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一步不差的来了
作品:《四合院:收走贾家房秦淮茹抵债》 建造这样的土法高炉,可就不是那些一两米高的土炉子,而是正儿八经的算是工业了。
工业的威力在于只要成规模,产量和效率都是惊人的。
县里统一组织搞一个小钢厂,绝对比县里各个农村搞土炉子效率更高,产量更大。
关键是浪费少,破坏少。
将来后续发展,也要好一些。
“铁矿石这方面,你以炼钢厂的名义向上申请,要是不行,就收集破烂钢铁回炉重造。”
矿石资源这块,顾英华也没什么好办法。
“小机械厂不用愁,我回去之后,我会让农具厂给你指点一下,打造出一个小型的农业机械厂。”
“小化肥,这个先报上去,现在就搞土化肥,然后想办法搞一些科技,这个放到最后。”
“这个我也没办法,这个我也没门路,实在不行,就一边搞土化肥,一边先放着,搞其他的。”
“小煤窑不用我说了吧?”
“小水泥也一样,虽然都挂个小字,但是我给你的规划,你要是能完成,供应周围几个县是完全没问题的。”
“技术细节,我都给你写好了,只要识字就能搞。”
“饭,我这等于给你做好了,你要是吃都不会张嘴,这样你都搞不定,那你这个书记也太没用了。”
对崔可林,现在顾英华是一点没有客气。
这五小工业,是最合适这个时代的基础的。
这也是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
崔可林一边看,一边脸上的喜色都要溢出来了。
果然,只要跟着顾英华……
“但是县里一定要尽快,趁着这几个月,就搞出点成绩来。”
“不过,暂时不报,等着,等别人开始大规模放卫星了,你再放卫星。”
“别太早,避免枪打出头鸟。”
“不然,到时候你成了第一个,光那些参观的就能给你吃垮了。”
顾英华太清楚这个时代某些恶习了。
崔可林激动的一下站了起来。
要是能完成这五小建设,至少这个县里的状况,就一下改变许多。
甚至,能成为一个标志性的先进产业县!
那可是巨大的政绩了。
那自己之前犯错的事情,是不是也可以抹平一点?
顾英华拿起茶杯喝口水,说太多,有点口干。
他还没放下杯子,于莉敲门走了进来。
“处长,部队那边来电话了。”
顾英华无语,今天这是怎么了?
他答应一声,让崔可林继续在这里看五小的建设规划,去接了电话。
电话是徐政喜打来的。
“英华,你什么时候过来?”
“你上次说的那个合成化,许多相关专家都来了,还有一些军备专家,但是很多东西他们都不知道。”
“我们这也为难呢,我们解释不清楚啊。”
顾英华苦笑,这还真是个事情。
别看从现在到千禧年之后只有五六十年,但是这五六十年的科学技术发展,超越了历史上任何时代。
很多后世哪怕十几年后的一些说法,这个时代都很难理解。
自己还夹杂了一些千禧年之后的说法,这更是让现在的人理解困难。
他考虑一下,村里的事情,一切都是正轨,种蘑菇普及,解决温饱,然后种果树,琢磨药材。
这是目前村里能干的事情,再多了,他们也没那么多的人力去做了。
县里的工业五小也算是安排下去了。
这等于是已经做好了饭喂到嘴里了,如果崔可林这都搞不定,那他这个县委书记也别干了。
自己倒是可以放松一下,正好可以过去一趟。
顾英华接着就是苦笑:放松个屁啊……
去了部队那边,估计比这边还得忙。
就这,自己还没铺开自己冶炼厂的规划呢。
他突然很好奇,那些同时穿过来的兄弟们,是怎么做到一个人的精力,还没有工业底蕴的情况下,直接就……
反正自己是做不到。
“徐伯伯,这样,我过几天就过去,三天,三天后我就过去。”
“这边我安排一下就过去。”
顾英华很快和徐政喜约好了时间。
考虑一下这里的事情,他让于莉去把刘知言喊了过来。
自己要出去这一趟,怕是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回不来,这里正好锻炼一下刘知言。
手底下没几个人,就得都锻炼起来,用起来,为将来打好人才基础。
“老刘,我要去一趟部队那边。”
“这边,你这个副书记就要全部把事情抓起来。”
“正好也趁着这个机会,锻炼一下独当一面的能力,尝试一下做主官。”
“目前的规划没有问题,只需要不断推进。”
“别老坐在办公室,要多下基层乡村,和老百姓走到一起。”
“至于现在正在鼓励的三面红旗,还有小社并大社,先不着急动,有人来催,就搞个样子,说正在进行。”
“每隔一段,报上去一些进度。”
顾英华很清楚,58年这一年,损伤太大了。
小社并大社,三面红旗,钢产量翻番……都远远超出了当时的实际情况。
各种浮夸上报……其实就是狂吹牛逼。
可你还不能不跟,你不跟那就是思想觉悟有问题,这可是大问题。
后果会很严重。
但是这里不能乱!
他提前已经安排好,尤其是叶德胜那边,打了招呼。
毕竟这里还是归省里管。
叶德胜因为蘑菇供应问题,能力突出,在供应系统放了个大卫星,甚至供应了四九城一些特殊部门。
很简单,最近叶德胜专门要求每周都要有一批优选的蘑菇芽,顾英华就知道叶德胜把蘑菇已经卖到了哪里。
能卖到那个地方,就意味着三山村有了特殊的地位,应该不会太大的改动目前的状态。
有这些功劳,尤其是被看得见的功劳,叶德胜有可能会被调入省里担任职务,到时候支持会更大。
顾英华最担心的其实是大锅饭,大锅饭的破坏力实在是太大了。
大锅饭虽然本身没问题,但是架不住这个时代的老百姓的思想和素质,包括物质条件不行啊。
平常大家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才能勉强维持。
一下开始大锅饭,结果大家都彻底放开肚皮吃,导致本就紧张的粮食飞速亏空,把家底直接吃空了,最后导致……
可这个还真没办法,只能眼看着。
对于三山公社,顾英华倒是不会太担心,这里粮食蔬菜富裕,平常时候,老百姓的肚皮已经可以每天吃饱,只要不是大吃大喝,就算吃大锅饭,老百姓也不至于吃亏空了。
安排好这里,顾英华带着于莉直奔部队。
顾英华突然发现,本以为这半年会相对轻松,哪知道,反而越来越忙……
但是他始终在冷眼看着今年的动静。
和历史上一样,大跃进还是一步不差的来了。
不过,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