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你就没喝吗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关于梅国桢维护本国军士的事,李如松其实也是知道的,只不过因为多年与文官的纠葛,心中一直别扭而已。


    梅国桢之前是御史,弹劾李成梁和李如松父子二人最多的便是御史言官。


    一年之中若有一百本弹劾奏章,那就有九十本出自御史和科道言官。


    李如松笑道:“那本提督便暂且当他是自己人,读书人的风度都不要了,确实是大事。”


    李霁还是一脸无奈的模样,这话乍一听没什么毛病,可从李大提督口里说出来,总感觉有股子讽刺的意味。


    李如松看了眼李霁,气笑道:“你什么表情,我可真是在夸他。”


    李霁拍了拍也被烤得微烫的双膝,笑道:“可是味道总感觉不对啊。”


    李如松伸脚将火盆往自己面前一勾,使其离李霁远些,又气恼道:“爱信不信,我改天就这么当面夸夸他梅国桢,他不得喜不自胜?”


    好吧……你俩别吵起来就行。


    看了眼帐帘,李如松又低声对李霁说道:“能不能弄两口酒暖暖身子?”


    李霁装糊涂回道:“我哪里还有那玩意儿,都被你们给霍霍完了。那朝鲜王子李珲倒可能有,可李大提督你也喝不惯朝鲜的酒不是吗?”


    李如松继续说道:“朝鲜的酒水那跟井水有啥区别,不喝!我是让你弄点那酒精给我,那不也是甘薯酒么……”


    果然又是在打这主意,之前李如松就偷偷让李康带过一次话。


    李霁再次无奈回道:“李大提督,那跟原本的甘薯酒不一样,不能喝!”


    李如松翘起二郎腿,问道:“有什么不一样,李康都说了,那玩意儿本来就是甘薯酒,只不过更烈一些。你弄一坛过来,我兑点水进去不就行了?”


    李霁一听,气笑道:“好哇!李康他才来几天呐,就什么都和你说,李大提督真是带兵有方。”


    李如松笑着回道:“什么话这是,都自己人!李康只说也是用甘薯酒弄成的,其他什么都没说,你偷偷弄点过来,成不成?这天气冷得不行!”


    李霁倒不是担心李如松知道怎么蒸馏,这玩意儿又不难,况且人李家的地位肯定不屑捣鼓这些东西,开玩笑罢了。


    酒瘾上来就直说,还冷得不行?辽东就比这儿暖和了?


    李霁起身没好气道:“再说吧,你一堂堂主将偷偷干这事儿,不像话!”


    李如松也起身一把拉住李霁,低声道:“咋?我是主将,你不还是监军?你就没喝吗?”


    李霁闻言,嘴角一抽,回道:“咋?李大提督要捅出去不成?”


    李如松笑着回道:“那可说不定,要真捅出去,我第一个揭发你!反正弹劾我的奏章,一年下来怎么也有几十本,虱子多了不怕痒,你堂堂翰林清贵也不怕被弹劾?”


    李霁一拍脑门,真他娘的死猪不怕开水烫……


    “这朝鲜的天气是冷啊!李提督稍等,我想想办法。”


    李霁只得无奈答应道。


    他弄点出来再容易不过,因为这些都归他管。


    李如松拍了拍李霁的肩膀,点头笑道:“这就对了,其实我主要是替李谕德你考虑,你是南方人,哪里受得了这北方的寒冷。”


    好一个替我考虑,简直厚颜无耻!


    李如松的大军是驻扎在开城的城外,他从来都是与大军住一起。


    李霁很快去而复返,这一夜,李如松大帐外的亲兵换得格外频繁,一直进进出出……


    正月二十五日一早,李如松带着李如柏、杨元和张世爵等人,率明军大部前往开城以南的坡州。


    正月二十六日,明军大部到达坡州城外扎营。


    李如松命查大受和朝鲜京畿道防御高彦伯带领五百骑兵,再次往南继续侦查敌情。


    在查大受的后方,由祖承训、李宁、孙守廉、张应种、高升、胡鸾等人率领三千骑兵接应跟随。


    这些人清一水的都是李家军事集团将领,手下的三千骑兵几乎都算是李家的家丁兵马,辽东精锐骑兵中的精锐。


    二十七日,查大受的前导侦查部队五百骑,摸近了朝鲜王京汉城外二十五里左右的砺石岘。


    查大受部在二十五日晨,便在朝鲜昌陵附近遭遇一股数百人的倭寇,领军的倭将为加藤光泰和前野长康。


    查大受直接率军与这支倭军展开冲杀,自平壤城之战后,他们就没有再同倭寇交战过。


    查大受也因杀了许多朝鲜“带路党”而遭李如松训斥,那些首级便不算在军功之内。


    好不容易碰上真正的倭寇,查大受的部下嗷嗷叫地向倭寇冲杀过去,那可是货真价实的军功。


    交战没多久,倭寇便被杀得败退,倭将加藤光泰和前野长康率部逃回汉城,此战查大受部斩杀一百余倭寇。


    今日刚到砺石岘附近,查大受部又遭遇了一股约七百人的倭寇。


    这股倭寇应是在负责巡逻警戒,且比之前警戒的巡逻范围还扩大了。


    砺石岘是汉城的北方屏障之一,有三个峪口,是通往朝鲜昌陵和汉城的重要通道。


    之前查大受直到昌陵才遇到倭寇的巡逻警戒部队,没想到才过了两日,便扩大巡逻至砺石岘。


    一名亲兵向查大受问道:“副总兵,这支倭寇部队约有七百人,咱们杀不杀?”


    亲兵是问查大受杀不杀,而不是怎么办,显然对倭寇的战力很轻视。


    之前他们便斩获一百多首级,对于出现的倭寇自然就当作军功。


    查大受看着对面的倭寇部队,回道:“提督让我等作前导侦查,并不是见到倭寇就与之交战。”


    查大受其实心底是想冲杀倭寇的,但是昨日被李如松告诫之后不敢再冒然与敌交战。


    李如松说再不听军令,私自与敌开战,便军法处置,他从来说到做到。


    两军都已见到了对方,但是一时都没有动作。


    一旁的朝鲜京畿道防御使高彦伯,看得一脸紧张,这么近的距离,交战一触即发。


    查大受对亲兵命令道:“将倭寇扩大巡逻警戒范围之事,向提督禀报。”


    几名亲兵领命,调转马头往北而去。


    查大受没有过多犹豫,再次下令道:“传令后撤!”


    命令一下,后方骑兵开始调转马头后撤。


    京畿道防御使高彦伯闻言,不禁松了口气,不打才好呢,刀枪无眼。


    因为高彦伯真不怎么会打仗,被拉来作前导只是因为熟悉地形地势,说白了就是个带路的,手下也就百来人。


    看见明军后撤,对面的倭寇竟也跟着有了动作,往查大受部缓缓逼近。


    方才那名亲兵看着竟朝己方逼近的倭寇,在查大受身边狞笑道:“副总兵,要是倭奴主动来攻,而我们被动御敌,提督不会怪罪吧?”


    查大受自然明白属下什么意思,说到底还是想要军功。


    双方人数几乎相当,虽然有一百余人是朝鲜军,但查大受并不怵这几百倭寇,上次交战时,人数也和今天差不多。


    查大受笑道:“少废话,先后撤!但倭奴若敢攻来,当然要御敌反击,而且要狠狠反击!”


    一旁的高彦伯听后,瞬间心又提了起来。


    这些天兵就这么喜欢打仗吗?一副巴不得倭寇冲杀过来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