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援军到来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黄婉婉与刘妈妈给陈氏灵位上过香,又一起来到正房旁的左耳房。
这里原本是黄婉婉分娩后李霁临时分房睡的房间,如今是佩儿在住,李霁还在京时,将房间扩大了一些。
佩儿在听闻宁夏镇发生兵变时,因为过于担心李霁的安危,当夜羊水破后就产下一子。
好在孩子已经足月,佩儿身体也很好,分娩过程还算顺利,母子平安,如今佩儿还在坐月子。
听到李霁如今平安无事,佩儿抱着还未满月的儿子轻轻抽泣:“你阿爹平安无事!平安无事!”
李霁在离京前就为佩儿肚子里未出世的孩子取好了名,男孩和女孩名各取了两个。
佩儿为儿子挑了允字,所以李霁的次子名为李允。
《诗经·小雅·车攻》有言“允矣君子,展也大成”,“允”为诚信、得当之意,寓意言行有信、处事合宜,亦藏“允执其中”的中正之德。
坐在床沿的黄婉婉轻声安慰道:“你要养好身体,照顾好二郎,官人很快就回来了!”
佩儿擦了擦眼泪,轻轻点头。
黄婉婉又对坐在床前椅子上的刘妈妈温声说道:“刘妈妈也要保重身体,否则官人回来,我如何与官人交代?”
刘妈妈笑了笑,点头道:“少爷他平安无事就好,我这点小病也很快便就好了,少奶奶你尽可放心。”
李霁的女儿李云沁奶声奶气地叫了声“阿奶”,伸手示意要刘妈妈抱。
李霁的长子李玙和女儿李云沁都已经一岁多,李云沁比哥哥李玙开口叫爹娘还早些。
刘妈妈笑着轻轻拍拍手,从丫鬟手里抱过李云沁,宠溺地唤了声她的乳名甜囡。
黄婉婉又与刘妈妈和佩儿聊了几句,便起身出了左耳房。
她要去将消息告知李康的妻子映荷,映荷也在每日担忧着丈夫李康的安危。
三月二十四日,平虏城城外叛军大营,哱洪大手持一封急报面色沉重。
“传令两门部队,准备撤军!”哱洪大向帐外亲兵命令道。
亲兵刚领命离开不久,一名探马就前来急报道:“禀参将,东南方向五里之外有一支骑军,约一千三百骑,正往平虏城而来!”
哱洪大皱眉问道:“可是明军?”
探子回道:“回参将,是明军!”
哱洪大走出营帐外,又对亲兵命令道:“命令全营戒备,传令北门的部队,全部转至大营这边集合!”
哱洪大暗道糟糕,平虏城的援军竟在此时到来。
平虏城城头上,萧如薰听闻北门的叛军正在往南门大营集合,皱眉道:“哱洪大这是做什么?难道要全力进攻我们南门?”
李霁也是不解道:“没这种打法吧?他撤空北门,就不怕萧参将你突然带兵冲出去捅他腰子?”
如今平虏城内还有差不多三百匹可冲阵的战马,叛军的攻势已经疲软。
一名城头军士指着东南方向,大喊道:“萧参将,那里有一支骑军!”
骑军距离平虏城还有差不多三里,尚看不真切。
萧如薰面色沉重道:“叛军又调那么多骑军前来做什么?”
李霁看了一会儿东南方向赶来的骑军,又转头看了眼城外叛军大营,突然开口道:“萧参将,或许不是叛军的骑兵,有可能是我们的援军到了!”
萧如薰闻言,拍了一掌城垛,激动说道:“肯定是援军!怪不得哱洪大要将北门叛军合营!”
果然,有二十余骑前出脱离那支骑军,直直往平虏城南门而来。
而哱洪大的叛军大营毫无动静,没有派兵阻拦,著力兔带领部落所属骑兵离开后,哱洪大营中只有一千不到的骑军。
萧如薰已看清那二十多骑的面孔,正是他分出去求援的骑兵。
“我们援军已至!”萧如薰在城头大笑道。
城头上守城的军士和民众都爆发出阵阵欢呼,被围困了一个多月,援军终于到了!
城门下一名骑军高声道:“禀参戎,朝廷援军至!”
萧如薰大笑问道:“好!是何人领兵?”
“乃是前总兵麻将军亲自领军而来,共一千二百余骑军!”城下骑兵回答道。
前总兵麻将军自然就是麻贵,麻贵之前几乎被贬成士卒,在延绥戍边,如今起复为副将领兵平叛。
萧如薰双手撑在城垛上,看了眼叛军大营,随后笑道:“好!去请麻将军入城!”
原本萧如薰是请麻贵领军自北门入城,可麻贵带着骑军直接在叛军大营一里多地外列阵了好一会儿,似在邀战。
不过见叛军龟缩不出,麻贵便带军直接自南门入城。
李霁笑道:“咱们做孙子的日子总算熬到头了!”
萧如薰笑着回道:“伏杀了哱云,他们士气本就低落,现在援军又至,哱洪大怕已经胆丧了!”
说罢,两人结伴下了城头,迎接领军而来的麻贵。
麻贵带军入平虏城时,见城中许多屋舍都被拆除,便可知晓守城之战是何等惨烈。
再看城中民众精神状态良好,各项秩序皆有条理,麻贵又轻轻点头,难怪平虏城能守下来。
“参见总兵!”
有好些麻贵曾带过的军士单膝跪地,高声呼道,他们仍称麻贵为总兵。
麻贵高坐战马之上,点头高声道:“好!都是我大明边军好儿郎!”
此时,李霁和萧如薰也向麻贵见礼。
“见过麻总兵!”萧如薰抱拳朗声道。
麻贵看着二人,笑了笑,回道:“萧参将,我哪里还是什么总兵,如今不过一副将而已。”
副将最初便是副总兵的别称,后来逐渐发展为独立官职,位列副总兵之下,成为协助总兵、副总兵的武官职位。
萧如薰依旧恭敬道:“将军功勋卓著,久镇边陲,无论是何官职,我等皆由衷敬仰之!”
麻贵镇守宁夏镇近十年,是有大功绩的,若非他被贬调离,也许此次兵变都不会骤然发生。
接任宁夏总兵的张惟忠,威信不足,无法弹压手下军士,在党馨和石继芳被杀后,被军士逼得自缢而亡。
其中或许有哱拜的阴谋挑唆,但是张惟忠能力不足是毫无疑问的,若换麻贵这种老将在,事态绝不会扩大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