里面的动静,可门口却站着不少人。
晚舟小声道:“小姐,都是客栈里的住客。”
沈栀意走上前,和其他人一起都看着书院大门。
一个妇人瞧见她,上下打量了下,见她仪态大方,身上衣裳料子也是上好的,便搭话。
“这位小姐,您也是来拜师的?”
沈栀意假做样式,“哦,是,听闻望山书院声明,想为家里的弟弟求个前程。”
那妇人见她是一路人,打开了话匣子。
“哎哟,我们也是,我母家弟弟和自己的孩子都到了年纪。”
“想着望山书院是多年的好名声,来碰碰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