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 章 宋太祖之死2

作品:《祖辈们今天也在看后人直播

    {...宋真宗登基以后,昭庆公主还是一如既往的嚣张跋扈,比赵恒当太子时都还要威风。


    而且宋真宗对王世隆的态度也很特别,不仅给他的几个儿子赐名,还面授供奉官。


    景德元年,汴京出现大地震,西北一带辽人还举兵来犯。


    此时形势非常危急,宋真宗打算亲征,亲征前,就要先消灭一批不稳定因素。


    都知道皇帝亲征嘛,也怕自己在外面打仗,结果家里被人摘桃子。


    所以在短短五个月的时间,朝中就有十一位重要人物相继去世。


    除了李太后姐弟,还有昭庆公主和她儿子王世隆先后去世。


    如果他们只是普通的公主和公主之子,那宋真宗犯不着这么做,对他没威胁,弄死这对母子就显得没意义。}


    赵恒抹了把脸,他只想安安静静的看热闹啊摔。


    各朝吃瓜群众都在议论宋真宗的举动,可能、也许这昭庆公主母子,真有什么威胁到皇位的地方。


    小伙计惊讶的虚捂了下嘴,“按理说,一般的公主和公主之子不可能威胁皇位,那说不好王世隆的身份...”


    老妇人十分同情的说道:“天呐,如果是真的,那王家也太倒霉了。”


    ......


    宋朝的大臣们安静的一批,沉默是金,他们只看看就好。


    赵匡胤感觉心好累,恨不得把这个女儿和赵光义都处死了算了。


    宋皇后站在旁边有些担忧,“官家,要不您先歇歇,等公主和驸马来了,臣妾再告诉您?”


    赵匡胤摆摆手,“不用,我在这等着他们。”


    王家


    王家众人的内心波澜起伏,如果事情是真的,他们只觉得这对母子死得好、死得棒,他们家是造了什么孽,娶进来这样一个媳妇。


    公主府上


    王承衍还不知道要进宫的消息,让小厮送来了一壶酒,打开盖子就往嘴里灌,他心里苦啊。


    遇到这种事情,还不能发脾气,稍微不注意就会牵连全家,他反抗不了,只能冷眼看着。


    {其实在国家不稳,皇权受到威胁的时候,往往一批对皇权有威胁或是潜在威胁的人被送走。


    宋太宗去世后,驸马王承衍没多久就跟着去世了。


    去世前,宋真宗还把他从军界要地调走,没多久他就生病死了。


    其实说起来,他也挺无辜的,他爹是陈桥兵变的功臣,前半生受到猜忌。


    赵匡胤为了巩固两家关系,要把女儿嫁给王家。


    王承衍不愿意,还顶撞了赵匡胤,气得赵匡胤派人给他扭送回去。


    可是哪怕他死也不愿意当皇帝的女婿,但最后还是没逃过。


    其实猜测一下,为什么王承衍死也不想娶昭庆公主,有可能那时候昭庆公主的名声就不太好。}


    各朝人士越看越同情,只觉得这王承衍太惨了。


    很多人还‘问候’了赵匡胤,别人都说了不娶,非得逼迫别人娶自己的女儿。


    小伙子打抱不平的说,“可能这宋太祖也知道自己女儿不怎么样,硬是强压着人娶。”


    刚入官场的小官幽幽低语,“还是后世好,没有皇权压人,哪像如今,不想娶都被皇权压着。”


    “被逼着娶了公主,最后还因为这母子而死,就因为是公主的丈夫,还握有兵权,王承衍真惨啊。”民间议论纷纷,好在没有传到赵匡胤耳朵里。


    ......


    王审琦一边心疼儿子,心里对皇宫里那位也不满,可君是君、臣是臣,他又能做什么?带着全家造反不成?


    王承衍还不知道他爹有这个想法,他看着光幕,眼泪落下来了,只能往嘴里不停的灌酒。


    一旁从小一起长大的小厮急了,“少爷,你”,一咬牙、一跺脚,小厮连忙把王承衍手上的酒壶夺走,“您不能再喝了。”


    还晕着的昭庆公主,悠悠转醒,躺在床上,心慌意乱,脸白得吓人,“简直是一派胡言”。


    皇宫内


    赵匡胤眼里有一丝尴尬,“皇后,你说对王家,朕要怎么做?”


