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平壤之战(三)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骆尚志看着停在壕沟对面的一排朝鲜士兵,他们身后还有人在推搡。


    “真是一群软骨头,一点动静就给他们吓成这样。”


    骆尚志给出了与李如松同样的评价,这样毫无纪律的军队差到了极点。


    随后骆尚志又命令道:“把越过壕沟的那些都给我绑了。”


    越过壕沟界线的朝鲜士兵有三十多名,被骆尚志命人绑了跪在壕沟旁。


    此时,军营外的鸟铳声已经停了下来,估计夜袭的倭寇已经退去。


    对面的朝鲜士兵呆呆地站立着,听到鸟铳声停下,也逐渐安静下来。


    开始有人在他们身后呼喝,许是命令他们回营去。


    李霁抬头看去,聚到这边的朝鲜士兵估计得有四五百人,后面开始有人转身回他们的军营。


    一名朝鲜将领挤开士兵,躬身行礼道:“陪臣平安道兵使李镒,对面可是李谕德?”


    李霁肃声回道:“是我,立刻让你们的人回到自己军营去。”


    李镒回道:“我这就命令他们回去。”


    说罢,继续指挥命令士兵回营。


    待所有士兵全部转身回营,平安道兵使李镒又高声问道:“李谕德,能否准我过去?”


    李霁回道:“过来!”


    骆尚志命手下张弓搭箭的军士撤去,李镒带着两个亲兵越过壕沟。


    来到李霁和骆尚志面前后,李镒揖礼道:“刚才的事实在对不住,在此向李谕德和这位将军致歉。”


    骆尚志寒声回道:“你可知刚才若你们数百人冲到我部军营,会造成何种后果?你们便是如此带兵吗?”


    李镒赶紧再次歉意道:“在下治军不严,险些酿成大错,罪过!请李谕德和这位将军千万见谅,陪臣稍后便严惩这些越界的军士。”


    李霁也冷声道:“李兵使,我不希望再看到发生这样的事。若你无法约束麾下军士,我可以代你告知贵国国王殿下。”


    李镒再次拱手道:“请李谕德放心,陪臣保证绝不会再发生此类事件,请相信在下。”


    李霁冷哼道:“将你们的士兵带回去,好好管教。”


    说罢,李霁就直接拂袖转身,带着李康等人离去。


    李霁回到李如松大帐时,李宁也在禀报战况。


    “此次共击杀倭寇一百四十六人,我方未有伤亡。”


    李如松点头道:“很好,但仍不可放松警惕。”


    李宁又笑道:“还是多得李谕德改造的新鸟铳,直到发射鸟铳时,倭寇才发现我们的位置。我把他们放近到差不多二百步的位置打,打了两轮,应该还有不少是带着伤回去的。”


    李如松闻言笑道:“只要被打到,没当场毙命,回去也废了。”


    他反复多次试过李霁改造后的鸟铳,威力比之前的要强太多。


    李宁又笑着对李霁道:“李谕德,这新鸟铳还是不够多。”


    李霁摇头笑道:“李游击,四百支燧石激发的鸟铳可全在你部队手里。不过,京师那边新造出来的应该也差不多到了。”


    李宁转头对李如松笑道:“提督,到时再分我三百支如何?”


    李如松气笑道:“这么短的时间京师能造多少?你还想要三百,滚去好好巡营!”


    李宁伸出两根手指,笑道:“那就二百!”


    李如松瞪了他一眼,说道:“休想!全给你了,别的部队怎么办?去巡你的营。”


    李宁刚走出营帐,又转身欲开口。


    李如松一个茶杯扔过去道:“没有!敢跟我谈生意是吧?”


    后半夜平安无事。


    第二日一早,李霁刚出自己营帐,就见那光海君李珲杵在帐前。


    一见李霁出来,李珲便拱手揖礼道:“昨夜之事,万望李谕德恕罪!营中有一千六百余士兵乃是最近征召,他们既没有上过战场,更无应对夜袭之经验。”


    李霁轻笑道:“光海君,士兵没上过战场,那领兵的将领也没上过战场吗?”


    李珲赶紧道:“李兵使在江原道曾指挥过几次战事的,小王保证此类事件绝不会再发生。”


    他真的担心李霁将此事传信至义州,那么李镒平安道兵使一职定然要被摘掉。


    李霁边走边说道:“在下尚有许多事务处理,恕不奉陪。李提督已经下令,若再有此类情况发生,便当作敌袭处置,光海君代为转达贵国将领。”


    李珲向着李霁的背影揖礼恭声道:“多谢李谕德和李提督!”


    李霁这么说,则代表不会继续追究。


    李霁到李如松大帐前时,梅国桢也是刚到。


    其实两人的营帐相邻,不过梅国桢起得更早些,上了年纪的人,觉都比较少嘛。


    二人进入营帐,见李如松正在全神贯注地看着平壤城周边一带的舆图。


    平壤城整体地势呈现北高南低的态势,城北的牡丹峰高耸,是周边一带的制高点,可俯瞰城内及周边地区,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牡丹峰与平壤城成犄角之势,是平壤城防御体系的外围要点,倭寇便在此建立了军事设施,同时部署有部分兵力驻守。


    平壤城又三面临水,城东、南两面濒临大同江,城西则靠着普通江,江面对城池形成了天然的防御屏障。


    李如松转身看着二人问道:“你们觉得应在何处为突破口?”


    现下已经没有其他办法,唯有强攻一途。


    不过李如松气定神闲,对于强攻显然很有信心,相比宁夏城,平壤城的规模确实不够看。


    而且当初宁夏城可是有大量的火炮,倭寇鸟铳是装备得多,火炮则没有多少。


    这天,李如松又命李如柏和杨元各领兵五千,进攻普通门和七星门。


    不过,这次进攻跟闹着玩儿似的,随便轰了几炮后,两支部队就撤了回来。


    夜间,李如松再次召集将领议事,朝鲜光海君李珲也被叫了过来。


    李珲接到李霁的通知时,简直受宠若惊。


    说是议事,但其他人几乎没有说话的机会,唯有李如松一人发号施令。


    李如松朗声道:“如今平壤城中约有倭寇一万八千,朝鲜投降军约有五千,防守兵力总计约二万三千。众将听令,本提督作如下部署。”


    “中军副总兵杨元、右协副总兵张世爵率军一万,进攻七星门!”


    “左协副总兵李如柏、参将李芳春率军一万,进攻普通门!”


    “副总兵查大受、参将吴惟忠率军五千,进攻城北牡丹峰高地,并保护进攻七星门、普通门主力侧翼!”


    “副总兵祖承训、参将骆尚志率军三千及五千朝鲜军,进攻南面含毯门!”


    以上众将的副总兵衔均不属于任何军镇编制,仅是此次入朝平倭所加职衔,相当于差遣,唯有祖承训是真正的辽东副总兵。


    李如松手指舆图,继续沉声下令道:“参将李如梅、游击李宁各率军三千,于东面长庆门、大同门外设伏,截击败退倭寇!”


    平倭之战旨在驱逐倭寇,自然不能像宁夏平叛一般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所以采取“围三阙一”。


    放归放,但是也要尽可能消灭其有生力量,故而设伏兵于东面。


    李如松下发最后一条军令:“副总兵佟养正,率九千兵马为预备军,随时听调!”


    佟养正的这个副总兵则是实职,但又不是大军镇的副总兵,而是隶属辽东的分守副总兵,类似参将,负责边镇某一片防区的防务。


    佟养正担任的是分守辽东宽奠等处副总兵、都指挥使。(资料章末有介绍)


    众人躬身领命,明日正月初八,正式对平壤城发起强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