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让她做出头鸟
作品:《穿越古代,农门肥女有空间》 吕月明微怔。
她对上李侍郎的视线,毫不避讳。
片刻后,吕月明莞尔一笑,她落落大方地回答:“李大人今日请我来,难道只是为了论诗么?”
“只是有些好奇,想要先问问。”李侍郎扯了扯嘴角,悠悠回答。
他像是闲得无聊要和吕月明聊家常似的,就这么淡淡地瞧着她,等待吕月明给自己解释。
吕月明呼出一口气,她心中暗自分析。
昨日之事,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她在讽刺丽夫人。
李夫人也是个聪明人,又岂会不知道?
就算李夫人不知道,将春花宴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李侍郎,他也一定能懂。
如今却非要她说出个所以然,是想要试探她的态度?
毕竟,直白地说针对某个人容易被拉入敌对阵营。
户部侍郎与尚书令有隔阂?
吕月明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
“随口所作,并无深意。”吕月明唇角微勾。
两人的眼神像是在空中交流,李侍郎意味深长地盯着吕月明看,也不再逼她说出到底针对的是谁。
他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书,推到吕月明的跟前:“看看。”
吕月明接过,是一张盖了官印的文牒申请书,申请人落款处是空白的。
她心跳倏地加快。
“大人这是何意?”
李侍郎捋了捋胡须。
“我听闻你想在京城经商。按规矩,需有京城户作保,再交五百两押金。”他顿了顿,“但若你能帮我一个忙,这文牒,我可以破例批给你。”
吕月明眸光一凛,天下没有白得的便宜:“大人请讲。”
至此,书房里的气氛似乎变得凝重,吕月明知道今日的重头戏才刚刚开始,端坐身子,耐心听着李侍郎说话。
“自开年以来,北疆饱受他国骚扰,有不少将士受伤。朝廷急需输送一批药材去,但户部拨下去的银子,到药材商手里只剩七成,这量是完全不够的。”他眼中闪过一丝怒意,“有人在中饱私囊。”
听上去背后之人只是挖去三成的拨款,但是对于药材需求量极大的北疆而言,这个数额就不少了。
药材,还是送北疆?
吕月明眼底闪过一抹了然,看来这所谓的药材商就是找的宋世鸿了。
也难怪谢宴川说她做成这一单生意,就能越过官府文牒直接在京城行商,原来这一单是朝廷所需的。
“大人将此事告知我,所为何意?”吕月明询问。
“我怀疑吞了拨款的是尚书大人,你与尚书府有接触,能够去查探一二。”李侍郎意味深长,“更何况,你急需文牒。”
吕月明明白了。
敢情这是觉得她有点脑子,想把她给利用起来?
只是,想要调查此事,比行商难多了。
吕月明不愿趟这浑水,她回道:“我只是个普通女子,没什么本事查探如此重案。李大人今日和我说的,我出了侍郎府就会忘记。”
“吕姑娘在京中立足困难,本金,人脉等皆是一个全新的起点,若无人照应,只怕吕姑娘你就算有再高的行商天赋也只能泯然众人。”
李侍郎不肯放弃吕月明,他诱导着:“况且,事成后文牒归你不说,查获的赃款也能分你一成。”
若真如李侍郎所说,涉案金额巨大,一成也是笔不小的数目。
一成,还真是一个诱人的条件。
只是吕月明门清,她不只是有李侍郎一个选择。
谢宴川的生母去世多年,京城中似乎少有人知道谢宴川与宋世鸿的血缘关系。
她能够借宋世鸿的手,帮忙经手药材一事以此立足京城,已经足够。
吕月明扫了一眼那文牒申请单,对着李侍郎拱了拱手:“我见识短浅,不知该从何处查,怎么查,此事交给我势必办砸,还望李大人另寻他人。”
“你……”
李侍郎嘴巴刚刚张开,说出口的话就被吕月明给打断:“我在春花宴上的诗词不过是随口而来,并无映射之意,还望李大人莫要深究。我还有事,不再叨扰大人,今日谈话我不会告知任何人。”
见吕月明拿定主意,李侍郎的眼神顿时变了又变。
他看上去不再显得温和,反倒透出几分为官者的狠厉:“吕姑娘,你当真考虑好了?”
“是。”吕月明点头。
她虽有空间做外挂,但不代表她能随意作死。
她现在只是个小虾米,还是少参与大人物之间的纷争。
“呵,吕姑娘是不打算在京中行商了么?”李侍郎威胁着她。
让一个村妇帮自己办事,的确有些为难人。
但李侍郎也是被逼上绝路的,皇帝给他施压调查,他也真是没招了,这才打算从吕月明身上入手。
吕月明起身,她谈吐沉稳:“李大人,我位卑言轻,不敢替大人做如此重要的事。”
她原本只是想借李夫人的手搭上户部侍郎这条线,谁知对方却是想要将她拉下水。
吕月明哪儿乐意。
“送客!”李侍郎厉呵一声,收回视线。
从李侍郎的书房离开,吕月明长呼一口气。
她要走时,却瞧见李夫人站在不远处,两人的视线在空中对上。
“夫人……”
吕月明本想要礼貌地打个招呼,却在瞧见李夫人的动作时瞬间噤声。
那站在假山池塘旁的贵夫人,手中拿着一个精致的香囊,从旁边丫鬟那儿接过剪刀,将香囊给剪碎,里面的干花扬在地上。
李夫人的眼神淡漠,仿佛只是丢弃了一件无关紧要的物件。
但对于她而言,这也的确不重要。
“吕姑娘,今日天气不错,可要再坐坐?”李夫人的嘴角挂着一抹得体的笑,仿佛方才的举动与她无关。
但地上破碎的香囊就是一种无声的宣告。
吕月明语气平静,也没表现出任何的不满:“家中有事,不便继续叨扰,告辞。”
她径直离开侍郎府邸,马车缓缓行驶在街道上,路边的叫卖声传入耳中。
吕月明掀开车帘一角,目光扫过街边的铺子。
忽然,她瞧见一家挂着赁字木牌的茶楼,位置不错,但门可罗雀。
吕月明眼神轻闪:“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