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立体式防御

作品:《文娱:我大佬身份被女儿曝光了

    什么情况这是?


    怎么突然这么多人给他打电话?


    秦昊想了一下,刚想点进去,把电话回拨过去。


    然而就在这时,就看到赵凝发来一条语音。


    “小秦,有事儿招呼一声,你要是想怼回去,我直接给你拉一车面包纪录片导演,跟你一起联合发声!”


    秦昊:“……”


    “一车面包导演是什么?法棍大战牛角包吗?”


    赵凝那边“对方正在输入”的框闪了一会儿。


    过了几分钟,才又发过来一张尴尬的熊猫头表情包:“手快打错了,但你懂我意思,只要你想刚,我永远支持你。”


    “多谢,暂时还不必。”


    秦昊笑了一下,回复了赵凝的消息。


    紧接着是郭向东的语音,语气火急火燎的。


    “秦昊你到底还看不看手机?贾玉玉那帮人疯了你知不知道?玛德老子真想揍他!”


    而除了郭向东之外,万台长也留了条信息。


    “秦导,别的就不多说了,今晚八点半黄金档,我给你预留二十分钟,你想说什么都成,随你讲。”


    最后一个,是李华。


    这位电影局的局长,向来风格儒雅,为人严谨,极少在任何场合谈立场。


    可这回,他也忍不住破例了。


    给秦昊发了一条极短的短信。


    “秦先生,看来你遇到困难了,需要帮忙吗?(微笑)”


    秦昊看着这一连串的消息,轻轻叹了口气,抬手揉了揉眉心。


    说实话。


    这场风波的走向,和他预料中的基本一致。


    贾玉玉会狗急跳墙,会发声,会颠倒黑白,会继续嘴硬。


    不过他本以为,贾恒顶多是自己单枪匹马蹦哒几句,借势刷刷存在感。


    但他没料到,对方竟然能鼓动出一个联署阵容。


    而且通篇文笔精致、火候精准。


    打的也不是秦昊个人,而是一整套创作方法论。


    要说不是事先准备好的稿,那秦昊是真不信。


    但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秦昊不能回应。


    不是不能骂,也不是不能解释。


    而是不能用他们设定的方式、站在他们预设的立场、接他们定好的节奏,回应这场对话。


    因为那注定不会是一场平等的讨论。


    因为不管他怎么解释、澄清、分析,都只会被对方反复引导到“你承认你在弱化艺术感”、“你承认你在工具化创作”的陷阱中。


    而一旦掉进这个节奏,秦昊就等于默认了他们定义的创作高地,承认了“自由等于模糊、理性等于粗暴”的伪命题。


    所以秦昊不想,也不屑于打这场早就被操控好的消耗战。


    可问题是,他不出面,那些真正站在他这边的人,就永远没法摆脱被动。


    尤其是郭向东。


    这家伙脾气火爆,嘴巴又快。


    秦昊一边思索着该怎么处理,一边随手点开围脖,刚想看看郭向东有没有发什么,结果【郭向东回怼贾恒】已经挂在热搜第四了。


    点进去一看,郭向东在自己的认证账号下连发三条长围脖,字句凌厉,措辞直白,连标点都透着火气。


    第一条标题就叫:“拍不好就别怪结构,你那不是诗意,是乱剪。”


    正文第一句就是:“我真建议你们那几个联署的导演,有空去剧组拍几天,看看什么叫‘用结构搭出自由空间,别整天躲在办公室里嘴这个嘴那个的行不行?”


    第二条更狠。


    “你们动不动就把观众当小白鼠、当教化对象,结果拍的全是观众连看都看不完的电影,你们还说那是因为观众不懂,而不是你没拍好?什么叫立体式防御啊?(后仰)。”


    第三条……


    第三条因为违反平台法律法规,被强制删除了。


    看到平台上显示的系统提示,秦昊嘴角忍不住抽了一下。


    而与此同时,【郭向东回怼贾恒】的热搜词条,还在不断往上爬,很快后缀就加上了一个爆字。


    毕竟娱乐圈的人嘛。


    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私下搞点小动作你来我往的,那时太稀松平常的事情了。


    但正面回怼,而且还怼的有来有回的,却十分少见。


    甚至一年也见不到一次。


    所以这次贾玉玉联合十位文艺片导演正面点名秦昊,又被郭向东反向怼回去的事情,在娱乐圈里已经堪称炸裂了。


    虽然故事的主人公秦昊依旧没有路面,但评论转发却已经爆炸了。


    支持的网友一边倒地欢呼。


    “郭导牛逼!”


    “终于有人说了实话!”


    “郭导火力全开!”


    而另一边,也迅速冒出大量“捍卫文艺尊严”的账号进行回击。


    “结构党开始反扑了!”


    “居然公开讲脏话……举报了,这是一个公众人物该做的事吗?圈子也真够没下限的!”


    “谁还记得十年前郭向东拍的那部片子烂成什么样了?就他也配谈结构?”


    不出半小时。


    整个电影圈,几乎陷入一场关于“电影究竟该不该讲结构”的大辩论。


    而秦昊盯着屏幕,静默了片刻。


    此时,网络世界上。


    弹幕、热搜、转评、争议、撕扯……


    一切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狂奔向失控。


    而他本人,仿佛成了这场全民舆论大剧的缺席主演。


    所有人都在谈他、分析他、反对他、支持他。


    这种事他原本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就像之前对李承嵘说的那样。


    他的热度如果可以量化,娱乐圈所有演员、歌手所有流量明星加在一起,恐怕都不是他的对手。


    他是热搜常客,是流量中心,更是娱乐圈的一个风向标。


    秦昊早就知道这一点,更习以为常。


    可现在,他却觉得有些烦。


    不是怕,也不是累,而是真的烦。


    他没心思和贾玉玉玩这种公关回合制游戏,更懒得去给那些看热闹的观众、媒体和路人交代什么。


    他拍的是电影,不是立场标语。做的是创作,不是意识形态的对线。


    可说他不在意吧,肯定也不可能。


    就像现在。


    当刷到贾恒最新那条“感谢大家关注,创作理念不同不代表敌对,我们依然尊重所有同行”的围脖时,秦昊终于被气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