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平壤之战(五)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平壤城西面的七星门、普通门以及城北的牡丹峰高地,同时遭受明军炮轰。


    普通门上的城楼被数发炮弹击中,直接倒塌大半。


    当时倭寇第一军团的主将小西行长正在那里观战,第一发炮弹落下时,幸好部下护着他快速撤离,否则此刻已经埋在废墟中了。


    跑下城楼的小西行长听到炮声不绝于耳,双腿都犹在发抖。


    倭寇也在城头架设有火炮(当时叫大筒),可是他们火炮的射程根本就够不到明军。


    大样佛朗机炮轰击平壤城头的同时,神火飞箭和毒火飞箭等,齐齐射向城头。


    城头之上不止碎屑横飞,还处处冒着黑烟,那是毒火飞箭射出的火箭,那些黑烟也是一种毒烟。


    火箭点燃了城楼,甚至射入了城内,点燃了城内侧的房屋,但现在根本没人在乎。


    倭寇以为明军的火炮很快就会停下,毕竟装填弹药会有间隔。


    可是他们错了,是有间隔不假,可是时间间隔极短,很快第二轮炮弹又轰到城头。


    明军火炮的装填速度比他们想象的要快,且数量也多。


    李珲看着明军负责操控火炮的军士们熟练快速地更换子铳,第二发的炮弹随之点燃发射。


    抬头向前方的平壤城看去,李珲感觉整个城池都在颤抖……


    平壤城内仍有众多朝鲜百姓,他们突然听到阵阵天雷轰响,吓得好些直接趴到地上祈祷。


    胆大点儿的百姓朝城头看去,只见上面乱哄哄的,大概猜到是有人在攻打城池,但是无法想象是什么武器可以造出如此大的声势。


    李珲又微微转头看向那数个庞然大物,是明军的大将军炮,如今已经揭去黑布显露真容。


    虽然一炮未发,但李珲已经能想象到,这巨炮发射之时,该是何等惊天动地。


    在每门大将军门周边,都有三十余名魁梧的军士守护,他们也是专门操控火炮的军士。


    李如松带着所有亲兵赶到七星门督战,将普通门交给李霁和梅国桢,当然主将还是左协副总兵李如柏。


    李如柏打马向李霁这边来,高声道:“李谕德,已经是第四轮炮击了,军士已经全部准备好。”


    火炮声还在轰鸣,李如柏不得不提高声音。


    李霁回道:“我们这边多打两轮。”


    李如柏对此并无异议,因为昨夜作部署之前,白天仅有李霁和梅国桢二人在长兄帐内议事,所有的进攻都是三人安排。


    而且李如松在去七星门前,严令李如柏不得擅自作主,军士冲锋之前都得听李霁的。


    李霁又开口问道:“李参将,是否已经预估出倭寇火炮的射程?”


    参将李芳春抱拳回道:“已经预估出其射程,约为一百三十步(约200米)。”


    李霁点头道:“在最后一轮火炮发射之时,同时发射大将军炮,直轰城门。”


    这就是射程远的优势,我随便打你,而你却够不着我。


    李霁向城头望去,但看不大清楚,不过想必应该差不多了。


    这时,一名军士来报:“二位监军,南面的祖副总兵和骆参将已经准备就绪,同时也已确定戍守南面的几乎全是朝鲜投降军。”


    李霁和梅国桢对视一眼后,说道:“让他们炮声一停,便立刻发起攻城。”


    猛烈的火炮轰击西面两门,其实这还是在佯攻,突破点就是朝鲜投降军所守的南面含毯门。


    七星门和普通门,以及城北牡丹峰高地,至少牵制倭寇一万二千人。


    倭寇还要守北面密台门,东面两座城门也需要部署部分兵力,那么倭寇根本抽不出多余兵力去镇守南面。


    南面的两个城门,一直是主要由朝鲜投降的军队负责镇守。


    李如松昨日为什么要让杨元和李如柏带兵玩儿似的试探性进攻西面七星门和普通门?正是为了给倭寇加深印象,我们就是要攻你的西北面!


    突然几声更大的巨响传来,是大将军炮发射。


    李珲不禁揉了揉耳朵,这动静着实吓人,城门前的墙角竟都塌了一大块……


    金应南在李珲身边低声道:“世子,这大明的火炮威力竟如此巨大,只怕我国没有任何一座城池禁得起这般轰射……”


    金应南说的是朝鲜语,李珲脸色沉重地点了点头。


    这时,李霁突然转头笑道:“朝鲜是我大明的藩属国,只有被他国侵犯之时,我们才会推着这些火炮来相助。我们的火炮也只会向大明的敌人发射,所以光海君不必害怕。”


    李珲笑了笑,回道:“李谕德说的是,天朝只会帮助我们驱逐凶残的倭寇。”


    金应南也赶紧笑呵呵道:“是是是,我国与天朝永世盟好,天朝只会保护我们!”


    他该不会听得懂我们的朝鲜语吧?难道会读心术?


    李霁仅是笑了笑,又继续看向前方战场。


    炮声逐渐稀疏,平壤城的西面城墙不复当初模样,城头之上的城楼、箭楼等建筑几乎被火炮摧毁。


    城头上的倭寇还没从被火炮轰击的惊愕状态回过神,明军已经开始冲锋,蚁附攻城。


    今早有一条军令传遍全军,先登者赏银五千两!


    那可是整整五千两,军士们都瞬间疯魔,全在等冲锋的这一刻,干!


    平壤城南面的含毯门,投降的朝鲜军看到城下突然出现数千军士,不禁心中慌乱。


    可是当看清他们的服饰后,城头上的朝鲜士兵都露出鄙夷的神色。


    本国军士怕个什么,毫无战力!


    要不说还得是自己人了解自己人,自己国家的军队什么鸟样,他们再清楚不过了。


    现在西面和北面正打得热闹,本国军队不敢往那边凑,就到南边来装装样子?


    负责镇守南面的朝鲜降将没有打算禀报小西行长的意思,等击退了本国软弱无能的军队,再汇报上去功劳就更大。


    接战之前,城头上的许多朝鲜守军都是嬉皮笑脸的模样,全然无所谓。


    可当城下军队攻城之时,他们都懵了。


    这支部队装备精良不说,人人骁勇善战,悍不畏死,完全不像本国军队。


    在看到有军士借助云梯登上城头时,骆尚志脱掉罩在外面的朝鲜军服,大喝道:“杀进城去!建功立业当在今日!”


    众多南兵步卒也快速脱掉外面的朝鲜军服,露出红色的袄甲。


    城头朝鲜军此时已经知道这些其实是明军部队,可为时已晚。


    随着越来越多的明军登上城头,有的守军直接转身就往城下跑,有的干脆又投降了。


    平安道兵使李镒和防御使金应瑞感叹天兵神勇的同时,赶紧催促麾下士兵往前冲。


    现在不捞功劳,更待何时?


    西面城墙上的倭寇终于反应过来,开始组织防御,抵挡明军登城。


    不得不承认小西行长麾下军士也极其悍勇,否则丰臣秀吉也不会任其为先锋军团之一。


    李如松亲见两拨军士登上城头,可是很快没了动静。


    虽是佯攻,李如松竟也发了狠,沉声命令道:“将所有大将军炮对准城门,给本提督轰!”


    同是西面的城门,可七星门的规模不如普通门(大西门)。


    “告知李谕德,不佯攻了,狠狠打一仗,再射三轮火炮!”


    吐了口唾沫,李如松又继续命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