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甘国刑讼第一人(32)(完)
作品:《快穿:人渣洗白攻略》 温游并不知道三公子所为。
他将公堂上的人都送走后,便带着胡张扬一同离开了。
之后的日子里,温游便继续在大理寺断案。
有胡张扬这个仵作,还有小温池的武功,温游简直无往而不利。
而朝堂上,使臣案告破后的影响,却持续了小半年。
胡家管家“父女”二人,十三年来,明里暗里地培养了太多的细作。
这些细作分布在甘国的不少地方,又再次发展细作。
如此一来,清理起来就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饶是如此,等朝堂中的一小部分人被抄家灭族后,甘王仍感觉这些人还没有清理干净。
但如今朝堂上有这么多大臣被杀,若是再继续下去,唯恐朝政不稳,甘王只能暂且先放下此事。
但引起这一连串事件的蔡国,就没有那么好运了。
与甘国的一场大仗,本就导致蔡国元气大伤。
如今又因为此事,导致蔡国被甘国要挟,赔款数十万两黄金,以至于蔡国的国力被进一步削弱,不得不暂时蛰伏起来。
三公子回国后,更是直接被蔡王训斥无能。
将军李良被革职。
另外五位使臣因为在甘国大牢中水土不服,先后因病去世了。
至此,使臣案才算是彻底了结了。
不过这些跟温游都没什么关系。
大理寺并不似燕县衙门那般清闲,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公务和案件。
温游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整个人都快忙成陀螺了。
因着他断案自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且每次断案又快又准,还不失人文关怀,整个宛城的百姓都很喜欢他,并且亲切地称他为“温青天”。
温游之后又升任大理寺少卿、大理寺卿、刑部尚书等职。
其在位期间,整个甘国冤假错案大幅度降低,一生破案1258件,在后世更是被不少人崇敬。
而甘国的刑讼,也因为他的存在,上诉、判决等的律法愈加完善,一直沿用至今。
*
“好了,同学们,十六国之甘国的内容就讲到这里。今天的课后作业是,温游做出了哪些贡献,他对于刑讼律法的完善对于当时的甘国和后世有什么影响及意义。下课。”
千年后的历史课结束后,历史老师拍了拍手,刚将黑板擦完,就听到了下课铃声。
历史老师将黑板擦放下,转身离开了教室,徒留下满教室的哀嚎声:
“为什么要有课后作业?啊啊啊!我不想写作业?”
“历史课,永远都是贡献、影响和意义。那么请问,这么做,有什么意义呢?”
“我很喜欢温游,但历史课上的温游,原谅我爱不起来!”
“前几年外国人写的《温公探案》你们看了吗?我这两天看译本,怎么感觉那么难懂?那些字明明分开都认识,可是凑在一起却让人那么陌生。”
“你得看台版的,大陆版的翻译也不知道是水平不行,还是太喜欢卖弄自己的文采了,反正很难看懂。当然,如果你英语水平还行的话,其实原版的也是可以看看的,很简单。”
“真的?不是因为外国人不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温游这个人?”
“当然不是!外国研究温游的人也不少,好吧?我姐的法律史课程里面也有温游,那可是奠定了全球律法基础和人权平等的先驱!”
“什么意思?就是说,我就算上了大学,也逃不掉温游?!”
“好像……是的。如果你打算选法学、史学、文学的话。”
“你这一下,把文科的大半学科都包括了。”
“那没办法,法学和史学就不必说了,古往今来有那么多崇拜温游的人,写了那么多跟他有关的东西,诗、词、曲、杂剧、小说……各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里面,都少不了他的影子!”
“苍天啊!这个人的人格魅力为什么这么大?!他为什么要有这么大的成就啊?!!”
(完)
*
夜。
伸手不见五指的夜。
明亮的月光,将满地的白雪照得透亮。
结了一层薄冰的潼湖上,一艘看起来十分简陋的渔船,正在湖中央飘荡。
穿着蓑衣的渔夫盘膝坐在甲板上,手中拿着一根木棍做成的鱼竿。
长长的鱼线垂入水中,却不见鱼饵,也没有鱼儿游过来。
但渔夫一点不在意。
他只是就那么静静地坐着,等着。
“你今天等不上上钩的鱼了。”
乌篷船的船顶,有另一个穿着灰色对襟袍子的人盘膝坐着,只是手里却握着一把剑。
他的眼睛看向湖面,而后轻轻一笑,
“不过,我等的人,倒是来了。”
话音未落,他整个身子腾空而起,脚尖在船顶轻轻一点。
而方才还平静的湖面上,薄冰被数条黑色身影蹿破。
这些黑影如同暗夜的幽灵。
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握着一把剑,朝着同一个方向掠去。
灰衣人手中的剑迅速翻转着。
铿锵声打破了这夜的静。
未久,灰衣人重新落回到乌篷船的船顶:
“你怎地不帮我?”
黑衣人在船尾落定,也有几条人影携带着血雾,落入了湖中,如同这湖中的鱼一般,不见一丝踪影。
蓑衣人:
“那是你等的人。况且,我以为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游子剑’应是用不着旁人帮忙的。”
“可我还欠你一壶酒。”
蓑衣人:“你说服了我。不过,我现在要两壶。”
“那算了。”
灰衣人脚尖轻轻一点,手中的剑没有一分多余的动作,落在仅剩下的几条黑影的脖子上。
月光下,湖水洇出一片血红。
蓑衣人:
“你吓跑了我的鱼,这次得三壶。”
*
靖朝末年,宦官当道,皇帝势弱,朝廷上以蔡相为首的官员排除异己,控制朝堂,贪污腐败。
整个朝堂一片乌烟瘴气。
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一年,蔡相五十岁生辰。
各地献上寿礼。
生辰纲却在半路被劫。
蔡相于是下了悬赏令,以十万两白银买劫匪人头。
江湖上一时风起云涌。
原主便是这揭下悬赏令的一员。
原主自幼聪慧,又因因缘际会习得一门无上剑法。
后在江湖上行走,便得了“游子剑”的称号。
游子剑,细而密。
出剑必直指要害,不见血不回鞘。
原主在这江湖上的朋友不多,时常穿着蓑衣,在这潼湖上扮演姜子牙的“太公刀”姜开算一个。
只是,江湖上的朋友,总是可以出卖的。
尤其那悬赏令在后期一跃涨到了十万两黄金的时候,原主假装慕名,由姜开介绍,认识了夺了蔡相生辰纲的一伙“贼人”。
在获得这些人信任后便直接下药,将这些人全部抓起来,送给了蔡相。
姜开知道他的所为后,自尽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