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要我说,她们一个都不合格

作品:《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李承乾做了一个手势。


    所有的礼仪卫队,还有鬼神军团的人全部撤走。


    现扬只留下一群宦官,还有就是武媚娘和他自己。


    “诸位女子考生,现在在这里的,就只有宦官与女子以及朕。


    这位武媚娘,负责按照刚刚朕的要求,对你们进行初步的筛选。


    因此,你们尽情发挥吧!


    朕就先离开了……”


    李承乾说着,转身直接朝着台阶上走去。


    所谓尽情发挥,当然是在不破坏规则的前提下,无所不用其极。


    鉴于他们都是女人,李承乾可不想待在这里,免得到时候被赖上。


    至于宦官,大家都懂的,他们不算男人。


    有些女子看着李承乾登上台阶的背影,心中确实是失望不已。


    当然还有一部分,觉得你从前这个皇帝,实在太君子了。


    她们可是看到了,刚刚那些男人打起来,衣服破碎了不少。


    很快,女子特有的尖叫声响彻云霄。


    李承乾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肯定抓脸拽头发的数不胜数,这是女人的天赋技能。


    李承乾从含元殿后门出去,骑马直奔立政殿,一边批改日常的奏疏,一边等着最终的结果到了。


    没让李承乾久等,武媚娘带着几个太监,抱着所有的试卷过来了。


    看武媚娘脸色有些不好看,等太监们退出之后,李承乾问:“为何脸色如此不好?”


    “陛下,臣羞与她们同为女子。”武媚娘气愤道。


    “怎么回事?”李承乾反问。


    “那些女子根本对武力一窍不通,她们打起来就是你抓我一下,我扯你一下,扒衣服什么的。


    打到最后,一个倒下的都没有,被扒光的倒是不少。”


    “哈哈哈哈哈哈哈……”


    李承乾忍俊不禁,大笑起来。


    “陛下,你还笑!


    要我说,她们一个都不合格!”武媚娘赌气道。


    “这么说,你武媚娘个人武力很高咯?”李承乾反问。


    “呃……”


    武媚娘瞬间无言,她有个屁的武力。


    “你看看,你自己跟她们不也一样?


    女子天生的体质限制,很少有人能在武力上不错的,这并不足为奇。


    朕更多考验的,是她们是不是敢打敢拼。


    她们如果要脸,或者胆小到根本不敢反抗。


    这种女子,朕如何能派她们出去为官?


    岂不是被欺负了,就只能躲在后宅哭哭啼啼?


    若是如此的话,如何能压制当地的豪强?


    好了,你在旁边好好看看,朕选出来的答卷。


    被朕选出来的,尤其是勾了其中几条的,就是朕比较心仪的答案,也算是最后给你的教导。


    哦,对了。


    好一段时间了,你想好没有,要做什么官?”李承乾最后问。


    “臣想好了,臣要做县令,七品就行,地方就随便陛下安排!”


    七品县令,就是最低等级的限定。


    常规上来说,但凡是个县令,就没有低于七品的。


    这意思就是,武媚娘想要主政一方,其他的就随便李承乾安排。


    “七品县令啊,七品县令可不那么好当,你可得做好心理准备!”


    武媚娘是有野心的,想要去主政一点不奇怪。


    “臣跟在陛下这里三年,别的不知道,但地方官是什么样子,陛下也经常分析给臣听,臣多少也有些了解。


    有陛下这三年的教导,臣觉得,自己有能力,应对好地方上的问题。


    哪怕去最穷最偏远的县,臣也愿意!”


    武媚娘是真的觉得,在李承乾这里耳闻目染了三年,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她都有能力处理。


    “既然你如此有信心,那朕就看你的表现了!


    到时候,你就跟这群考生一起,让吏部给你分配吧,朕不做任何干涉。”


    “谢陛下!”


    三年一次科举,而官员年年都在升迁变化。


    所以,就算目前没有县令的位置空缺,也是能够腾出来的。


    之后的武举和工举,李承乾就没有太过用心了。


    因为武举出来的,他们都会加入军队之中,做一个校尉之类的小官。


    能不能做出成绩,那是拿命去拼的。


    至于工举,工部特别的缺人,几乎到了会两手就要的程度,根本就不会被淘汰。


    能不能做出成绩,就看他们自己了。


    科举之后,李承乾就准备改朝廷的构架了。


    朝廷的构架,不需要一次性从上到下改完,先改上层就行。


    现在的朝廷构架,权力还是太过夹杂,有些时候会拖慢进度。


    就好比三省制度,中书省负责把皇帝的命令写成诏书,叫定旨出命。


    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书,有错字或者是意思有问题就打回去,让中书省重写,叫做涂归。


    如果合格,就重新交给皇帝批准。


    皇帝觉得ok,就会盖章发给尚书省,不ok又打回去。


    尚书省负责让六部执行,并且监督成果。


    这样一来,虽然限制了皇帝的权力,但也让构架变得臃肿了。


    更何况,遇到他这种皇帝,根本就没办法限制。


    可要是遇到昏庸的皇帝,又容易被架空。


    尽管这个制度,保证了皇帝即便昏庸,朝廷也能够按部就班的运转,可架空皇权这一点,是任何强势皇帝都无法容忍的。


    于是,又一次朝会上。


    李承乾说:“众爱卿,从上古到如今,朝堂制度可谓在历朝历代都有变化。


    为何而变,诸位可曾清楚?”


    听到李承乾谈起制度,百官瞬间警觉起来。


    心中稍微一琢磨,马上就想到,李承乾这是要动制度了。


    这还真是不消停,什么都想动一遍。


    可以一旦动制度,就意味着权力构架的改变。


    这是所有官员,都不希望看到的。


    哪怕是底层的官员,也同样不希望看到。


    因为他们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制度,不知道对自己是否有利。


    这种情况下,他们宁愿守着现有的制度。


    因为在现有的制度之下,他们本身是既得利益者,无非是利益的多寡。


    反正已经适应了目前的制度,在制度之下操作,迟早有占据更多利益的那天。


    变了一个制度的话,可就很难说了。


    因此,没有官员想制度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