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抉择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李霁刚监督安置完一批从黄河北岸送到灵州城的伤兵,也来到了军器修理作坊。
胡老巴与颜四这对师徒,原本是平虏城中的木匠,如今已经是正经军匠,有了“编制”在身,正在一旁给叶梦熊仔细讲解车床构造。
胡老巴与颜四等人,已经有了丰富的制造车床经验,连车床部件的图纸都画得十分详尽。
现在造出来的车床,使用了更多的金属部件,故障也少了许多。
因为有了经验和图纸,同时在魏学曾的批准下,也拥有更多的人力物力支持,这对师徒来到灵州城三日,便拼装打造出了八架车床。
叶梦熊听着颜四的讲解,赞叹道:“真是奇巧无比!能在铳管内壁刻线,这膛线竟可将射程增加两倍之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颜四小心回道:“叶巡抚,这螺旋膛线要规则,且距离须十分严谨,否则不但不能增加鸟铳射程,反而会导致炸膛,这些都是李谕德教我们的。”
叶梦熊点头说道:“军器制造必须严谨,不可轻忽,战扬之上,军器关乎军士生死。”
叶梦熊随后又观看一支使用燧石撞击激发的鸟铳,拿在手上是爱不释手,反复细看。
改造鸟铳的激发方式主要由老孙头负责,同时他还负责监督铳管拉削膛线后,内壁的打磨清理工作。
这老头倔得很,他定的标准比李霁还高,若达不到他定的标准,便不能算合格,那么铳管就不能进行组装。
高标准是好事,李霁乐见其成,就是孙老头太过亲力亲为,李霁都担心他上了岁数,身体撑不住。
老孙头看着叶梦熊,得意地说道:“这鸟铳改用燧石激发后,不仅行军更方便,激发更快,也更安全!那一直燃烧的火绳,容易不小心引燃携带的火药,风大些的话,火星子都会飘到药池里去。”
叶梦熊点头赞道:“甚妙!用燧石激发还便于隐蔽,特别是夜间伏击之时。火绳会产生烟雾和光亮,容易暴露位置,而用燧石激发便没有这些诸多顾虑!”
老孙头笑着回道:“叶巡抚果然精研火器,一看就能知晓其中优劣。”
老孙头不像胡老巴和颜四师徒,他似乎对大官不怎么害怕,特别是讨论火器的时候。
叶梦熊笑了笑,轻轻放下鸟铳,又说道:“可惜制造有些麻烦,速度太慢,造价也太高。”
老孙头闻言,忙回道:“叶巡抚,这是用旧鸟铳改造的,自然会慢些,要是在制造之初便这般设计,就会变快了,我也有图纸!”
生怕叶梦熊不信,老孙头转头又对李霁说道:“李状元!李监军!你说是不是?军士们还都很喜欢用这改了机括的鸟铳!”
李霁点头笑道:“不错!制造鸟铳之时便照此设计,会快上许多,相应的制造成本也会下降。”
叶梦熊又摸了摸改造后的鸟铳,笑道:“此事还须得李谕德共同上书,此为利器也!本院也望我大明军士人人配备此等利器,杀敌于三百步外!”
大明主要负责制造火器的中央部门,有工部虞衡清吏司下设的军器局,以及内府所属的兵仗局。
李霁看向老孙头,笑着说道:“孙老先生,你再好好研究一下,成本能再降一些最好,但是一定要耐用、可靠!”
老孙头闻言,立马激动回道:“李状元,我们已经有在琢磨研究了,还画出了最新的图纸,我们正准备着手试验呢!”
说罢,掏出一张图纸,就准备给李霁和叶梦熊讲解。
可是突然有人来报,总督魏学曾请李霁和叶梦熊到守备署去。
李霁便让老孙头先行试验,造出成品后更有说服力。
李霁和叶梦熊赶到守备署的正堂时,魏学曾正在观看厅堂中央的沙盘,当然,此时多称其为“地状”、“沙图”等。
互相见过礼后,魏学曾开口道:“华云,光风,你们且先饮茶。”
华云是叶梦熊的号之一,叶梦熊字男兆,号华云、龙塘和龙潭。
总督大人还站着看沙图,李霁和叶梦熊自然不好意思坐下喝茶,所以两人也缓缓走到沙图旁。
两老一少就这么看着沙图,一时也没人说话,堂中又陷入一片安静。
魏学曾今年已经六十七岁,叶梦熊也已是花甲之年,六十有一,二人皆是须发花白。
而李霁今年不过二十一岁,论岁数辈份,魏学曾和叶梦熊二人都属李霁的祖父辈了。
李霁悄悄瞄了眼魏学曾,发现他正在定定地看着沙图上的一处地方,黄河!
整个宁夏镇几乎都处于河套地区,河自然就是指黄河,宁夏城距离黄河很近,南面约十里便至黄河。
面对来自京城的巨大压力,魏学曾已经有些顶不住了。
曾于六月十日时,与李霁、朱正色和叶梦熊三人一起商议过一条议案。
那条议案还是魏学曾自己先提出来的,议案便是决黄河水灌宁夏城!
宁夏城西北临近金波、三塔诸湖,西南为唐渠,东南有观音湖、新渠、红花渠,地势低洼,形如釜底。
决黄河水以灌城,绝对是可靠的破城议案,而且可以大大降低攻城伤亡。
魏学曾提出议案之时,李霁内心十分吃惊。
说实话,李霁也有过这个想法,但是没有敢提出来,也不认为魏学曾会同意。
魏学曾主张的是怀柔招抚,在兴武营城的城头上曾与李霁说,希望多保生民。
可一旦决黄河水灌宁夏城,城内的叛军和平民将无所幸免,大水可不认人。
魏学曾提出议案后,叶梦熊和朱正色都表示同意,且两人对于所提议案并不吃惊。
李霁敢肯定,叶梦熊和朱正色两巡抚也都想到了引水灌城之策,只是他们也不主动提出而已。
以此攻破宁夏城,对朝廷或许有功,但是引水灌城,无视城中平民生死,必然会留下骂名。
文官最重身后名,于朝廷再有大功,死后得个美谥又如何?
若被后世之人评价酷烈不仁,枉为读书人,他们宁愿不要什么美谥。
不过议案提出不久,魏学曾又自己将议案给按下了。
叶梦熊和朱正色二人也无异议,你是总督你说了算!
李霁心底知道,魏学曾是真在乎宁夏城中那些平民的生死,否则不会初见自己时,便言明主张怀柔招抚。
所以魏学曾自己提出议案,又突然按下搁置,并不全然是害怕后世的骂名。
对于魏学曾来说,现下确实是两难的抉择。
决黄河水灌宁夏城,是目前最优的破城之策,还可减少攻城伤亡。
可若大水灌城,宁夏城内伤亡最大的却是无辜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