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我赌对了!

作品:《美食:被裁社畜,狂揽百万订单!

    赵民的声音里带着爽快。


    他当初顶着压力,把整个汉林一厂的未来都押在了杨林身上。


    现在,事实证明,他赌对了。


    杨林看着那份名单,脸上倒是很平静,只是点了点头。


    “好事。”


    “合作都可以谈,但我们得有自己的标准。”


    “第一,所有糕点必须当天从我们工厂冷链配送,保证新鲜。”


    “第二,他们不能加价太离谱,我不想把我们的点心做成什么奢侈品。”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合作方必须在菜单或者宣传物料上。”


    “注明糕点的文化出处和制作工艺简介。”


    “我要让吃的人,不光是觉得好吃,还要知道它好在哪里,美在哪里。”


    赵民听得连连点头,拿笔记下。


    他早就习惯了杨林的这种风格。


    明明是在谈一笔笔能让公司赚得盆满钵满的大生意。


    可杨林在意的,永远是食物本身和它背后的东西。


    “没问题,这些我都会写进合同里。”赵民应道。


    杨林嗯了一声,目光从名单上移开,望向窗外。


    “老赵,国内的市场只是第一步。”


    他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想让这些点心,走出国门。”


    赵民的呼吸顿了一下。


    “走出国门?”


    “对。”


    杨林转过头,眼神里闪烁着一种奇异的光彩。


    “法国人能把马卡龙卖到全世界。”


    “日本人能把和果子做成艺术品,我们中国自己的点心,凭什么不行?”


    “我要让那些金发碧眼的老外,也尝尝我们的荷花酥,我们的玉兰饼。”


    “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式美学,什么才是传承千年的味道。”


    这番话,让赵民心头的热血也跟着翻涌起来。


    “好!”


    赵民一拍大腿。


    “我这就去组建海外事业部,研究出口贸易的法规和渠道!”


    “老杨,你就负责把东西做到极致,剩下的,交给我!”


    ……


    生意上的事情敲定,杨林却没有丝毫松懈。


    糕点铺的火爆是好事,但他自己的视频系列也不能落下。


    傍晚,小院里。


    杨林换了一身便装,正在收拾新买的拍摄设备。


    常香提着一兜子菜走进来,看到院里忙碌的杨林,笑盈盈地开口。


    “呦,宗师大人。”


    她故意拉长了音调,调侃道。


    “今天不捏面团,改行当导演了?”


    杨林被她逗乐了,放下手里的反光板。


    “快别拿我开涮了。”


    “再被人叫两天宗师,我走路都不知道该先迈哪条腿了。”


    他走过去,自然地接过常香手里的菜。


    “今天不做点心,我们来做个硬菜。”


    “硬菜?”常香好奇地凑过来,“做什么?”


    杨林神秘地一笑,指了指墙角的一个大水桶。


    “主角在那儿呢。”


    常香走过去,往桶里一看。


    一条肥硕的鳜鱼,正在水里生龙活虎地游动,尾巴一甩,水花溅了她一脸。


    “哇,好新鲜的鱼!”


    常香惊喜地叫道。


    “清蒸还是红烧?我最爱吃你做的松鼠鳜鱼了!”


    杨林摇了摇头。


    “都不是。”


    他把鱼从桶里捞出来,那鱼在他手里还在拼命地蹦跶。


    “今晚不吃它。”


    “这家伙,得先放上几天,让它……稍微发酵一下。”


    常香脸上的笑容凝固了。


    “发酵?”


    她皱起鼻子,一脸的难以置信。


    “你的意思是,要把它放臭了再吃?”


    “一条活蹦乱跳的鱼,你为什么要这么对它?这是什么黑暗料理吗?”


    看着常香那副混合着嫌弃和不解的表情,杨林哈哈大笑起来。


    “这你就不懂了吧。”


    “这道菜,是徽菜里的扛把子,叫‘臭鳜鱼’。”


    “别看名字里带个臭字,那味道,可是闻着臭,吃着香,人间绝品。”


    常-香还是半信半疑。


    “真的假的?我怎么感觉你在搞什么新型的生化武器。”


    杨林也不多解释,提着鱼走到案板前,开始处理。


    他一边熟练地给鱼开膛破肚,刮鳞去鳃,一边给常香讲起了这道菜的来历。


    “这故事啊,得从两百多年前说起。”


    “那时候,在长江沿岸的鱼贩。”


    “会把打捞上来的鳜鱼,用木桶装着,运到几百里外的徽州山区去卖。”


    常香搬了个小板凳,坐在旁边,托着下巴,听得入了神。


    “那会儿又没有冷藏车,路又难走,一趟就得颠簸个七八天。”


    “为了保鲜,鱼贩们就在桶里撒上一层淡淡的盐水。他们想着,这样鱼就不容易坏。”


    “结果呢?”常香追问。


    “结果,等他们到了徽州,打开木桶一看。”


    “鱼的表皮都有点发黏了,散发出一股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


    杨林用清水将处理好的鱼冲洗干净,动作不疾不徐。


    “换做一般人,肯定觉得这鱼坏了,就扔了。”


    “但徽州人节俭啊,舍不得。他们就把鱼拿回家,用热油那么一煎,再用酱料一烧。”


    “你猜怎么着?”


    他卖了个关子。


    “怎么样?”


    “那股臭味,在高温和调味料的作用下,竟然变成了一种难以形容的醇厚香味!”


    “鱼肉吃起来,非但没有腐坏,反而比新鲜的鱼肉更加紧实、更加鲜美!”


    常香听得眼睛发亮。


    “哇,所以,这是一种意外的发现?”


    “没错。”杨林点头,“就像法国的蓝纹奶酪,浙江的霉千张,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


    “由微生物参与,完成的一场风味裂变。这不是腐烂,而是发酵。”


    “一种由时间催生出的,奇妙的美味。”


    听完故事,常香再看案板上那条鱼时,眼神里已经没了嫌弃,只剩下浓浓的好奇。


    “快,快让我看看,这神奇的臭鳜鱼到底是怎么做的!”


    杨-林笑了笑,开始了他的“魔法”展示。


    他先是在洗净的鱼身两面,用刀均匀地划上几道花刀,这样更方便入味。


    “腌制这道菜,最关键的就是盐的用量。”


    他拿起一个装盐的小碗,用手指捻起一撮。


    “盐,是防腐的关键,也是风味的核心。”


    “放多了,鱼肉就死了,变成一条死咸的咸鱼,那就没意思了。”


    “放少了,压不住有害细菌的滋生,那这条鱼就真的会变成一坨……生化武器。”


    他一边说,一边将盐均匀地涂抹在鱼的全身,连鱼的肚子里和花刀的缝隙里,都没有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