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现在老实没有?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朝鲜作为大明的藩属国,向大明朝廷提交的奏疏、表文、贡物清单等,必须严格遵照明朝礼制,仅使用明朝赐给朝鲜国王的谥号。


    如朝鲜太祖李成桂,明朝赐谥“康献”,官方文书中称“康献王”;朝鲜太宗李芳远,明朝赐谥“恭定”,称“恭定王”。


    若在官方文书中出现“太祖”“太宗”,等于公开使用天子专属的庙号,此乃极为严重之僭越,必然引发严重追责,甚至被发兵征讨。


    只有朝鲜宫廷内部档案或大臣私人笔记中,会私下用“太祖”“太宗”称呼本国开国及早期国王,作为内部的尊称。


    但这类记载会严格保密,绝不会让大明官员看到,属于朝鲜在宗藩体制下“对内隐性尊王、对外恪守臣节”的平衡做法。


    大明朝廷对朝鲜的这类“隐性僭越”,其实是知情后默认的。


    一方面朝鲜刻意隐瞒,不在官方交流中暴露,另一方面大明对藩属国的内部礼仪细节,也未必会逐一核查。


    只要朝鲜在核心义务,如朝贡、尊奉正朔、不违逆指令等上面有大过错,对于此类私下行为,并不会深究。


    但在官方辞令中,朝鲜官员绝不敢以此类私拟的庙号,去称呼本国历代国王。


    却不想国王李昖今日竟然在气急之下脱口而出,礼曹判书尹根寿反应过来之时,也是急得不断冒汗。


    他还在心中企盼李霁千万不要察觉,可李霁突然地拍案而起,瞬间令他幻想破灭。


    若是一个臣子“口误”,说漏嘴也就罢了,大不了将其下狱、流放、处决都行,再上书向大明好好解释便是。


    可从国王口中说出,若深究起来,那真是滔天大祸了……


    礼曹判书尹根寿已顾不上任何礼仪,完全是抱着李霁的手不让他离开。


    “李谕德!李谕德!此乃王上口误,完全是口误!我国举国上下皆对天朝忠心耿耿,绝无你所说之意,绝对没有!”


    尹根寿拉着欲往外走的李霁,急声解释道。


    国王李昖也急忙起身,从上首走下殿中,期间还踩空了一下,险些摔倒,好在一名宫人伸手扶住了。


    “李谕德!李谕德!确是孤的口误,绝对没有不忠天朝之心,请听孤解释,听孤解释!”


    国王李昖拍着双膝,也急声告饶道。


    现在他真想往自己脸上甩两个耳光,怎么就顺嘴说出那样的话。


    李霁想掰开尹根寿的手,可他竟使出了所有力气一般,抓得自己手臂隐隐生疼,一时还掰不开。


    “朝鲜国王是欲杀我以灭口?好!纵然今日殒命于此,看我大明是否发兵征讨你等不臣!”


    李霁再次指着国王李昖,开口怒斥。


    尹根寿闻言,吓得赶紧松手,怎么又扯到灭口上了……


    国王李昖继续拍着双膝,几欲哭出来,哀叹道:“李谕德!孤怎敢有此等荒唐大逆的念头啊,请莫要再吓孤了。方才……方才乃是孤不慎口误,请你全当从未听过,你有任何吩咐,孤无有不从!”


    说罢,在宫人的搀扶下,向李霁深深揖了一礼。


    竟然说自己要灭口,真是冤枉死了!给人按罪名谁比得过你,这不是活阎王么?


    你还不如将前面那事告知大明皇帝,大不了自己上书诚恳认错。


    即使被惩罚,那也不至于被发兵征讨吧?


    李霁旁边的李溪然,在国王李昖揖礼之时,便低着头悄然躲到一旁。


    她是朝鲜子民,可不敢受国王揖礼……


    尹根寿看了眼自家王上,心中哀叹不已。


    你一堂堂国王怎么也犯这种错误,人家大明其实都知道,你关起门来怎么叫都成,却在一皇帝近臣面前说漏嘴,真是造孽!


    “李谕德,方才你所说之事,合理合法,王上已经同意,既然通敌不属实,那便放归。”


    尹根寿也叹了口气,拱手哀求道。


    李霁今日分明就是冲着此事而来,其实若深究起来,他开始说的也没有错。


    案件涉及通敌事宜,大明官员是可以介入调查的。


    国王李昖也是一脸求放过的表情,期盼地看着李霁。


    其实李霁此时在想,要不要干脆让国王李昖弄来两千五百套冬衣,反倒还更省事!


    这么大一个把柄,他李昖咬咬牙也会应下。


    李溪然似乎也猜到了李霁的想法,抬头一脸紧张地看向他。


    李霁余光扫了眼李溪然,又看着国王李昖思虑了片刻。


    随后开口道:“尹判书也说此乃合法合理之事,非是我朝强压朝鲜,干预政事。但今日之事,本官也牢牢记下,望朝鲜国王殿下以后谨言慎行,切勿再说出此等不忠且大逆之言!”


    国王李昖顿时松了口气,再次揖礼道:“多谢李谕德!孤对天朝大皇帝陛下唯有忠心、感恩、敬服,绝无丝毫不臣之心。”


    李霁心中一阵鄙夷,刚才的硬气呢,现在老实没有?


    “那便劳烦朝鲜国王殿下派人带路,本官要亲自看着放人,相关人员还要进行问话,事关尚州和清州的布防。”


    说罢,李霁便转身往外走去。


    也同时重重松了一口气的李溪然,赶紧小碎步跟上。


    而李昖也急忙命宫人去传令放人,同时安排人为李霁带路。


    出了宫门,李溪然低声感激道:“多谢李谕德!”


    李霁要求亲自看着放人,其实是让李溪然看,好确保其族人都被放归。


    李霁一脸无所谓的表情,并未说话。


    今日直接带着她过来,其实便代表李霁有着极大信心能让国王李昖放人。


    无非多辩一阵法理、从属关系之类,你朝鲜国王大可以将什么都元帅金命元、领议政柳成龙等,全都叫过来辩论也行,看你能不能辩赢。


    何况你定的那破罪名又漏洞百出,稍微一查就可查明。


    那忠清道和庆尚道现下已收复的朝鲜国土,全都是吴惟忠和骆尚志率领南兵最先推进,情况他们最为清楚。


    大明将士还能不帮自己,而反帮你们朝鲜不成?


    所以,即使国王李昖没有口误说出那句“我国太祖”的不臣之言,李霁也能拿捏他,就是多费点口舌而已。


    到了汉城关押重罪犯人之地,李溪然看到自己的弟弟、叔父和堂兄等人被除去木枷,走出牢房后,偷偷抹了把眼泪。


    同时,也不忘再次感谢李霁。


    大部分的族人都未认出李溪然,但是她的弟弟和堂兄却认了出来。


    李溪然向一脸惊讶的堂兄低语了几句,其堂兄随后向李霁揖了一礼。


    在确认所有族人被放出大牢后,李霁便带着李溪然离去。


    要做什么事,也得等明天再交代。


    而且这大牢中的味道,实在是令人难以呼吸。


    李溪然与其堂兄低语之时,已经告知了李霁的住所,他们明日自会登门拜见。


    回住所的路上,李霁突然轻笑道:“我与人做交易,从来童叟无欺!你又提前给了‘息钱’,事情办得可还妥当?”


    身旁的李溪然闻言,红着俏脸将头微微扭向一侧,没有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