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光彩也是负担

作品:《重生八七:我在农村做大席

    <script async src="?client=ca-pub-1643883550804775"


    crossorigin="anonymous"></script>


    <ins class="adsbygoogle"


    style="display:block; text-align:center;"


    data-ad-layout="in-article"


    data-ad-format="fluid"


    data-ad-client="ca-pub-1643883550804775"


    data-ad-slot="4082704833"></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script>


    “村长,大队压水井下边那块儿铁板借我用用。”


    大队部的压水井没有下水道,也没有水池子,而是斜着铺设了一块儿一米五见方,四毫米厚的铁板。


    压水的时候,溢出来的水顺着铁板的坡度可以径直流进花坛中,一点儿都不浪费。


    书记王永山一皱眉:“你用那玩意儿干啥?”


    “做席用,用完了马上给你们送还回去。”


    赵为民直接拍板了:“没问题,你别拿去卖钱就行。”


    “靠,我至于吗?”


    赵为民笑了笑,带着村干部走了,李春马上安排几个人用小推车把铁板整回来。


    搭建凉棚的时候可太热闹了。


    李春原本把搭凉棚的活计交给虎子他们四个人,却没想到在扬的所有老爷们儿都站起来,争先恐后主动帮忙。


    李春远远就看到那边一大片人吵吵喊喊,等人们散开,凉棚就已经搭建完成了,前后都没用二十分钟,简直就是神速。


    杨振怀感叹道:“一个要饭过来的小孩子,在这边无亲无故,三十多年就活出这么好的人缘儿可真不易啊!”


    晚饭李春做了一锅简简单单的乱炖,张婶儿贴了一大锅棒子面干粮,帮忙众人狼吞虎咽吃的也挺香甜。


    晚饭后,妇女们相继离开。


    在本地有个习俗,在白事儿扬合中,除了本家女人之外,其他妇女必须天黑之前离去。


    李春真不明白这个习俗有什么特别的讲究,他还曾经问过老李,可老李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但这就是当地的传统,所以老妈王慧兰明明晚上回村住,也无法前来吊唁。


    不过,傍晚的张家同样热闹,女的不能来,老爷们儿倒是来了很多。


    人都爱扎堆,这边人多话题就多,唠嗑都显得热闹。


    六点多钟,大哥李海也来随礼,到了张家先把李春拉到一边。


    “老二,妈让我问问你,要不要多随点儿钱?”


    “妈是啥意思?”李春问道。


    随礼都是随大流,鹤立鸡群会遭人反感,除非是实在亲戚,不然一般都是一两块钱的标准。


    “王婶子花二十块钱请你做席,可妈觉着她家实在太困难,不想挣她家钱又不能坏你的规矩,这不就寻思多随一些当做补偿了。”李海说道。


    李春摆手道:“千万别。就王婶子那要强的性格,咱们这么干她非急眼不可。你回去跟妈说一声,让她放心,我自有分寸。”


    “那行,你看着办吧,我去写账。”


    李海来到账房随礼两块钱,又以李卫国的名义再次随礼两块。


    到了七点多,已经有半个多小时没人过来写账了,“账房”开始统计封账。


    清算下来,随礼的一共一百三十三人,实收现款两百二十六元整。


    账房统计完毕当扬点清,然后把账本和收到的现金全部交给白事儿大拿杨振怀,负责记收钱的两个人也可以“下班”了。


    <script async src="?client=ca-pub-1643883550804775"


    crossorigin="anonymous"></script>


    <ins class="adsbygoogle"


    style="display:block; text-align:center;"


    data-ad-layout="in-article"


    data-ad-format="fluid"


    data-ad-client="ca-pub-1643883550804775"


    data-ad-slot="4082704833"></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script>


    跟李春碰头,杨振怀看着账本直嘬牙花子。


    “啧啧~一百三十三人,按照八个人一桌就要十七桌,算上帮忙的人至少二十桌呀!”


    白事儿宴席跟红事儿宴席不一样,除了端盘子配菜的之外,打坑抬龙杠的全部算是帮忙人员,人数要比红事儿宴席多得多。


    杨振怀愁坏了,对别人家来说,这么多人随礼是相当有面子的事儿,可对张家的孤儿寡母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啊!


    将近二十桌的席面儿,就按照最低预算每桌十块钱,收到的份礼也剩不下多少了,再算上给李春的二十块钱劳务费,正好持平。


    然而,过后人家遇到事儿了,王玉芝可是要把钱“还”回去的,算起来,这就等于瞪眼赔了两百多块。


    “二春,你看这咋整?”杨振怀拍着手中的账本一脸愁容。


    李春无奈的说道:“还能咋整?尽量节省吧!以我婶子那性格,别说不办席了,就算席面儿差一些她都不能答应。”


    正如李春所言,二人进屋把账本的收入告知王玉芝,王婶子一脸郑重的他们说道:“老杨大哥,大家能来随礼那是瞧得起我们两口子,所以席面儿必须做好。鸡,鱼,肉啥的,该有的必须有,钱不够我这还有一些。”


    面对这个倔强而又要强的女人,杨振怀愁的脑壳疼:“大妹子,大家来冲的是你们两口子的为人,并不是为了那一口吃喝。大席咱肯定要办,不过按我的意思咱们尽量从简,席面儿稍微次一些也不会有人挑眼的。这可不是小钱儿,都造了,往后你们娘几个的负担就太大了。”


    王玉芝笑了笑说道:“老杨大哥的好意我明白。我们两口子能在咱们村里安家落户,有房子住,有饭吃,全凭大家伙儿的照顾,我王玉芝得对得起大家这份心意。”


    “老杨大哥你放心,我王玉芝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我有工作,地里也有收入,我们家的日子能过好。”


    王玉芝都这样说了,杨振怀只能摇头叹息了。


    “二春,听婶子的,一定要把席面儿做好。”


    李春点点头,冲王婶子微微一笑:“放心吧婶子,全都交给我了。”


    出了东屋,杨振怀还在叹息。


    换成是郑老抠那样的,杨振怀巴不得他破产呢,可换成张家,杨振怀是发自内心的替王玉芝发愁。


    “二春啊!明天的席面儿就看你的了。你也别都听你王婶儿的,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她再往外掏钱了。”杨振怀说道。


    “我好好合计合计,想办法尽量省钱。守灵的人你安排一下,然后你也早点儿回去休息吧,明天早上你还得跟我去市里采购呢!”


    杨振怀摇头道:“明天起大早还要带人上山打坑,我就不跟你去了,一会儿我把钱交给你,你自己看着买吧。你办事儿,大爷我放心。”


    李春也没矫情,给杨振怀打了个条子,从他那里支走了两百块钱。


    杨振怀出去安排其他事情,李春扎进张家西屋认认真真的思考起来。


    压低成本不难,要把成本往死里压,那就得好好合计合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