    宋皇后微微诧异了下,怎么做?她怎么知道,若自己不是皇后,早就吐槽了。


    不过想了想,宋皇后还是斟酌着温柔说,“可要给些赏赐?光幕上所说不知真假,但民间肯定会议论,王家到底是受到了非议,心里肯定不好受。”


    赵匡胤想了想表示,“也好,德昭不在,不然还能亲自跑一趟。”


    思索了两秒后,赵匡胤又说:“算了,朕亲自去吧。”


    ......


    {王承衍被逼娶了公主,他大概是认命了吧。


    就待在天雄军做自己的节度使,公主则留在京师,至于王世隆这个儿子是怎么来的,他也不管。


    在皇权的高压下,这一生早就注定了,哪天高位上的人让他死,就得死。


    那王世隆到底是不是赵光义的儿子?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很遗憾没有直接证据。


    不过历史上梁武帝萧衍的弟弟萧宏,他和自己的侄女永兴公主私通。


    萧宏撺掇侄女谋杀亲父,等萧衍死后,两人一个为帝、一个为后。


    萧衍对女儿自然没有设防,差点就被对方得手了。


    所以,赵光义是不是学到了这一套,谁知道呢}


    祖辈们看得一愣愣的。


    也没想到后世人能扒出来那么多蛛丝马迹啊,难道真是太爱八卦了?


    这一想,各朝皇室也忐忑了,生怕以后后世人扒出来一些自家的八卦绯闻,那可真是糗大了。


    汉高祖时期


    萧家都差点闹翻天了。


    萧夫人正带着两个儿媳妇看八卦,结果哪知道吃到了后代的瓜,两眼一黑,就晕了。


    儿媳妇们手忙脚乱扶回房。


    萧何表情呆呆的,他知道萧衍是自己的后代,那他弟弟萧宏也自然是自己的后代,结果他和亲侄女...


    刘邦看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心里同情了臣子一丢丢,“萧何别被气坏了吧。”


    张良摸了摸鼻子,这事实在太em...希望老搭档别被气到。


    韩信愣了一下,没想到还吃到了萧何后人的瓜。


    至于宋朝也一点不平静。


    后面那些宋朝皇帝,感觉头疼的很,不管真假,他们堵不住悠悠众口啊。


    赵匡胤心里已经起了杀心,原本他还打算留赵光义一命,幽禁一辈子,可是现在为了皇室名声,留他不得。


    至于长女,赵匡胤犹豫了下,证据不足,决定留下她一命,也许公主待遇不变,但也冷了心。


    宋皇后低着头,她心里觉得王家挺可怜的,如果事情是真的,那太倒霉了,要是王承衍想和公主和离,她也愿意帮忙劝劝官家。


    王家还真有让儿子和公主和离的念头,不过这事情急不来。


    王审琦思索一番,决定先让人暗中查查,如果能多一些证据证明公主和赵光义不清不楚,那他也有底气进宫为儿子求一个解脱,还给儿子自由。


    王承衍不知道他爹的打算,公主府这头,已经迎来了宫里的使者。


    王承衍一身的酒气,看得来传旨的宦官心里很同情,语气都温柔极了。


    “驸马爷,官家请您和公主进宫。”


    王承衍倒是没醉,只是木讷的点点头,“公主晕了,还在睡着。”


    昭庆公主也听到了动静,虽然不安,但想了想还是整理了下仪容出来。


    “奴才见过公主。”传话的宦官心里也犯嘀咕,谁知道这位公主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像后世人猜测的那样?


    “嗯,何事?”


    “请公主和驸马爷进宫...”


    ......


    —


    现代时空


    刘晓希已经点开了下一个内容。


    {这个世界有妖吗?}


    这个帖子讨论的人网友很多,显然都是知道点什么、或是对这一挂感兴趣的。


    刘晓希算是后者,不过就是单纯的看热闹,东北都还有五仙,全国皆知,想来能修炼的生灵是有的。


    老祖宗们也还记得后世的那什么雍和宫,据说有大妖坐镇,还有后世的妖修渡劫事件,既然有传言,或许是有妖的吧。


    至于他们时代,百姓们倒也没有以前那么讳莫如深,小声的议论着。


    老妇人有些害怕的挤到人群中,道:“有妖不奇怪,之前郝家那个小闺女,可不就被一条蛇妖缠上了吗?幸好有道人路过,才救了这闺女一命,那蛇妖可是打算等她满十二岁就带回去成亲哩,你就说吓不吓人。”


    姑娘冷不禁打了个寒颤,“话本里都说了,那狐狸精还会勾魂哩。”


    一些书生倒是不害怕,反而很好奇,“如果世间真的有妖,也不知道是否如话本中的那么好看?”


