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来了算我的

作品:《鉴宝:我能穿越到70年代

    几个小混混连滚带爬地跑出了台球厅。


    看热闹的客人纷纷鼓掌,有人高声喊道:“韩老板大气!”


    麻三儿在台球厅里转了一圈,满意地点点头。


    “装修不错,有品位。”


    他拿起一根球杆掂了掂,“改天带兄弟们来玩玩。”


    韩云逸连忙:“麻哥随时欢迎,来了算我的。”


    “那不行,生意归生意。”


    麻三儿摆摆手,“该给多少给多少,我可不能坏了规矩。”


    送走麻三儿以后,台球厅的生意更火了。


    附近的人都听说了刚才的事情,纷纷过来捧场。


    有麻三儿撑腰,这店开得稳当。


    韩云逸忙前忙后,心里却没有放松。


    台球厅有老人的儿子盯着,他自己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收旧货上。


    ……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韩云逸白天在70年代末收货,晚上回到现代处理台球厅的事务。


    虽然辛苦,但收获颇丰。


    这天下午,韩云逸正在整理新收来的一批瓷器,手机突然响了。


    他拿起一看,是个陌生号码。


    “喂,您好。”


    “是韩云逸韩老板吗?”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语气客气。


    “我是市文化局的王局长。”


    韩云逸愣了一下,文化局局长?找他干什么?


    “王局长您好,请问有什么事?”


    “是这样的,我们下属的博物馆有一批旧书要处理,其中混着一些老字画。我们馆里的人拿不定主意,听说韩老板在古董鉴定方面很有造诣,想请您过来帮忙看看。”


    韩云逸心里一动。


    博物馆要处理的旧书和字画?这里面说不定有宝贝。


    “好的王局长,我马上过去。”


    挂了电话,韩云逸立刻锁上店门,骑着电动车往市博物馆赶去。


    博物馆是一栋老建筑,灰色的外墙爬满了爬山虎。


    韩云逸进了大门,一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人迎了上来。


    “韩老板吧?我是王局长。”


    王局长五十多岁,戴着一副金丝眼镜,说话慢条斯理。


    “麻烦您跑一趟了。”


    “王局长客气。”


    韩云逸跟着他往里走,“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字画?”


    “具体我也不太清楚,都堆在库房里。”


    王局长推开一扇门,“这些东西本来准备直接卖废品的,但听说里面可能有点值钱的,所以想找个懂行的人看看。”


    库房里堆满了发黄的书籍和卷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味。


    韩云逸正要上前查看,门口又走进来一个人。


    那人四十出头,戴着黑框眼镜,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


    “王局,我来了。”


    此人正是本市大学历史系的教授李明道,在文物鉴定圈子里也算小有名气。


    王局长连忙介绍:“这位是李教授,也是我请来帮忙的。”


    李明道扫了韩云逸一眼,语气傲慢:“哦?还有别人啊?”


    他走到那堆书画前,随手翻了几样,嗤笑一声。


    “王局,这些东西都是破烂儿,毫无价值。直接卖废品得了,别浪费时间。”


    王局长皱了皱眉,显然对李明道的话不太满意。


    他转向韩云逸:“韩老板,您看呢?”


    韩云逸没有急着回答,而是蹲下身子,仔细翻看那些字画。


    大部分确实是些不值钱的印刷品,但他很快就发现了几幅不同寻常的东西。


    “王局长。”


    韩云逸拿起一幅山水画,“这幅画是真迹。”


    李明道冷笑出声:“真迹?韩老板,鉴定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韩云逸没理他,继续:“您看这纸张的质地,还有这笔触。虽然品相不太好,但确实是清代的东西。”


    他又拿起另一幅字。


    “这幅也是。”


    王局长眼睛一亮:“韩老板确定?”


    “当年博物馆和图书馆在一个楼里办公。”


    韩云逸解释,“后来因为场地调整,很多书画和图书混到了一起。所以这里面有一两幅真迹,完全说得通。”


    李明道脸色阴沉下来。


    “韩老板这话未免太武断了吧?你凭什么说是真迹?”


    “凭我看得出来。”


    韩云逸淡淡回应。


    两人正要争执,库房门突然被推开。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走了进来。


    “刘馆长!”


    王局长连忙上前搀扶,“您怎么来了?”


    刘馆长是博物馆的老馆长,已经退休多年,但在文物界德高望重。


    “听说有人在这儿鉴定字画,我来看看。”


    老人走到那堆书画前,拿起韩云逸刚才挑出的那两幅。


    他仔细端详片刻,点了点头。


    “这两幅确实是真迹。小伙子说得没错。”


    李明道脸色铁青。


    刘馆长抬起头,看了他一眼。


    “李教授,鉴定文物要用心用眼,不能凭主观臆断。”


    这话说得很重,李明道脸上火辣辣的。


    他狠狠瞪了韩云逸一眼,什么话也没说,转身就走了。


    王局长松了口气,笑着对韩云逸:“多亏韩老板,不然这些东西就当废品卖了。”


    韩云逸谦虚地摆摆手。


    但他心里清楚,今天这事儿算是跟李明道结下梁子了。第十二章宋版古籍和邮票风波


    韩云逸蹬着三轮车穿过时空隧道,再次来到70年代末的那条熟悉街道。


    傍晚的斜阳洒在青石板路上,空气里飘着煤炉烧饭的烟火气。街边几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孩子正在玩弹珠,看见他的三轮车好奇地张望。


    韩云逸把车停在胡同口,从车斗里掏出几包茶叶和两条香烟。上次和文化局张局长混熟了,这次得再巩固巩固关系。


    他推着车来到文化局门口,门房老大爷认出了他。


    “小韩啊,又来啦?”


    “是啊,大爷,张局长在不在?”


    “在呢,刚开完会,你直接上去吧。”


    韩云逸上了二楼,推开办公室的门,张局长正在整理一堆文件,旁边还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戴着老式黑框眼镜,气质儒雅。


    “小韩来了!”张局长站起身,热情地招呼他,“来来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省博物馆的李教授,专门研究古籍文献的。”


    李教授抬起头,打量着韩云逸,眼里闪过一丝赞许。


    “李教授好。”韩云逸礼貌地打招呼。


    “张局跟我说了你的事,年轻人有眼力,难得。”李教授的声音温和,“上次那批古籍多亏你了,要不然真就烧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