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可怕的点评

作品:《文娱:我大佬身份被女儿曝光了

    “你觉得……这事有可能过去吗?”


    小杨喃喃问了一句。


    老林看了他一眼,语气低沉。


    “短期内不会。秦昊那场直播,已经被各大表演学院当教学材料用了。”


    “有老师拿去给本科生讲什么叫状态,有导演剪出来当导演班的入门课,还有综艺制片说,要参考他的结构去做新节目。”


    “甚至连编剧工会论坛上,都开始引用他的话。”


    “你觉得,这种级别的爆点,会在一两周内消退?”


    “他不只是演员。”


    “他现在是编剧眼中的编剧,导演眼中的导演,表演老师眼中的同行,甚至文学评论人,都开始分析他对结构节奏的理解。”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老林盯着小杨,脸上的笑意全消。


    “意味着,你从今天开始,再想混这个圈子,如果你不学点真东西,就别想着能混得下去了。”


    小杨沉默了很久。


    良久之后,他把水杯“咔”一声搁在了桌子上,声音低到几乎听不见。


    “操……”


    没人回应。


    外面天光逐渐泛白,窗帘缝隙里透出清晨的光线。


    而娱乐圈的那场地震,才刚刚开始。


    ……


    《视角之外》直播结束的第四天。


    秦昊正在有条不紊的参与《看你怎么演》第五期的节目录制。


    继周泰之后,邵汉也在第四期被淘汰了。


    整个节目的分层逐渐变得明显起来。


    李承嵘和第一位补位演员许宴,包圆了节目的第一名和第二名。


    谢钟鸣和第二位补位演员赵康泽,发力追三保四。


    杜映连着拿了两期第五名。


    而梁依和陆知行的演技虽然也在肉眼可见的稳步提升,但基础水平摆在那里,下一期要淘汰的演员,多半就要在他俩中选一个。


    所以两人现在正发了狠的练习。


    就算是菜鸡互啄,起码也得把另一个先啄出去再说。


    至于秦昊……


    这两个字,仍旧稳稳挂在热搜第一的位置。


    倒不是因为他上了什么新节目,或者哪部电影上映。


    而是因为,他的那场访谈,已经开始被各大专业机构当作影视教科书了。


    有表演学院把这场直播改编成课程材料。


    有导演班直接用他举的例子,讲“节奏结构与空间构建”。


    连影视编剧论坛,也贴出了他分析“角色崩溃的前置逻辑”那一段话,一字不落地标了出处。


    简直离谱到超现实。


    但在所有人还沉浸在这场“表演学爆炸”的余震中时,忽然有网友发了一条简短的动态。


    “我去,你们有没有二刷过《看你怎么演》的前三期啊!他在节目里的点评,跟访谈里一样专业!”


    这条微博不到一个小时,点赞突破十万。


    全网开始回看《看你怎么演》。


    这档节目本来就热,是全行业首档真正意义上的表演类综艺。


    自开播以来就以“行业首创”、“纪实结构”等标签火遍大江南北。


    上线第一期当天,就冲进全网综艺播放量TOP1,第二天直接霸榜五大平台首页热推,短短三周内就拿下“年度最具变革意义综艺”的称号。


    但当时观众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节目新奇的形式,以及秦昊、梁依、陆知行这三个有热度的人身上了。


    到了第二期,又被李承嵘的惊艳表演吸引了注意力。


    而第三期时,秦昊又用了一段三分钟的无实物表演,彻底让观众们明白了什么叫演技。


    《看你怎么演》这档节目,一期比一期惊艳,一期比一期有看点。


    短短三期,创造了不下十个名场面。


    不乏有观众二刷三刷。


    但直到那位网友发布动态,观众们才终于意识到。


    对!


    还有秦昊的点评!


    于是观众们立刻点开了前三期的节目。


    而不看不要紧,一看,直接就惊呆了。


    第一期,杜映表演了职场离职的情绪场景。


    哭得梨花带雨、语气哽咽、话说不完整。


    她长得漂亮,演起来放得开又没有包袱,情绪给的也很足。


    所以当时不管是庄诚之还是盛远川,都给了她一个不低的分数,还赞她有代入感。


    结果秦昊看完后,一边喝茶一边来了句:“我刚以为你辞职是为了报复社会呢,结果你告诉我这公司只是没给你涨工资?至于吗?”


    全场一顿爆笑。


    就连弹幕也是一片欢乐的哈哈哈。


    那时候观众只觉得他“嘴毒”、“幽默”、“反应快”。


    但现在?


    现在大家意识到他不仅毒舌,而且毒得合理,毒得专业,毒得令人信服。


    对啊!


    仅仅是公司没有给她涨工资,就痛哭成那样、声音发颤、膝盖发软、嘴唇抖个不停?


    那是丢工作,还是丧命了?


    再回头看秦昊的点评,才明白他不是在打击杜映,而是在点破她最关键的“人物行为逻辑失调”。


    不是情绪不到,而是动机不成立。


    哭得那么狠,前面却没一点铺垫。


    角色的行为不符合逻辑,那情绪就是空的,是假的。


    意识到这一点后,弹幕瞬间炸了。


    “我靠我当时居然还感动了,现在觉得她演得好尬。”


    “真的觉得秦昊说得对,根本不至于哭成那样。”


    “对比访谈再看这句点评,我彻底服了。那时候我们真低估秦昊了。”


    “他是早就看出来了,但没讲透,怕观众听不懂。”


    意识到这一点后,有网友甚至剪了个合集。


    专门对照分析《看你怎么演》前三期的点评与访谈里提到的内容。


    结果却令人格外震撼。


    原来秦昊在节目里,说的每一句玩笑话,背后其实全是专业判断和演技分析。


    原来他从第一期开始,就已经在下“教科书”级的判断了。


    而更恐怖的是,这种专业度不是为了装门面,不是为了炫耀,不是为了拿高分,也不是为了碾压选手。


    他甚至从没用过专业术语,只用最普通的句子,讲出了最本质的判断。


    “你们有没有发现,秦总是懂那些专业术语的,但他没说,就是怕我们听不懂!”


    “我去,秦总他真的,我哭死!”


    “他点评的下限,是我们理解能力的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