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谈判结果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三月十三日,李如松率领数百亲兵从平壤城赶到开城,同行而来的还有数名朝鲜官员和沈惟敬。


    李如松既然将沈惟敬一起带来,那么就是要准备同倭寇接触谈判了。


    而李如松来得这般快,李霁等人并不意外,在消息传到开城前,就已经递往平壤城和义州。


    李宁看向李如松,沉声问道:“提督,真要和那些倭寇谈判么,就这么不打了?”


    坐着的李如松揉了揉眉间,语气平静地回道:“到底是打或不打,还得先谈过之后才能知道。”


    李霁则问李如松道:“李提督,谈判大概是个什么章程?”


    李如松放下揉着眉间的手,回道:“大概就是倭国从朝鲜撤军,释放朝鲜被俘虏的王子,上表赔罪称臣,日后不得再侵犯朝鲜。”


    顿了顿后,又继续道:“当然,这些问题估计一时半会儿谈不下来,首先是得解决当下汉城的问题,让倭寇尽快撤出汉城。”


    李霁闻言点了点头,跟他猜想的差不多。


    汉城的倭寇提出谈判请求,主要是因龙山仓的粮草被焚毁过半,后方又无法继续稳定供给,他们已经撑不下去。


    李霁和李如松二人同大忽悠沈惟敬聊了一阵,教他如何拿捏倭寇的软肋进行谈判。


    沈惟敬从平壤城一路快马赶来开城,他不似李如松等武人那般身体健壮,整个人差点没被颠散架。


    听着李霁和李如松的嘱咐,全程都跟瘟鸡似的,只是无精打采地点头。


    看得李如松是一阵火大,他一掌拍在案上,冷声道:“你光点头是什么意思?到底听明白了没有?”


    沈惟敬被李如松突如其来的拍案动作吓了一大跳,从椅子上弹起来,赶紧小心回道:“明白!明白!李提督放心,在下都记在心里了。”


    李如松冷冷地看着沈惟敬,再次喝问道:“你明白什么?”


    见李如松目光冰冷,沈惟敬不禁打了个寒颤,回道:“明白的,要让他们尽快退出汉城。”


    李霁扯了扯嘴角,笑道:“记住这一条就对了,你告诉倭寇,龙山仓是我们放火烧的,所以他们大概能支撑到什么时候,我们心里有数。他们愿撤的话就好好谈,否则待他们粮草耗尽,再想安然后撤,就不是容易的事。”


    沈惟敬又连连点头,回道:“明白!明白!若咱们辽东铁骑追击,他们跑不了。”


    还不忘拍李如松一记马屁,但李如松似乎并不领情,还是冷着脸。


    李霁调侃道:“呦!沈游击还懂兵法呢,可以啊!好好谈,谈妥当了给你记一大功。”


    沈惟敬赶紧干笑道:“李谕德过奖了,我哪里懂什么兵法,李提督和你才是用兵如神,深谙兵法。”


    李如松还是一脸嫌弃,随后命亲兵通知祖承训,派人护送沈惟敬前往朝鲜王京汉城。


    事情谈妥,李霁找到李康,打量了他一番,笑问道:“腿上的伤好彻底没?”


    李康在原地蹦了一下,笑着回道:“少爷放心,好彻底了,一点事儿没有。”


    李霁笑着轻轻给了他一个板栗,说道:“好了就行,都是总旗了,稳重些。待会儿去我那里吃饭,你嫂子寄了信过来,也有映荷给你的信,一起送了过来。”


    李康如今已经升了总旗,不过还是跟在李如松身边当亲兵。


    屋内的李如松笑道:“行了,李康你直接去吧。”


    李康拱手笑道:“多谢提督!”


    和李康回到宅子这边,李霁让王清妍多做了两个菜,二人喝了几杯。


    李康看着妻子映荷写的信,提起酒杯,呵呵笑道:“少爷,映荷又有了身孕,我又准备多一个孩子。”


    李霁与他碰了碰杯,喝完杯中酒后,嘱咐道:“所以,要时刻谨记,家里还有妻儿等着你,上了战场一定要千万注意安全。还有,闲暇之余要多读书,听到没?”


    李康一边给李霁倒酒,一边回道:“少爷,我晓得了,现在每晚都有看上半本呢,要不然都睡不着。”


    李霁闻言,气笑道:“半本?看得透么?你是看着书本好打瞌睡吧!”


    李霁可太了解他了,李康一捧起书本,不用多久眼皮就打架。


    李康干笑道:“真有在看,你不是说过先多看,然后再慢慢悟么。当然了,看多了确实容易瞌睡。”


    给自己也倒了杯酒后,李康又问道:“少爷,映荷如今又有了身孕,你说还要不要告诉她我当兵的事啊?”


    李霁想了想后,回道:“说吧,她迟早要知道,在信里别提上战场的事,就说是留在后方的普通军士,我让你嫂子多宽慰她。”


    李康因为还要回营,二人便没有多喝。


    李霁送李康出门,到了大门外,他低声与李霁说道:“少爷,你还是要注意些。万一,我是说万一,若那朝鲜女子有了你的骨肉,可是要带回大明的,你的孩子可不能流落在外边。”


    李霁退后一步,轻轻踹了他一脚,气笑道:“康子,你什么时候也变得婆婆妈妈的,废话忒多!”


    李康拍了拍屁股,一脸正色继续道:“少爷,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刘妈妈知晓肯定也是这么认为,你的孩子就只能是我们大明的人。”


    见李霁作势又要踹,李康赶紧开溜。


    三月十五日,沈惟敬与小西行长等倭国使者于汉城附近的龙山进行谈判。


    谈判结束后,沈惟敬在三月二十日回到开城。


    “倭寇表示对于我大明提出的条件,会以最快速度传给丰臣秀吉,并交还朝鲜两个王子及其他一起被俘虏的官吏。还说可以撤出王京汉城,但要求我们大明的军队也须同时后撤,坡州和开城的兵马全部后撤。”


    沈惟敬向李如松和李霁二人禀报此次谈判结果。


    如今坡州、临津江沿线和开城,共有明军约一万军队,且还以骑兵居多。


    倭寇在碧蹄馆已经领略过辽东骑兵的强悍战力,所以哪怕开城距离汉城有一百四十余里,他们也完全不放心。


    李如松点点头,脸上有些许笑意。


    李霁则看着沈惟敬,皱眉问道:“倭寇的其他条件呢?”


    沈惟敬只说汉城的倭寇会上报大明提出的条件,却并没有说倭寇所提的谈判条件。


    沈惟敬拱手回道:“小西行长说他们无法提条件,须由关白丰臣秀吉亲自提出,于是请我大明派出使节,前往倭国本土名护屋面见丰臣秀吉,进行谈判事宜。”


    李如松点头道:“应允他们,我军可以后撤,派遣使节之事也会加急传往京师。”


    又抬头问道:“倭寇说何时撤出汉城?”


    沈惟敬恭声回道:“他们称会在四月八日前撤出汉城。”


    李霁看向李如松,又开口道:“倭寇现在只想撤离汉城,但是未提出具体和谈条件,还须尽快通知宋侍郎和朝鲜君臣。”


    宋应昌乃是备倭经略,涉及谈判便是由他主导。


    李如松是武将,排兵布阵的事旁人不得干预,但谈判涉及三国的外交、政治,李如松再得皇帝偏爱,也不能自专。


    而通知朝鲜君臣也是必要的,毕竟这是在朝鲜境内发生的战争,后续谈判也肯定会涉及到朝鲜的利益。


    李如松微微颔首,随后命人将谈判结果快马传往义州和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