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阶段性胜利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最后竟在平虏城东北方向撞上哱奕襄和土文德等残寇,他们正准备与庄秃赖部汇合北上。


    而麻贵也正在率军追击庄秃赖部,于是李如松、萧如薰和麻贵三人联手又与他们大战一扬。


    庄秃赖部大败,他仅带着数百骑突出包围,仓惶北逃。


    哱奕襄死于乱战之中,土文德则被重伤生擒。


    李如松等人大胜而归,各部开始休整,准备接下来对宁夏城发动总攻。


    这一期间,李霁等人也忙得不可开交,叶梦熊再次体会到魏学曾的难,仅为筹措军需物资,他头上的白发一直在猛增。


    九月初三日,参将杨文率领一千浙兵赶到宁夏镇助剿。


    浙兵是在发出罢免魏学曾诏令的同时征调北上,比任命李如松为提督讨逆军务总兵官晚半个月。


    宣府、山西和大同等边镇本就在北方,所以赶来宁夏镇自然要快得多,而浙江可是在大明的东南。


    叶梦熊让李霁负责接待安置赶来助剿的一千浙兵,因为李霁也是浙江人,老乡见老乡嘛!


    李霁安置好众多老乡后,叶梦熊督造的百余艘舟船也已全部建造完毕,由梅国桢调配到南、北、东三面准备攻城的部队。


    九月五日和六日,官军连续两日从三面发动猛攻,但是皆被叛军击退,且因此付出不小的伤亡。


    九月初七日,在大水的浸泡下,宁夏城北面城墙出现坍塌,哱拜集合大量兵力防守坍塌处。


    城墙出现坍塌虽然是好消息,但坍塌得并不算很严重。


    连续两日的强攻出现大量伤亡,李霁和叶梦熊等人还是高兴不起来。


    总攻阶段,叶梦熊也渡过黄河亲自督战。


    宁夏城南面军营大帐中,聚集了众多领兵主将议事。


    叶梦熊一脸沉重地开口说道:“如今形势还是不容乐观,强攻的伤亡实在太大,诸位可有什么议案?”


    帐中一时陷入沉默,无人回答。


    李霁扫了眼帐中众人,缓缓开口道:“叶部堂,不如尝试用一用南门的薛永寿。”


    现下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而且李霁感觉那薛永寿应是真心做内应。


    这段时间他提供的城内情况十分详尽,从多处印证,皆不是作伪。


    叶梦熊沉思了片刻,转头看向梅国桢,是在问询他的意见。


    梅国桢也开口道:“强攻伤亡巨大,确实倒不如冒一次险!”


    顿了顿又开口道:“但现在情况不明,那又该由谁前往?”


    梅国桢话音落下,帐内又短暂沉默。


    万一薛永寿不是真做内应,中了叛军的圈套那可是极度危险。


    李如松扯了扯嘴角,开口道:“便由我领兵前去,我倒要看看他们能玩出什么花样!”


    众人目光都不禁朝李如松看去,这位李大总兵为人狂傲不假,可胆子是真大,战扬之上也是真骁勇。


    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情,与敌寇厮杀都是冲在前面。


    麻贵此刻倒不嫉妒李如松年纪比自己小,官职却比自己大了,因为人家是真敢拿命拼。


    麻贵以前觉得自己已经够拼了,可见识到李如松在战扬上冲锋的模样,竟有些自惭形秽。


    你老子都拼出个伯爵了,自己也是官至总兵的人,还这么不把性命当回事?


    李霁也不禁眉头一挑,李大总兵有时是爱吹牛,可战扬之上当真是从来不怂,佩服啊!


    叶梦熊呼了口气,微微点头道:“好,先联系一番薛永寿,各部也暂时休整。”


    九月初八日夜,收到薛永寿回复,届时他会带领麾下百余名亲近军士设法打开城门。


    九月初九日,重阳节。


    叶梦熊命麻贵率大部队猛攻北门,吸引叛军兵力。


    李如松则带领千人进攻南门,一旦城门真的打开,便迅速带兵冲入,有五百浙兵为预备增援部队。


    若有意外,也是救援部队。


    许多人认为江南浙兵战斗力不如北方边镇军士,其实不然。


    虽然从万历初年开始,东南沿海就已经很少有倭寇袭扰,但还是有不少海盗。


    而且这批浙兵均是出自曾经的戚家军,训练有素,常会出剿小股海盗,一直保持着很强的战斗力。


    要不然朝廷也不会特意专门调浙兵前来助剿,部队出征可是要发赏赐的。


    两千多里外调一千不会打仗的兵过来,岂不是白费兵饷,朝堂之上可不都是蠢人。


    麻贵在北面发动猛烈攻势,东面由萧如薰领兵同时袭扰,牵制的叛军越来越多。


    李如松也领兵开始进攻南门,在城头之上的叛军开始奋力抵抗。


    薛永寿看着仅有千余人的攻城部队,微微皱眉。


    犹豫了一阵后,薛永寿最终还是咬了咬牙,带着四十余名亲近军士悄然退下城头。


    薛永寿的一名亲兵低声道:“参戎,外面的攻城部队只有约莫千人,我们真的要冒险吗?万一他们被击退……”


    薛永寿重重呼了口气,回道:“你们跟我最久,我苟活从贼不就是为了此时吗?难道我们真要跟着做了叛贼?”


    抬头看了眼城头,薛永寿又继续说道:“而且如今城内什么情况,你们也知晓,他们顶不了多久了!我知道城外的人没有完全相信我们会做内应,换作是谁,也是如此。既然这样,我们才应该做给他们看!”


    一名亲兵点头道:“参戎,干!若等到破城之时,我们就真的也成叛贼了!”


    薛永寿环视一圈众人,见他们都点头,沉声说道:“这就对了,哪怕咱们死,也不能背这叛贼的骂名!”


    “给两个人通知上面的兄弟,待会堵截叛军,其他人随我去夺下面的舟船,然后打开城门。”薛永寿又吩咐道。


    两名军士点点头,转身快步往城头上去,薛永寿则带着其他人往下走去。


    薛永寿四十余人很快砍杀了看守舟船的十名叛军,划着舟船往城门去。


    厮杀声惊动了城头上的叛军,见薛永寿带着人正往城门去,登时有头目带人下城头欲前往阻拦。


    而瞬间又有六十余名军士反水,堵截他们下城头。


    李如松眯眼看去,心底已经觉得此事八成不是诈。


    待城门缓缓打开时,李如松毫不犹豫地命令军士将舟船往城门划去。


    李如松本人更是在第三条舟船上,身后的三十余条舟船紧随其后。


    有百余名浙兵嫌舟船太慢,直接跃入水中,迅速地往城门游去。


    李霁这边也命预备的五百名浙兵全速增援过去。


    李霁目不转睛地看着远处城头,上面开始混乱,此刻想法也和李如松一样,这事应该是成了!


    半个时辰后,李如松果然夺下南门,叛军大惊。


    但是后面还有主城门,李如松等人仅是夺取了瓮城,只能算阶段性胜利。


    瓮城的城墙虽和主城墙相连,但连接处往往是防御重点,设有闸门、矮墙和箭楼等阻隔建筑,守军都会优先控制这一区域。


    东面萧如薰的部队接到消息,也迅速往南门增援,务必要在城头之上站稳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