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添一把柴
作品:《白天侯府弃妇,夜里被九千岁吻哭》 消息到沈栀意手里,比沈雨瑶到家还要早。
“小姐,要不要把她押过来问问。”
晚舟对沈雨瑶印象极差,下意识就觉得她要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儿。
沈栀意摆了摆手。
她现在把沈成林哄的正开心,什么把柄都没有,就是定了间房,多花了点银子。
把人押过来问话,指不定还要被倒打一耙。
“左右是定的楚楼的房间,请宋宁帮忙看着些就好。”
沈雨瑶也翻不出什么风浪,她现在分不出心思管她。
皇帝的觊觎,让她很不舒服。
为了躲着,她现在连家门都不敢出。
这样的日子和被囚着有什么区别。
何况,躲着也未必有用。
星璇都躲回济州了,皇帝该惦记不还是惦记,还派东厂去抓人。
依她看,皇帝还是太闲了。
朝局还是不够乱。
得给他找点事情做,让他分不出精力来想别的事情。
“晚舟,太子那头有什么动作?”
秦世川一道接一道的弹劾折子递上去,皇帝虽然没表明态度,可太子很在意这事。
如今秦家独大,他地位不稳。
这个裉节上出错,保不齐就会被废。
刑部刚到他手上,他就着急的在找秦世川的错处了。
可是,秦世川经营多年。
太子若真有本事,也不会被压制这么多年翻不了身了。
“还没什么动作。”
“不过,宫里透了消息出来,说皇后在同贵妃争夺百花宴的主办。”
“之前储秀宫出了小姐这档子事,皇后借这个由头训诫了贵妃多日。”
沈栀意回忆起上一世。
没人知道,皇帝对皇后的感情复杂。
当今的帝位,若没有皇后的尽心扶持,皇帝未必能坐到这个位置上。
他是喜爱皇后的,爱屋及乌也喜爱太子。
不过,帝王的喜爱太过无常,也不会专一。
昔年微时的海誓山盟,在皇权诱惑下,什么都不是。
原本恩爱非常的少年夫妻,走到现在,说是兰因絮果也好,说是人心易变也罢。
总归是两看生厌。
皇后不常伺候皇帝,皇帝也甚少进皇后宫中。
但,皇后的地位是不会动摇的。
皇后不倒,太子之位永远不会易主。
即便皇帝心里知道,太子并非贤能。
“多年父子,难道皇帝会不知道太子都做了什么?”
“不罚,就是不想管。”
秦世川的方向弄错了。
或者说,他自大到了不信扳不倒太子的地步。
“秦首辅算错了,那咱们给他添一把柴。”
沈栀意垂眸,真想夺太子之位。
翻旧账没有用,只能做点新账。
“晚舟,给楚楼透信,让陈铎之去查郑岑。”
晚舟很意外,“郑相?”
沈栀意点了点头。
依照她上一世的记忆,郑岑不是告老还乡,安度晚年的。
太子在皇帝和皇后的羽翼之下,早就长歪了。
郑岑教导太子多年,亦师亦父。
可太子却并不感激,反而怨怼。
上一世,太子继位之后,杀的第一个人就是郑岑。
在他心里,郑岑教他许多。
教他如何良善,教他如何做个君子,教他如何兄友弟恭,教他如何治理天下。
可偏偏不曾教过他,如何保住太子这个位置。
不曾教过他,如果父亲更疼爱他的兄弟,对他的地位有所威胁时,应该怎么办。
郑岑固执,太子伪善。
两人积怨已久。
沈栀意坐在茶楼里,在进京队伍中,没有看见郑岑时,她心里就有了不太妙的预感。
直到那日,时鹜寒跟她说,巧合的很,太子派人出过城。
她猜,无论如何,太子都是要动手的。
晚舟替沈栀意去传话,到楚楼的时候,正巧看见陈铎之送陈星璇父亲出来。
“陈大人?”
两家交好,晚舟和他也是认识的。
陈伯父也很惊讶,“你怎么在这儿?”
晚舟犹疑了下,解释道:“哦,雨瑶小姐过来订房,还乔装打扮鬼鬼祟祟的,我家小姐让我过来盯着些。”
陈伯父点了点头,快步离开了。
陈铎之见晚舟目光一直看他,开口道:“晚舟姑娘。”
晚舟回过神看他。
陈铎之打趣道:“你可是沈小姐身边第一得力的心腹,看着沈雨瑶这种事,还劳烦你亲自来?”
“我的确是来找你的。”
晚舟也不隐瞒,“小姐说,知道陈先生因着货船被劫的事儿被秦大人为难,特地让我来给您送个信。”
“您若是还有人手,不妨去查查郑相。”
陈铎之愣了下,“郑相不是告老还乡了?”
晚舟点到为止,“言尽于此,其他的小姐没说,我也就不知道的了。”
“这也是多谢宋姑娘帮忙看着我家那个不省心的小姐。”
陈铎之一直都疑惑,沈栀意灵通的消息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不过,她的消息几乎没有错的。
他不再多问,连忙吩咐人去查。
晚舟回到府里,心不在焉的。
沈栀意瞧见她模样,道:“怎么了,去传个话把神儿给传丢了?”
晚舟摇了摇头,“小姐,我刚才看见陈大人了。”
“在楚楼。”
沈栀意的笑意僵住,“楚楼?”
晚舟道:“嗯,他似乎和陈铎之谈了什么,我正好碰见陈铎之送他出门。”
难道是因为陈星璇的事儿?
沈栀意不免多想。
昔年南陈国破,大多南陈遗孤都改做陈姓。
如今南北二陈,原是一支。
陈伯父该不会因为星璇,起了别的心思?
-
秦世川刚想尽办法把货船被劫的线索引到太子身上,陈铎之传来消息。
郑岑死了。
“当真?”
秦世川听见这消息,都觉得意外极了。
陈铎之面色严肃,“消息确切,郑岑确实是死了。”
“被人截杀,看痕迹,和劫咱们货船的手段类似。”
“据探查,他儿子可能还活着,现在下落不明。”
“找!”秦世川果决道。
“不管用什么手段办法,把郑光邦找到,带回京城!”
这可是绝佳的把柄!
皇帝虽然不喜欢郑岑那顽固性子,可他心里明白,朝廷内外,没有比郑岑更正直的了。
若是太子派人下了杀手,杀师之罪同弑父无异。
这条罪状摆在皇帝面前,他就是再不愿意动太子之位,也不得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