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 章 朱棣劝别人叔侄和睦

作品:《祖辈们今天也在看后人直播

    和祖宗们八卦了下牛郎织女的故事后,刘晓希滑动着手机屏幕,顿了下,才点开。


    {朱棣写信劝别人家叔侄和睦}


    朱高炽没忍住看向他爹。


    朱棣:...


    各朝人士嘴巴微张,确定?


    这事情要是放在寻常人家,一般大家都不会是这种表情,但偏偏这是朱棣啊。


    历朝历代,谁不知道朱棣和他侄儿朱允炆的那点事情,所以劝别人叔侄和睦,那是一点说服力都没有嘛。


    建文年间


    朱允炆讥笑了两声。


    一旁伺候的宦官强忍笑意,自然知道这是笑谁。


    洪武年间


    朱元璋不明所以,“朱棣这小子是给何人写信?”话落还补充了句,“他就不怕把别人笑死。”


    得不到回答的朱元璋,挠挠头,算了,他还是先看看。


    {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在中亚一带也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帖木儿帝国。


    帖木儿帝国建立于1370年,他的君主名帖木儿,有人将他和成吉思汗、拿破仑他们相提并论,也有人批评他是嗜血暴君。


    帖木儿很喜欢他的长子,就想把位子传给长子,但这个儿子英年早逝啊。


    帖木儿很难过,爱屋及乌,就打算把皇位传给长子的儿子。


    这是不是和明朝的一幕极为相似}


    各朝观众惊讶了一番,反应过来纷纷点头,这都不能说相似了,而是一模一样才对。


    朱元璋傻眼了,他家标儿的离世是他心中的痛,可是怎么西方这个皇帝也遇到了同样的事情?


    马皇后微微愣住,转头往西方瞧了瞧,没想到在那个遥远的地方也发生着同样的事情吗?


    朱标心里和帖木儿帝国的大皇子惺惺相惜起来,“没想到还有人和我都是差不多的命运。”


    太子妃眉眼严肃,“不会的,你这一世肯定不会有事。”


    朱标笑了笑,伸手握住媳妇,“常姐姐,你说得对。”


    {帖木儿的孙子皮尔继位,他的另一个孙子哈里勒起兵,帖木儿帝国发生内乱。


    结果哈里勒夺位成功,皮尔被暗杀身亡。


    但是不久之后,哈里勒的手下叛将将他拘禁。


    哈里勒的四叔沙哈鲁,就起兵攻打叛军。


    打完了叛军后,沙哈鲁又继续打哈里勒,抢了对方的皇位。


    这事被朱棣得知后,就写信给沙哈鲁,劝他们叔侄要和睦,不要内战,免得导致国家动荡。}


    各朝人士:??


    “哈哈哈哈哈”。刘彻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这个朱棣也太逗了,他是怎么想的?”


    李世民折子也不看了,和大舅哥一起打趣道:“明成祖这人,有点意思啊,他是真不怕别人笑他啊。”


    “这真是憨人做憨事。”朱元璋一脸蛋疼,要是事件主角不是自家儿子,他也想笑。


    还是燕王的朱棣,表情木然,心里有句脏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明明他什么都没做,锅全背身上了。


    建文年间


    朱允炆深吸一口气,讥笑的表情都扩大了,但却不好说什么,毕竟归结原因,燕王还算是他逼反的,和这帖木儿帝国有所不同。


    永乐年间


    永乐的脸上黑一阵、红一阵。


    知道别人会笑话吗?知道,猜都猜得到。


    可是内战的确会导致国家动荡,这又没说错,再说当初也不是自己想造反啊,还不是朱允炆逼的。


    说起来,他还觉得有些委屈,自己一番好心,却反遭人笑话。


    杵在一边的大胖根本不敢看他爹的表情。


    大海之上,朱高煦和朱高燧相视一眼,无语至极。


    “爹也真是,管别人的闲事做甚。”


    “看吧,如今天下人还不知道怎么笑他。”


    {…朱棣的行为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五十步笑百步。


    不过他的情况也特殊,被侄子逼上绝路。


    还有一件事,朝鲜内乱的时候,也有叔叔抢侄子王位的事发生。


    礼部就问对方的使节,原来的朝鲜王去哪儿了。


    朝鲜使节就说,乘云去找建文帝了}


    朱允炆:...艹


    各朝代,又是一阵阵爆笑声响起,谁也没想到朝鲜使节说话这么阴阳。


    此刻的永乐大帝心情也渐渐平静了,转头看到儿子那抖动的肩膀,瞬间脸又黑了。


    “老大,你在笑什么?”


    “爹,我没笑,”朱高炽使劲控制上扬的嘴角,结果看到他爹的脸,直接控制不住,笑得更欢乐了。


    朱棣:...


    “爹,我是笑礼部。”


    “呵呵...”


    洪武年间


    朱元璋心塞得很,马皇后过来的时候,就看到他指着天骂儿子,骂完儿子骂孙子,精神好极了。


    现代时空


    刘晓希笑完了,说,“其实一直以来,全世界都流行叔叔抢侄子的君位。


    比如汉朝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都是叔叔们在搞事情。


    只要君位上的侄儿年轻还没有威信,还是靠血缘上位,那这些叔叔们肯定会动心思。”


    百姓们一想,也觉得有道理。


    怎么说当叔叔的都大了一辈,但现在却要跪在侄子面前俯首称臣,肯定有人心里不舒服。


    帝王们能理解,但这事解决不了,只要王位上你没本事,别说是叔叔了,权臣都想拉你下来。


    —


    {古代的君王,会因为厨子做饭难吃,而杀掉厨子吗?}


    民间,百姓们有人点头、有人摇头,这种宫廷里面的事情,他们的确不清楚,也只能猜测。


    “应该分人吧,那种残暴的皇帝可能就会杀人。”


    “所谓众口难调,能进宫当厨子的,厨艺想来不差,饭菜也不会难吃到哪里去。”


    ......


