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老兵报道
作品:《美食:被裁社畜,狂揽百万订单!》 这是……在干什么?
然而,下一秒。
一个同样苍老,却无比坚定的声音,从人群的另一头回应而来。
那是一个拄着拐杖,头发花白的老人,他猛地推开身边搀扶的家人。
用尽力气站得笔直,朝着李大爷的方向,敬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
“赵乾!”
“前来报道!”
人群中,赵乾拄着拐杖,一步,一步,朝着李大爷的方向挪动。
几十米的距离,他走得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李大爷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个越来越近的身影,眼眶,不知不觉就红了。
终于,赵乾走到了他的面前。
他努力地挺直自己早已佝偻的背,想要敬一个标准的军礼。
但那只抬起的手,却不受控制地颤抖着,怎么也举不到位。
李大爷猛地伸出手,一把抓住了他颤抖的手腕。
“行了!老东西!”
李大爷的声音也沙哑了,“都这把年纪了,还讲究这个!”
赵乾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发黄的牙。
“团长……你还活着……真好。”
“你都没死,我怎么敢死!”
李大爷一拳捶在他的胸口,力道很轻,却带着千斤重的分量。
“报告!”
又一个声音从人群中炸响。
一个穿着蓝色旧外套,身形消瘦的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快步走了过来。
“二十八团,王翰林!前来报道!”
“报告!”
“二十八团,赵国栋!前来报道!”
“报告!”
“二十八团,马伟豪!前来报道!”
一个接一个。
一声接一声。
那些曾经只在档案里,只在梦里出现的名字,此刻,都变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他们从城市的各个角落赶来,从人群中走出。
可当他们喊出“报道”那两个字时,每一个人,都站得笔直!
那一声声呐喊,汇聚在一起。
李大爷的眼泪,再也绷不住了,顺着脸上的沟壑,肆意流淌。
他笑着,哭着,挨个捶打着自己战友的胸膛。
“好!好!都来了!都他娘的来了!”
二十八团的老兵们,紧紧地簇拥在一起,他们互相拍打着。
那场面,让周围所有围观的人,都忍不住红了眼眶。
李致胜站在一旁,早已是泪流满面。
他看着自己的爷爷,那个平日里固执得像头牛的老人。
此刻却像个孩子一样,在战友面前毫无保留地释放着情绪。
这才是他真正的样子。
然而,在这片热烈的重逢中,孙大爷的身影,却显得格外孤单。
他的身后,空无一人。
二十七团的集合命令,喊出去了。
但是,没有人回应。
一点声音都没有。
刚才和李大爷别苗头的劲头,不知不觉就散了。
他挺直的腰杆,也悄悄地弯了下去。
他浑浊的眼睛在人群里来回扫视。
还是没有。
一个都没有。
孙大爷的眼神,一点点地暗淡下去。
他的脑海里,忽然浮现出那年冬天的场景。
无边无际的大学,把整个阵地都埋了。
他们二十七团,被敌人三个团死死地包围在一座光秃秃的山头上。
没有援军。
没有补给。
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
刺刀卷刃了,就用石头。
石头扔完了,就用牙咬!
那一仗,太惨了。
整个二十七团,几乎被打光了。
活下来的人,寥寥无几。
或许……真的就剩我一个了吧?
他看着不远处,被战友们簇拥着的李大爷,嘴唇动了动,最终,只是化作一声叹息。
就在这时。
人群,再一次出现了骚动。
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安静的骚动。
人们自动地,向两侧分开,让出一条更宽的通道。
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惊和肃穆。
一个身影,出现在通道的尽头。
那是一个老人。
一个没有双臂的老人。
他的两只袖管,空荡荡地垂在身体两侧,随着他的走动,轻轻地晃动着。
他的步伐很稳,每一步,都走得异常坚定。
那个没有双臂的老人,就这样,一步一步,穿过人群,走到了孙大爷的面前。
他停下脚步。
他猛地挺起胸膛,用尽全身的力气,发出一声嘶吼。
“报告……团长!”
“第二师,二十七团……战士,吴致力!”
“前来……报道!”
没有军礼。
他已经没有手,可以敬礼了。
但他把自己的整个身体,站成了一个最标准的军礼!
孙大爷整个人,都僵住了。
他死死地盯着吴致力,盯着他空荡荡的袖管,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你……”
“你个狗日的……你还活着……”
孙大爷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他猛地冲上前,想要抱住他,可伸出手,却又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他看着那两条空荡荡的袖管/
这个在枪林弹雨里都没掉过一滴泪的硬汉,此刻,哭得像个三百斤的孩子。
吴致力咧开嘴,笑了。
“团长……你哭了。”
“我哭你娘的头!”
孙大爷一拳捶在他的肩膀上。
却又立刻收回了力气,只是轻轻地拍着,“老子是风大,迷了眼!”
“报告!”
就在这时,又一声洪亮的报告,从吴致力身后传来。
“第二师,二十七团,前来报道!”
“报告!二十七团,前来报道!”
一个,两个,三个……
一个又一个二十七团的老兵,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他们,都来了!
他们站在吴致力身后,站成一排,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泪水。
孙大爷彻底绷不住了。
他看着眼前的战友们,放声大笑,笑着笑着,又嚎啕大哭。
“好!好!都活着!他娘的都还活着!”
他冲进人群,和每一个战友紧紧地抱在一起,用尽力气拍打着他们的后背。
二十七团,集合完毕!
……
时间,很快就到了中午十二点。
小吃街上,两个老兵方阵,泾渭分明,却又紧紧挨着。
李致胜走上前,清了清嗓子,大声宣布:“各位爷爷,我们这边能联系到的,就这么多了!”
“现在,开饭!”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杨林的小摊上。
杨林深吸一口气,走到了大锅前。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拿出那些琳琅满目的香料包。
也没有准备葱姜蒜之类的配菜。
在所有人疑惑的注视下,他将一块块处理干净的。
带着肥膘的五花肉,整整齐齐地码放进大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