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合家欢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李霁下巴涂抹着添加了香料的皂角,慵懒地枕在佩儿软绵的大腿上。
而佩儿正手持银柄小剃刀,小心轻柔地替他剃须。
剃完了须,佩儿用金银花水浸泡过的温热手巾帮李霁仔细洁面。
李霁轻轻拿开敷着的温热手巾,摸着下巴,轻笑道:“我这须根长得有些快,你们说我要不要干脆留个胡子?老话也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明代儒家虽不反对剃须,但认为胡须是“男子气概”的象征,因此多以修剪为主,去除杂乱胡须,保留整齐的须型,既符合“身体发肤”的传统,又显儒雅体面。
佩儿也伸手轻抚了一下李霁的下巴,笑着柔声道:“官人长得俊朗无比,留不留胡须都好看。”
李霁轻啄了一下佩儿的柔荑,笑着眨了眨眼。
昨夜可把李霁美坏了,佩儿要比黄婉婉乖巧顺从得多,还有着“小恶魔”的一面。
不过黄婉婉毕竟是主妇,需要矜持,但李霁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和谐……
黄婉婉在一旁正挑选李霁今日穿戴的服饰,也笑道:“官人过了年才二十二,我倒是觉得过个几年再蓄须也可以,现下这样清爽。”
黄婉婉很喜欢李霁这样清爽儒雅的形象。
李霁自然也不想蓄须,不过现下社会风气如此,还是要随大流。
黄婉婉一说到过年,便又想起李霁要随军去朝鲜,于是幽幽地叹了口气。
佩儿也是眉头微蹙,又觉伤感。
李霁坐起身子,笑道:“好了,这次应该不会去太久。一扬宁夏叛乱,使得国库所剩无几,皇帝心底也没打算在那边耗费太多。”
一边走下床榻,李霁又一边说道:“我们去吃早饭了,记得先别在刘妈妈面前说漏嘴。”
黄婉婉帮李霁束发更衣,佩儿则收拾刚才剃须的一些用具。
期间二人对视时,黄婉婉红着脸瞪了眼佩儿。
昨夜李霁荒唐胡闹也就罢了,她竟也什么都听那冤家的,甚至还助纣为虐。
佩儿朝黄婉婉扁扁嘴,表示自己很委屈,夫君是天,她不能不听嘛。
李霁自然也发现了她们的无声交流,待佩儿端着水出去后,轻笑道:“多谢我的好娘子。”
黄婉婉闻言,又闹了个大红脸,啐道:“官人以后不准这样胡闹!”
李霁俯身点了一下她的朱唇,轻笑道:“这是咱们的闺房趣事,哪里是胡闹了。”
在当下社会,这种事在士大夫阶层确实算不得什么,只不过倒是很少拉上大妇一起。
因为大妇主持家宅事务,要在其他妾室面前保持体面威严。
黄婉婉妩媚地瞪了眼自家夫君,便转身挑选帽冠,不再听他的那些“歪理”。
李霁轻搂她的腰肢,笑道:“不戴帽冠了,皇帝只给我一日的休息,今日我不出门,就在家陪你们。”
黄婉婉点点头,又帮李霁理了理襟口和腰带,随后两人携手出了正房。
一家七口坐在饭桌前,开心融洽地吃早饭。
李康在儿子出生后,平常日子他们一家三口就自己吃。
但逢年节的时候还是会在一起,黄婉婉给他们院子也安排了四个丫鬟。
“来,再吃一口。”
李霁怀里抱着次子李允,在给他喂奶糊。
长子李玙在黄婉婉的教育下,已经学会自己吃饭,正坐在李霁旁边安静地吃肉粥。
李霁给次子喂了口奶糊,又帮长子擦了擦粘在嘴角的粥米粒。
而女儿李云沁活泼好动,黄婉婉有些无奈,觉得这名字是不是取错了……
穿了件红袄的李云沁,拿着个木制小风车,绕着饭桌跑来跑去。
一会儿跑到李霁和黄婉婉身边,唤阿爹阿娘,一会儿又跑刘妈妈和佩儿那边叫阿奶、姨娘。
黄婉婉蹙眉教训道:“甜囡,先吃了早饭再玩儿。”
因为李云沁是跑着玩了一下,又到刘妈妈身前吃一口。
李霁则轻笑道:“娘子,小孩子嘛,活泼一些好。”
黄婉婉叹气道:“好是好,可她是女孩子呢。”
刘妈妈宠溺地帮小甜囡紧了紧襟口,抬头笑道:“少奶奶,甜囡现在还小,待她再长大些,就不一样了。”
李霁也点头笑道:“是啊,灵动些好,还是很听话的嘛。”
说罢,招招手把女儿叫道身前,又温声道:“甜囡乖,先吃了早饭,改天阿爹给你买个更大的风车,好不好?”
李云沁仰头脆声笑道:“那我就有两个大风车,康叔叔说明天就给我买个更大的。”
说完就蹦蹦跳跳地走到刘妈妈身前,又吃了一口。
吃过早饭,李玙便带着妹妹到隔壁找李康的儿子玩去了,李允走路还不稳,去不了。
没一会儿,李康夫妇把几个孩子又带了过来,一大家子坐在正厅里,看着孩子玩耍,边聊着家常。
自打天亮后,管家林棠和门房黄寿那边,接待送礼的人就没停过。
眼见李霁起复,又炙手可热起来,烧热灶的人自然不少。
李霁现在没心思管这些,就一日空闲光景,只想好好陪伴妻儿家人。
这些也都不用李霁去操心,林棠会记录整理,且回礼清单他也会列好,然后交由黄婉婉过目。
有重要的人物送礼,林棠则会单独交给李霁,他办事十分细心牢靠。
李霁听着黄婉婉她们聊些最近京城发生的事,还有一些关于绍兴故友。
刘毓和汪可进今年又赴京师参加了会试,但还是双双落榜了。
黄朝意去年依然没有考过乡试,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杨铭竟然吊车尾考中,如今是正儿八经的举人老爷了。
黄朝意在刘毓和汪可进赴京师参加春闱时,他也一起来了趟京师。
过来自然是看望妹妹和外甥外甥女,在六月时才回的绍兴。
而且他们还都给李霁写了信,但是李霁都没有收到。
当时宁夏镇正战乱纷扰,应该是在传递的过程中遗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