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饯行班师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有了朝鲜签下的这一份协议文书,咱们的粮饷供应就会宽松许多,万岁看到后也定然龙颜大悦。此事,光风你办得漂亮!”
李如松拿着已盖上朝鲜国王之印的协议文书,乐呵呵笑道。
朝鲜领议政柳成龙最终还是在日落之前将盖印的协议送还,驻军条件已然确定。
加上朝鲜还之前所欠的“债务”,那么未来四个月内,驻守协防的一万五千兵马所需粮饷,其实是由朝方承担了八成以上。
李霁摇头笑了笑,说道:“此次谈判,竟被李珲那小子借了一次刀,想想还是不大爽。”
据说户曹判书沈悦被贬谪了,原因是“险些”搞砸此次的谈判,那沈悦可冤枉得很。
李如松将协议文书放好在一木盒中,一脸无所谓道:“毛头小子而已,他能折腾出什么,看他闹就是。咱们文书已经到手,他们朝鲜内部乐意闹就随他们,且当乐子看。”
还得是你李大提督啊,人家争得头破血流,你当乐子来看!
李霁站起身拍了拍肚子,笑道:“行吧,就照李大提督你说的办,咱且当乐子看!让康子留下来吃饭,我就不送李大提督了。”
李如松抬头笑问道:“我就不能也留下来吃一顿?”
李霁边往后院走,边轻笑回道:“过两日朝鲜国王设宴款待,你李大提督好好留着肚子等那顿吧!这里都是些粗茶淡饭,不合你提督大人的胃口,也恕不招待。”
李如松起身气笑道:“不就让你晚点回京么,忒小气!还有,朝鲜那破宴席是人吃的么?”
李霁顿时回头白了李如松一眼,气恼回道:“李大提督是不打自招啊,果然是你在背后捣鬼,我真要谢谢你!届时若吃不好,你大可以把桌子掀咯。”
李霁知道自己被暂留朝鲜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如松可能给皇帝的密信中提了建议。
而且当时他演得太假,分明就是事先已经知道圣旨内容。
李如松拿起装了协议文书的木盒,摇头晃脑地说道:“让你留在朝鲜多逍遥快活三两个月,你还不乐意,不识好人心了不是?”
说罢,大步便往外走去。
李霁默默朝李如松的背影比了根手指,在朝鲜这里确实有点土皇帝的意思,可始终是在异国他乡。
再者说了,回到大明,老子一样逍遥快活。
不,是更加的逍遥快活!
八月十五中秋节,朝鲜国王李昖于王宫设宴,携百官为班师还朝的大明将士饯行,并感谢天朝帮助驱逐倭寇,收复众多国土。
朝鲜自新罗、高丽时期便受中国文化深刻影响,中秋节(时称“秋夕”)的习俗已完全融入当地社会生活。
节日核心习俗与大明相似,包括:全家团聚,摆设酒食、月饼(朝鲜称“松饼”)、水果等祭祀祖先,感谢秋收。
民间也会举行赏月、玩传统游戏(如蹋跷板、投壶)、踏歌等活动,部分地区还有扫墓祭祖的习俗。
秋夕之际,朝鲜宫廷与民间均会给假庆祝,成为兼具家庭伦理与民俗娱乐的重要节日。
不过如今朝鲜正逢倭乱,已收复的国土也曾遭受过倭寇洗劫,又仍有本国一些降军流寇作乱,以致民生凋敝。
所以民间百姓无心也无力庆祝娱乐,节日氛围冷清寡淡。
李如松即将率军班师回京,朝方设宴感谢饯行是重要环节,他自然不能再缺席。
除去仍在全罗道和庆尚道率军驻守协防的将领,大明在朝鲜的将领官员皆来赴宴。
朝鲜君臣心底自然不希望大明撤兵,但事已至此,无法改变,还是尽心操办宴会,以免失了国家体统。
此次宴会比在义州和国王李昖刚回王京时,办得略微有声有色一些。
菜品、酒水等也算是上得台面,席间还有歌舞表演。
但是宴会氛围还是很尴尬,因为席间主将李如松都没有如何开口。
其他赴宴的又皆是北方将领,不是李如松的亲兄弟,就是李家家丁出身的将领。
哪怕宣府、大同等边镇的将领,也均是李如松麾下。
朝方往大明京师递奏书,称李如松纵容麾下杀朝鲜平民以冒功,这些将领自然没有好脸色给朝鲜君臣们看。
本来平壤城之战后,朝方对李如松那是感恩戴德,朝鲜民间还多有人为李如松立生祠。
不过,经过李如松被弹劾一事后,双方关系瞬间破裂。
即使朝方厚着脸皮不承认,可李如松麾下一系将领对朝鲜君臣更加厌恶。
所以一整场宴会下来,便苦了李霁一人,他既是唯一的文官,又会继续暂留朝鲜,朝鲜君臣频频向他敬酒。
朝鲜君臣其实也觉得李霁并不好相与,但没有办法不与其搞好关系。
李如松一回国,经略宋应昌又在辽东,身为监军的李霁便是在朝鲜的明军一号人物,且又得大明皇帝信重。
宴会结束后,李如松让五弟李如梅和李康送喝了不少酒的李霁回住所。
李如松等人在出征路上就多次“敲诈”李霁携带的甘薯酒,自然知晓这酒水的后劲有多厉害。
其实李霁倒也没他们想象中喝得那么多,有些朝鲜官员敬酒,他也仅是沾下唇而已,这已经很给面子了。
“静姬……那临海君李珒见过你?”
喝了些酒的李霁兴致颇高,对正在承欢低吟的王清妍低笑问道。
刚才李霁也带着她赴宴了,依旧是女扮男装。
国王李昖的庶长子临海君李珒已回到王京,宴会上向李霁敬酒之时,他看见王清妍后,表现得十分惊讶。
“前两年……他到我家请祖父占卜,无意中……撞见过一次……”
媚眼如丝的王清妍轻咬手背,吐息紊乱间断断续续地回答。
“只见过一面,时隔两年多还能一眼认出静姬你,那李珒真是对你念念不忘呢!说不定,此刻就在想着?”
李霁低笑说道,陡然间不遗余力,袭击如暴风骤雨。
王清妍口中又不禁呢喃起朝鲜语,同时直欲闪躲……
八月十六日,李如松正式率兵班师回国。
“回去好好替刘妈妈补上寿宴,告诉你嫂子她们,我也会很快回京,不必担心。”
李霁替李康理了理盔甲,嘱咐说道。
李康点头回道:“少爷,我知道了,你也要早点回去,这朝鲜怎么也比不得家里好。”
李霁轻拍了一下他的盔帽,气笑道:“呦!你什么时候也学会含沙射影了?是跟李大提督学的吗?”
李康咕哝着回道:“哪里有什么含沙射影,就是少爷别让嫂子和小嫂子不高兴……”
李霁帮他又稍稍扶正盔帽,笑道:“知道了,你回去可先别乱说啊。”
李康又点头回道:“这种事当然是少爷你自己说,我可不多嘴。”
同李康又交代了几句,随后李霁依次向李如松等人话别。
朝鲜国王李昖率众多朝臣出城恭送,他们对李如松再有意见,该给到的尊重一分也不能少。
朝鲜还要派礼曹官员一路相送,至少也得过碧蹄馆一带。
目送班师的部队远去后,李霁才同朝鲜国王等人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