    ......


    宫里的娘娘公主们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皇宫这种地方,即便世上真有妖怪,她们也不怕出现在皇宫内。


    闲下来的帝王们也在小心的窥屏,看后世人讨论。


    朱厚照有些失落的说,“这妖长什么样子,可惜朕都没机会瞧见过。”


    旁边伺候的小宦官表情都僵了下,和妖怪打交道,大可不必吧。


    {网友一:有的,只是不能现身。


    附在女生身上会比较多。


    一般来讲,喜欢去酒吧、夜场等地方玩,很容易遇到,像狐狸、蛇。


    说到它们,应该能猜到它们共同的特性吧。


    如果经常出入这些地方,还不能控制自己,那很容易中招的。


    要是单纯的只喝酒,被附上的机率不高。


    不过这些地方,磁场都不太好,去多了消耗自身能量,如果自身的能量被消耗多了,也容易被其他东西盯上。


    当然,出现在这些场所的妖,一般等级也不会高就是了}


    光幕下


    古人也不是谁都亲身经历过特别的事情,多少人连鬼都没见过,更别说妖了。


    第一次看到这种解释,百姓们觉得自己领悟了。


    大汉咂巴着嘴,“所以,还是少去这些地方吧,消耗自身的能量,不好、不好。”


    “这些”大娘小心翼翼的看了眼周围,嘴型发出了一个‘妖’,不安的继续小声说,“是不是想吸人精气啊?”


    书生看了眼手里的话本,惊异道:“原来话本里说的都是真的,真有坏妖。”


    路过的道人摇摇头,“非也非也,人有善恶,妖也有好坏之分,有些小妖为了修炼,才会想走捷径。”


    ......


    某户大户人家


    小丫鬟打扫着院子里的落叶,只是此刻的心思显然没在上面,她凑近一旁擦桌子的女子,小声道:“春桃姐姐,你说老爷会不会也容易被妖附上,他可是最喜欢去红袖院了。”


    擦桌子的女子年纪也不大,只见她眼中也有些害怕,但还是小声的呵斥,“银杏,别瞎说,万一被夫人听到,把你发卖了。”


    这话一出,小丫鬟也怕怕的点点头,“不说、不说了。”


    古代的道长们没多担心,一般人平时也遇不到稀奇古怪的事情,少去不好的场合自然也不容易招惹不好的东西。


    帝王们就当听故事,这世间有妖也好,没妖也罢,他们这种身份几乎遇不上这种事情。


    {网友二:有啊,妖魔鬼怪的记载都几千年了,谁没事干闲扯淡?


    要是觉得有假,就去找个深山老林或乱葬岗待几天试试}


    老祖宗们表示拒绝,试试什么,那是逝世吧。


    民国的乡亲们也直摇头,不管是乱葬岗也好、深山老林也罢,这些地方,大白天也没人敢去啊,又不是啥好地方。


    妇人想了想看着田埂上玩的儿子叮嘱道,“大勇啊,娘告诉你,可不能去这些地方,到时候真有妖魔鬼怪,把你吃掉就回不来了。”


    周围地里听到这话的村人乐了,也纷纷叮嘱自家的皮孩子。


    孩子们哪有什么坏心啊,见长辈们说得那么严肃,一个个吓得不轻,头都摇晃成拨浪鼓了。


    {网友三:妖不妖的不好说,我爸以前告诉我,他很害怕待在那种年龄特大的大树下面。


    他小时候在老家的大树下待着,总感觉背后有人盯着他看,还有人在他肩膀上吹风。


    他一直觉得,年龄越大的东西,越容易成精}


    各朝人士对此也有不同看法,因为古代也有很多村子都有那种年龄很大的大树,此刻也有很多人聚在村里的大树下乘凉。


    只是大多数人就没有这孩子父亲的经历。


    李世民突然想到给观音婢种下的那棵银杏树,都活了上千年,还有那么多人去看它,也不知道是否生出了灵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