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冥冥之中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二人来到李霁面前,揖礼道:
“李珲见过李谕德!”
“陪臣东宫左春坊赞善金应南,见过李谕德!”
赞善隶属东宫春坊,主要负责引导世子的礼仪规范,陪同参与各类礼仪活动,难怪金应南随侍李珲左右。
在他们给李如松见过礼后,即将到面前时,李霁便已经起身。
李霁笑着回礼道:“二位有礼。”
叫世子?那是不可能的,没有得到大明皇帝的册封,朝鲜国王自己立的世子完全作不得数。
真这么称呼李珲,日后传回大明,自己在大明官扬之中根本没法混。
李珲并未因为李霁略过称呼有任何不悦,反而一脸笑意道:“李谕德乃是天朝六元及第的状元,才高八斗,文冠当世。还听金赞善说李谕德乃是许阁老的得意门生,今日得见实感荣幸。如今远来助我国驱逐倭寇,不胜感激。”
说罢,李珲又揖了一礼,态度十分谦恭。
李霁只得又回了一礼,谦虚回道:“光海君过誉了,实不敢当。大明与朝鲜永世盟好,我朝陛下命我等随军援助贵国,必不辱命。”
李珲从侍女手中接过酒杯,继续笑道:“谢天朝大皇帝陛下!李谕德的老师许阁老,曾指导我父王治国之道,父王常言深有所得,感念至今。小王十分仰慕李谕德之才学,望有机会得李谕德多加指点,在此敬李谕德一杯。”
呦!儒学还真不错,听听这话说的,有水平!
李霁提杯回敬,笑道:“恩师亦称贵国国王殿下,才高仁厚,当乃明君,然倭寇狼子野心,侵犯仁孝之国,其必受天罚。光海君亦是才学出众,在下不敢言指点,或可互相探讨。”
句句不离许阁老,你想做甚?
我老师许阁老与你老爹李昖是有些许渊源,但你老爹能坐上国王之位,可不是因为许阁老为他说了许多好话,全是因为他命好啊!
没错!现任朝鲜国王李昖的国王之位也是捡来的,和朱翊钧的爷爷嘉靖皇帝朱厚熜类似,都是以小宗承继大统。
不同的是,嘉靖皇帝朱厚熜是继承他堂哥武宗朱厚照的皇位,而李昖是继承他伯父明宗李峘的王位。
朝鲜往上数三个国王,分别是中宗李怿、仁宗李峼、明宗李峘。
仁宗和明宗属于兄终弟及,两人都是中宗李怿的嫡子,仁宗是嫡长子,明宗是嫡次子,唯二的两个嫡子。
仁宗李峼在位仅八个月,无嗣,死后王位传至弟弟李峘,是为明宗。
明宗李峘到死也没有儿子,至此中宗李怿的嫡系绝嗣。
王位便仍是在仁宗和明宗这一代兄终弟及,寻找继承人。
而明宗李峘去世时,仅有一位庶出的兄弟在世,封号为德阳君的李岐,不过他因罪被流放,没有了王位继承权。
于是,明宗之母文定王后(当时已是太后)和朝鲜的臣子们,便将目光瞄向了中宗李怿的其他庶出孙子辈。
李昖十分幸运,就此进入众人视野。
李昖的父亲德兴君李岹,是中宗李怿的庶出第七子,是仁宗和明宗的弟弟。
李昖是李岹的嫡长子,得以继承朝鲜国王之位,是因支系当时未卷入重大政治纷争,相对中立,从而被各方势力所接受。
李昖继承王位后,属于过继到了明宗李峘这一脉,他继位后便追封其生父李岹为德兴大院君。
更巧的是,李昖被选中继承王位时年十五岁,大明嘉靖皇帝被选中继承大统时也是十五岁。
李昖上位之时,大明在位的皇帝是隆庆皇帝朱载坖,朱翊钧他爹。
小宗继承大统?我朱载坖当然举双手赞成册封,我家老子就是以小宗入大宗,正得很,天命所归!
老子早死,两个伯父都没有儿子,活该你李昖当国王!
追封生父?同样举双手赞成!
只封了个“大院君”,为什么不直接追封为王?抠门!要向我爹学习!
我的修仙老子就追封了我爷爷为皇帝,“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祔享太庙,这才叫大气!
所以现任朝鲜国王李昖的命,可以说好得不能再好了,如果没有当下这一扬倭乱的话。
李昖已经当了二十五年的国王,终于遇到了人生第一大劫难,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至于李珲则是真的命不好,排了个老二!
李珲今年十八岁,比他的哥哥临海君李珒小三岁。
李昖也很不喜欢庶长子李珒,要不然不会那么早封庶次子李珲为世子。
朱翊钧要是知道李昖封庶次子为世子,那肯定也是跳起来举双手赞成,然而并没有用!
同样的版本,阻力来自同一批人,巧了不是,还是冥冥之中!
只要朝鲜国王敢把请封李珲为世子的文书递到大明,大明朝堂群臣保准就直接给他甩回来,理由还一大堆!
你一藩属国王想做什么?“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知不知道?
你李昖的长子是被俘虏了,可还没死呢!
我们大明,你们的宗主国储君都还没定,你一藩属国急着立什么世子,还想要立庶次子,火上浇油是吧?立刻滚走!
还有那什么私自立世子的昭告文书,绝不作数!马上撕咯!
你李昖真一定要立庶次子,可以!马上找根绳子吊死,你的次子也不用册封世子了,我们直接册封国王。
毕竟你的长子还在倭寇手里,他没法继位。
我们大明也有范例可循,知道“土木堡之变”吗?我们的英宗皇帝“北狩”,他弟弟郕王就当了皇帝。
这一条就十分符合你们朝鲜现在的情况,保证法理上无可指摘!
光海君李珲与李霁的交谈点到即止,毕竟这属于礼仪性扬合。
李珲饮完杯中酒后又揖了一礼,继续向梅国桢敬酒。
不过李珲在梅国桢那边,就没有什么好待遇了。
梅国桢回了礼之后,便冷着脸喝下杯中酒,完全没有与李珲交谈的打算。
要知道梅国桢之前可是御史,是大明朝堂反对皇帝朱翊钧立朱常洵的急先锋队伍。
现在梅国桢光看见李珲站在自己面前,就膈应得不行,自然没有好脸色给他。
朝鲜国王李昖私自立庶次子为世子的事,现在还没有传到大明。
梅国桢已经在心中做好打算,届时自己第一个要给他们父子二人当头一棒。
只要朝鲜一日还是大明藩属国,便休想扰乱我大明祖制。
坐在上首的朝鲜国王李昖,见此不禁暗暗思量。
他命李珲出来给李霁等人敬酒,当然也存着试探的意思。
李昖做了二十多年的国王,自然清楚礼制的阻力。
之前就不喜欢长子李珒,如今又被倭寇俘虏,即使能平安归来,也绝不会是王位继承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