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父母爱情之江德华41

作品:《逆袭人生:快穿影视世界

    江德华还没想好如何回应,生活却总喜欢安排些意想不到的插曲。


    这天,她收到了哥哥江德福的来信。信的开头照例是关心她和石小海的生活,询问东北的严寒,叮嘱她注意身体。


    但信写到后半段,语气变得有些小心翼翼,甚至带着点试探:


    “……德华,你一个人带着小海在东北,哥这心里总是惦记着。你现在工作稳定了,也有出息了,是该考虑考虑个人问题了。总不能一直这么单着……


    哥这边部队上有个战友,姓陈,是团里的宣传干事,文化人,脾气温和,家境也好,父母都是干部。年纪比你大两岁,还没结过婚。


    人品哥可以担保,绝对靠得住!你要是觉得……可以的话,哥帮你牵个线,先通通信了解了解?……”


    信纸在手中变得有些沉重。江德华看着哥哥那熟悉的笔迹,心里五味杂陈。


    哥哥的关心是真切的。


    在他传统的观念里,女人终究要有个归宿,尤其是她这样“命苦”的寡妇,能找到一个条件不错的“二婚”对象,已经是很好的出路了。


    他迫不及待地想为她张罗,想让她后半生有依靠。


    这份心意,她懂,也感激。


    但是……


    她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丁济群的身影。


    那个沉默寡言、却会在她生病时默默生火熬姜水的男人;那个坦诚得近乎笨拙、将过往伤疤毫无保留揭给她看的男人;那个说“认准的事,认准的人,就会一门心思对她好”的男人。


    哥哥介绍的陈干事,条件听起来确实不错:文化人,脾气温和,家境好,初婚……几乎是这个时代理想对象的模板。


    如果放在认识丁济群之前,她或许会认真考虑哥哥的建议,毕竟那是一条看起来更轻松、更符合世俗标准的路。


    可现在,不一样了。


    丁济群或许没有那些光鲜的条件,他沉闷,有过婚史,家庭关系简单得近乎孤寂。但他身上有种东西,是那个素未谋面的陈干事无法比拟的——真实。


    他的好,他的坏,他的过去,他的承诺,都赤裸裸地摊开在她面前,不加掩饰。和他在一起,她不需要伪装,不需要迎合,可以做最真实的自己。


    那种基于共同经历(哪怕是间接的)和相互理解而产生的联结,比任何外在条件都更让她感到踏实。


    更重要的是,是丁济群先一步,用他特有的方式,清晰地表达了他的“选择”。而她也已经在心里,隐隐做出了倾斜。


    江德华坐在灯下,铺开信纸,开始给哥哥回信。


    她先详细汇报了自己和小海的生活近况,字里行间充满积极向上的气息,让哥哥放心。


    然后,她才写到哥哥最关心的问题:


    “……哥,谢谢你和嫂子为俺操心。俺知道你们都是为了俺好。那个陈干事,听起来条件确实很好,是俺高攀了。


    但是哥,俺现在在厂里工作挺顺心,学习也有奔头,就想先把技术和本事学扎实了,把咱小海供出来。


    个人问题……俺现在真的没太多心思考虑。再说,缘分这事强求不来,俺也不想凑合。


    哥和嫂子的好意,俺心领了,但牵线的事就算了吧,别耽误了人家陈干事……”


    她的回信,语气委婉但态度坚决。没有提及丁济群半个字,只是强调了自己现阶段想以事业和抚养小海为重,并且表达了对“不凑合”的坚持。


    她相信哥哥能明白她的意思。


    信寄出去了。


    江德华心里反而轻松了许多。


    她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虽然这个选择在哥哥看来可能并非最优,但这是她的人生,她的心意。


    她需要时间,让这份刚刚萌芽的情感,在现实的土壤里再生长一段时间,看看它是否真的能经得起风雨。


    但至少,当哥哥的信来时,她心里那个模糊的天平,已经有了清晰的指向。那个指向,是朝着厂区另一个方向,那个有着沉默身影和笨拙关心的男人。


    未来的路还长,但她愿意,为了这份真实的心动,去等待,去观察,去承担可能的风险。


    这或许就是她,不同于原主,也不同于这个时代大多数女性的地方——她始终坚信,幸福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由自己的内心来定义。


    时间不紧不慢地向前走着,转眼已是深冬。


    厂区银装素裹,呵气成霜。江德华的心,在经过哥哥来信的小小波澜后,反而更加沉静和明确。


    她像一棵越冬的树,将根系深深扎进工作和生活的土壤,默默积蓄着力量,也默默观察着。


    丁济群那边,自那次后,似乎也陷入了一种默契的“静止”。他没有再贸然上门,电话也恢复了以往纯粹的技术交流频率,绝口不提感情二字。


    但他并非毫无动静。


    偶尔,江德华会在下班时,发现自行车把上挂着一包用油纸包好的、还冒着热气的糖炒栗子,或者门把手上系着一小捆品相极好的冬储大白菜,没有任何留言,但她知道是谁放的。


    还有一次,石小海放学回来,兴奋地说:“大姐,今天有个高高的叔叔在校门口等我,给了我这个!”他手里举着一本崭新的《十万个为什么》,“他说他姓丁,是你厂里的朋友,说这本书好看!”


    江德华接过那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书,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不纠缠,不追问,只是默默地、恰到好处地出现在她和孩子生活的边缘,留下一点温暖的痕迹。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意外地贴合江德华的性子。


    腊月二十三,小年。


    厂里放了假,宿舍区里弥漫着过年的气息。江德华正在家里和面准备包饺子,门外又传来了熟悉的敲门声。


    她手上沾着面粉,打开门。丁济群站在门外,依旧是那身中山装,但手里提着一个不小的布袋,肩头落着细碎的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