    百姓们还只是猜猜,但宫里的御厨们真是差点被这个话题吓到了。


    明君们是不在意的,他们自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情杀人,不过历史上那么多皇帝,谁知道有没有人真杀厨子的?


    {网友一:有,晋灵公因为厨师做的熊掌没熟,就把人杀了。}


    先秦的晋国君王们脸都绿了,没想到看个热闹,就看到了自家的。


    晋文公还在疑惑这晋灵公是谁?


    现代时空,刘晓希已经开口解答了他的疑惑。


    “这晋灵公啊,他是晋文公的孙子,算是春秋时期的叛逆少年吧,他在位期间荒淫无道,收重税导致民不聊生。


    活了17岁,被晋国的第一权臣赵盾兄弟杀了。”


    晋文公差点没站稳,往后小退了几步,什么,竟然是自己孙子。


    “活该。”姬发只觉得死的好,哪怕这是自己的后人。


    各朝老百姓更是半点不同情,同情这等昏君,谁来同情那些被收重税的百姓。


    {网友二:辽国的辽穆宗耶律璟,他在吃饭的时候,就因为近侍递餐具慢了点,提起刀就把人刺死。


    而且他还杀了一个厨子海里,没有理由,杀了还不够,还把尸体剁碎。


    鉴于他对近侍太残暴、太喜欢杀人,最后也被近侍联合杀死}


    看到这么凶残的皇帝被杀死,各朝老百姓纷纷鼓掌,还有人大声叫好。


    宋人们很高兴,谁让大宋和辽国有仇呢。


    赵匡胤眯着眼,他还得感谢这些人才对,耶律璟死了,正好乘乱出兵。


    至于宋初的北方战场,宋军将领们还在制定战术。


    辽国新即位的皇帝耶律贤最近都没睡好,挂着个黑眼圈,大骂宋军奸诈,“可有弄清楚宋军战力提升的关键?”


    心腹摇摇头,“属下无能。”


    {网友三:一般来讲,普通人面对不好吃的饭菜,最多就是不吃了,但皇帝这个职业比较特殊,精神病比较多}


    帝王们:...


    心中气得要死,偏偏拿这小崽子毫无办法。


    百姓们内心很认同,他们看了那么久的光幕,怎么可能不知道某些皇帝是真的神经病。


    {网友四:皇帝都会读史书的,知道高澄怎么死的,自然不会随便杀厨子。}


    历代君王们噎了下,这话说的。


    不过明君仁君们也不在意,他们自然也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处罚厨子甚至杀了对方。


    现代时空


    刘晓希还八卦到了朱元璋身上。


    “历史上啊,明太祖有一个厨子叫徐兴祖,他做饭也就一般般,也就是大锅饭水平,但为朱元璋做了二十多年的饭菜。


    归结原因嘛,也很容易猜到。


    要是换一个厨子,朱元璋也害怕啊,万一被人买通了回头被毒死了,所以还不如将就原来的。”


    光幕下


    百姓们都很理解朱元璋的做法,毕竟谁敢拿命来赌啊。


    徐兴祖有点尴尬和不知所措,憨厚的脸上爆红,他没想到竟然还有背后的原因,还以为是皇上就好这一口呢?


    朱元璋也沉默了下,这事出来,可是关系到他今后的饭菜啊。


    想了想,干脆让人把徐兴祖叫来勉励一番。


    —


    现代时空


    刘晓希已经点开了下一个内容。


    {钟馗,是从哪儿来的?}


    秦汉人士不明所以,钟馗是谁,他们听都没听说过。


    宋元明清家家户户都知道钟馗,可要问他从哪儿来,很多人却是一知半解。


    “怎么突然提到这位了?”


    “夫子,你知道钟馗吗?”


    ......


    {钟馗,道教的神灵,专司打鬼驱邪。


    据说,钟馗原本是终南人,相貌奇异,但很有才华。


    唐高祖武德年间,钟馗赴京赶考,结果却因为长相丑陋落选,悲愤之下,撞死在大殿的柱子上。


    到了天宝年间,据说唐玄宗有一次生病,梦里他看到了一个长相奇异的大汉,大汉捉住一只小鬼,将对方吞噬。


    唐玄宗就问他是何人,大汉就说自己是钟馗,终南进士。


    唐玄宗醒来,发现自己病好了,就让吴道子画了钟馗的画像放在宫里辟邪}


    光幕下


    各朝代时不时传来阵阵惊呼声。


    先秦乃至秦汉,都是没有钟馗的,也猜不到这人活到时候到底是有多难看。


    秦朝


    嬴政隐隐约约好像弄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后面朝代的科举,长得丑的还选不上。


    扶苏也在跟他爹说着这事。


    “父皇,依儿臣所见,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这钟馗当真是因为貌丑落选,那实在可惜了。


    “嗯,你说的有道理。”嬴政颔首,但还是沉默了一丢丢,他倒也不在意外貌,只要不是丑得人神共愤。


    汉高祖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