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沈卫东室友,小曼同学张强,他改名叫韩建国了?
作品:《下乡知青做赘婿》 沈卫东和十几个 “京大” 新生,在 “京城火车站” 前的大客车上一直等到下午。
迎新的学长又陆续接来十几名来自全国各地到 “京大” 报到的新生,大客车才缓缓开走。
沈卫东坐在靠窗位置,透过玻璃看着沿途记忆中熟悉的景色与建筑。
不知不觉,大客车已抵达 “京城大学”。
质朴的 “京大” 校门、古朴典雅的校内建筑、干净道路两侧的绿树成荫,让浓厚的学术氛围扑面而来。
这是一所承载着无数年轻人梦想与希望的学府。
沈卫东心里不禁生出对知识的炽热渴望。
他看了看腕上的手表,时间已到下午两点多钟。
在 “京城大学迎新小组” 学长和学姐的热情帮助下,沈卫东很快办理好了入学手续。
沈卫东住的是经济学院宿舍楼,三楼 317 室。
宿舍是六人间,他是最后一个报到的学生。
在宿舍里,他见到了一个熟人 —— 小曼在江岔县念高中时的同学张强。
但对方自我介绍时却说:“我是韩建国,来自江城市,曾是鲁省松江县的下乡知青。”
沈卫东绝不会认错人 —— 他和小曼在江岔县见过此人,当时对方自称在县革委会工作。
其实沈卫东一进屋就认出了他,只是对方可能没认出沈卫东。
直到沈卫东介绍自己 “来自江城市江岔县” 时,他才慌乱地低下头,躲避沈卫东的目光。
沈卫东虽然觉的疑惑,却无意深究 —— 这人叫张强还是韩建国,与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宿舍里年龄最大的同学叫吴百川,也是鲁省人,曾是皖省知青,今年三十三岁。
另外三位同学中,林学兵和孙健是京城本地人,王喜来则来自浙省。
同学们互相介绍完,按大学宿舍规矩,还要按年龄排出顺序。
最终排定:吴百川是宿舍老大,韩建国老二,王喜来老三,孙健老四,沈卫东老五,林学兵老六。
寝室长由大家共同推荐老大吴百川担任。
吴百川没有推辞,欣然接受了寝室长一职。
他接任后下达的第一个指令,是让大家一起帮沈卫东收拾床铺。
沈卫东的床铺在靠门一侧的上铺,下铺是王喜来。
主动过来帮忙的,自然首推王喜来,接着是老大吴百川,其余三人客气了几句,并未上前动手。
其实一个人的床铺也不需要太多人帮忙,有两位同学搭把手就够了,沈卫东的床铺很快便收拾妥当。
收拾好床铺,闲聊了一会儿,就到了吃饭时间。
走出宿舍楼,顺着绿树成荫的蜿蜒小路往食堂走去。
“京大” 有三个食堂:学一食堂、学二食堂和主食堂 —— 大饭厅。
沈卫东他们选择去大饭厅,第一次在 “京大” 吃饭,总得挑最大的食堂。
大饭厅确实宽敞,来吃饭的学生很多。
西侧一溜排开的卖饭窗口前,每个窗口都挤满了排队打饭的学生。
沈卫东他们得先去后勤服务窗口兑换饭票,那儿也排着长队。
“京大” 食堂的伙食跟 “吉大” 差不多:一个荤菜,两个素菜 —— 鱼香肉丝、炒菜花、芹菜土豆片。
按照大学生副食标准,男生每月配粮票 30 斤,女生 29 斤,饭费 9 元。
每日三餐中,早饭多是玉米面粥、一个馒头配咸菜;午晚饭则是馒头、米饭搭配三个炒菜,基本都是素菜。
只有碰上节假日改善伙食,才能吃到荤菜。
今天能有荤菜,是因为 “新生入学日”,属于特殊伙食供应。
坐在 “京大” 食堂吃饭,沈卫东仍有在 “吉大” 食堂的感觉 —— 味道似乎不那么重要,关键是环境。
毕竟这是 “京大” 的食堂,普通饭菜也吃得津津有味。
同寝室的同学也都有同感。
吃完饭,刷饭盒也要排队,沈卫东不着急,最后才刷完。
他甩了甩饭盒上的水,扣上盒盖,转身准备走时,看见韩建国在旁边等着。
“卫东,他们都回去了,我等你一起走?”
沈卫东知道他等自己的用意,朝他笑了笑:“谢了,我好了,走吧。”
韩建国点点头,转身先走出食堂,沈卫东跟在后面。
“卫东,你是不是好奇我为什么改名字?” 韩建国放慢脚步,等沈卫东走到身边才问。
沈卫东摇头:“你怎么会觉得我好奇呢?我只知道你是我爱人的同学,今天才知道你的名字。”
他听了这话,虽不信,但脸上还是露出了欣喜。
沈卫东笑了笑,反问:“你改过名字吗?”
韩建国也看着他笑:“杨小曼没跟你说过我叫什么吗?那天她不是介绍过我?”
沈卫东摇头:“当时只听到她说你是同学,别的没印象了。”
沈卫东不想纠结名字的事。
他虽好奇,但没兴趣知道对方为什么改名、为什么以知青身份上大学。
这人能来京大,也是他的本事。
“我原名叫张强,父亲出了点事,影响我参加高考,所以就随关里一个亲戚的姓,用知青身份参加了高考。”
沈卫东压根不信他的话,对方愿意说什么就说什么,这些秘密他不想知道。
韩建国见沈卫东确实对自己的事不感兴趣,心里踏实下来,便不再提这个话题。
他忽然想起刚才沈卫东称小曼为 “爱人”,好奇地问:“你跟杨小曼结婚了?”
沈卫东点头:“嗯,上学前领的证。”
对方脸上什么表情,沈卫东没留意,但那说话语气让他极不舒服。
“怎么上学前才结婚?她家是农村的吧,是不是怕你上大学不要她?农村人就是心思多。”
沈卫东最讨厌他用这种语气诋毁小曼,当即停下脚步,不悦地盯着韩建国:“韩同学,你怎么知道小曼是农村人?”
韩建国见他变脸,撇撇嘴:“我还用特意知道?你不就是在她家那个村下乡时认识的吗?”
沈卫东看着他,笑容里带着几分嘲弄:“我爱人不是农村的。她父亲杨耀奎,现在是江岔县公安局局长。她也考上大学了,在吉大读书。”
这话一出口,韩建国的脸色瞬间变了。
他难以置信地瞪着沈卫东:“杨小曼她爸是杨耀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