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好说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明军的大部队还是驻扎在汉城外,所以李如松是在军队大营之中。
李霁和朝鲜光海君李珲在李如梅的带路下,来到了李如松的中军大帐。
互相见过礼后,李如松便让李霁和李珲二人落座。
此时,李珲心中隐隐感觉不妙,因为李如松的态度实在过于和善。
自从李珲私自派兵突袭龙山仓,险些破坏同倭寇的谈判计划,李如松每次看到他均是横眉冷对。
李如松看向李霁,微笑道:“此次顺利收复汉城,无需强攻城池,便免去伤亡,甚好!”
李霁也笑着回道:“皆是李提督运筹帷幄之功,焚毁龙山仓半数粮草,逼倭寇入了困境,才能不废一兵一卒收复汉城。”
李如松摆手笑道:“非我一人之功也,光风才是居功至伟。是你洞察时机,亲率兵马绕至幸州城,筹谋之时也多有弥补细节之处。”
李霁又谦虚回道:“李提督才是我大军之主将,统率全军,把握全局。突袭龙山仓的兵马,更是李提督麾下的辽东精锐铁骑,我也不过在旁略作辅助事宜。”
听着李霁和李如松二人互相吹捧,光海君李珲的心中暗暗警惕,这实在是过于反常。
一直提龙山仓,莫不是要翻旧账?
此时,他已经明白过来,要自己过来的其实是李如松,只不过李如松借李霁之口来说而已。
李霁停止互相吹捧,又开口道:“收复王京汉城,乃是好事,可鼓舞朝鲜上下的军心士气。”
一旁的李珲拱手恭声道:“小王已经将消息禀报父王,先在此谢过李提督和李谕德,助我国驱倭奴、复国土,重建社稷!待迎父王归王京,父王定要再亲谢二位。”
李如松这时才扫了眼下面的李珲,淡漠道:“此乃我朝陛下之圣德庇佑。”
李珲又赶紧恭声道:“这是自然,谢天朝大皇帝陛下恩德。”
李霁看向上首的李如松,问道:“李提督,现军中粮草情况如何?”
同李如松合作久了,自然而然便有默契,李霁已猜到他叫李珲过来的目的。
李如松一脸愁容地回道:“后方的粮草运输未至,我正在担心此事。”
他知道李霁已经领悟,要不然不会在李珲这个外人面前讨论粮草军需,于是开始配合演戏。
李珲闻言,心中咯噔一下,暗道不好。
李霁也叹一口气,说道:“在刚过碧蹄馆时,梅少卿也派快马传来公文,说因连日阴雨,道路泥泞,粮草运输会变得缓慢。”
李如松假装肃声问道:“我大部队乃是急行军而来,所携粮草有限,如何是好?”
大部队是急行军不假,所携粮草有限也是真。
不过在倭寇同意于十八日退出汉城后,李霁便已经安排逐步从开城往临津江查大受部囤积粮草。
李珲自然也知道这个事情,但是具体有多少,又能消耗多久,他却不清楚底细。
沉吟了一下,李霁又开口道:“怕现在也只能借粮周转了,周边可还有其他地方可暂借粮草?”
李如松又扫了眼李珲,回道:“有倒是有,西北面的龙山仓还有小部分倭寇运不走的粮草,如今正由朝鲜水军在看守。”
沈惟敬到汉城同倭寇重新谈判前,李霁和李如松加了一条,运不走的粮草不得焚毁。
一到汉城,李如松就命查大受带兵赶去龙山仓,可终究还是慢了一步,被朝鲜水军给捷足先登。
现在想起来李如松还气得不轻,他娘的朝鲜军,不只逃跑快,抢东西更快!
李珲哪里还不知道这二人想干什么,你一言我一语的,怎么不搭个戏台子唱戏去?
见李霁转头看向自己,李珲又赶紧拱手道:“李谕德,天兵助我等收复王京,此等大恩如何感谢都不为过。然此事我实已不能做主,城内百姓也急需赈济。”
李珲也算得到了一番历练,收复城池后,第一件事便是安抚百姓,聚拢民心,现在做得有板有眼,颇得百姓爱戴拥护。
之前在平壤城时,李珲就曾拿过粮草同李霁做过交易。
其实后来他的老子国王也收到一些风声,但是被李珲给糊弄过去了。
现在说已不能做主,自然是因为多了一个都元帅金命元与他共掌兵权。
李霁理了理袖口,开始忽悠道:“光海君要往远处看,你乃是堂堂王子,有何不能做主?暂借些粮草与我军,也是为更快收复更多国土,倭寇可是仍占据贵国近一半国土啊。”
借?说是这么说,李霁和李如松就没打算过要还。
李珲一脸为难道:“李谕德,今时不同往日,但凡小王能做主之事,绝不推辞,还望体谅。”
他也想借此机会修复同李霁的关系,但现在多出了个都元帅金命元,事情已没那么容易糊弄。
自家老子对自己已有了压制之意,再让他知道擅专行事,只怕口头封的世子都要摘掉。
李霁看了眼李如松后,又继续道:“我当然是理解光海君的,倘若王京周边都是由你做主呢?而且我们不借完,会留下一些用以赈济百姓。”
上首的李如松也开口道:“明日一早,朝鲜都元帅会率他麾下所有兵马往南追击倭寇。”
只要平倭主将李如松强硬把人往南边撵,就在眼皮子底下,金命元还不敢阳奉阴违。
见李珲仍在犹豫,李霁继续循循善诱道:“金都元帅率部追击倭寇后,光海君还有何担心?而且他立不了什么功劳,待我军继续追击倭寇时,光海君可遣亲信将领率军跟随,收复国土之功仍属于你。”
把金命元调往南边,他当然不敢真去追击倭寇,最多做做样子罢了。
倭寇忌惮的是明军,狐假虎威的朝军若敢真自己追击,看人家不把他们打得抱头鼠窜!
李珲沉思了一阵,最后咬了咬牙,干!
只要调走金命元,又留下一部分粮以自家老子的名义赈济百姓,事后账本又都是自己的人来做,到底赈济了多少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出了李如松的大帐,李霁笑道:“光海君只须花点小心思调离那些水军即可,你以朝鲜国王殿下的名义赈济百姓,乃是为君父分忧,他只会称赞贤良。”
见李珲还是一脸豁出去的表情,李霁只好再次开口忽悠。
李珲点头回道:“为父王分忧,乃是作为儿臣的本份。今后还请李谕德多多指教,小王不胜感激。”
李霁微笑道:“好说!好说!”
放心,下次还继续薅你。
待光海君李珲告辞离去后,李霁又转回李如松的大帐内,商议一些只有内部人士才能参与的事。
一直到入夜,李霁才带着十四名锦衣卫和李如梅一起进入汉城。
李如梅和祖承训二人带了两千多明军入城,与朝鲜军队一起接手城防。
李霁就着昏暗的光线,粗略地看了一下这座王京。
作为朝鲜的政治、经济中心,汉城这座城池还是有点规模的,不用再次遭受战火蹂躏,可以说已十分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