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催收的来了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李霁将鸟铳扛在肩膀上,对萧如薰笑道:“萧参将,走,到靶扬试一试这神兵利器!”
萧如薰看了眼李霁,又看向他肩上的鸟铳,微微皱眉道:“光风,打鸟铳我见多了。”
李霁微微摇头,继续笑道:“这个鸟铳,有点不一样。”
萧如一脸疑惑,鸟铳不都一样吗?无非就有点长短的区别。
天气太冷,一旁的老孙头双手插袖,吸了吸鼻子,又嘲讽道:“读书人就喜欢花哨玩意儿,他在铳管内壁弄了着纹饰,就说是神兵利器!这脑子也能考上状元?我那两个孙子约莫是太聪明了,竟连秀才也考不上,气人!”
萧如薰又转头瞪了老孙头一眼,这老头的嘴巴就是不饶人。
李霁用手指弹了一下铳管,对萧如薰眨了眨,轻笑道:“多说无用,我们一起到靶扬看看就知道了,萧参将,还得麻烦你弄点火药过来。”
萧如薰挥了挥手,示意亲兵去取弹药,他也想看看李霁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待亲兵取来弹药,李霁没要弹丸,只接过火药。
在手动木制切削膛线车床有点苗头的时候,李霁就在城里铁匠铺重新弄了些弹丸。
弹丸是配套线膛枪的米涅弹,线膛枪出现后,有多人研究对应线膛枪方便使用的弹丸。
19世纪中期,法国陆军上尉克劳德·艾蒂安·米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改进了配套线膛枪的弹丸,该弹丸后取名“米涅弹”。
米涅弹为尖头柱状,头部呈圆锥形,弹体为圆柱体,这种形状有助于减少空气阻力,使子弹在飞行过程中更加稳定,提高射击精度和射程。
直径略小于枪管口径,属于次口径弹,方便从枪口装填。弹体通常由铅制成,质地较软,易于在发射时受火药气体冲击而膨胀变形。
弹体周围车有螺纹或环槽,螺纹或环槽中间一般以动物油或润滑脂填塞,起到润滑和密封的作用,减少子弹与枪管内壁的摩擦,同时防止火药气体泄漏。
弹底存在一个圆锥形或圆形的空腔,空腔中一般会塞入软木塞或其他材质的塞子。
在射击时,火药气体进入弹底空腔,推动塞子向前运动,迫使弹体底部膨胀,从而使弹体与枪管内的膛线紧密贴合,实现良好的气封和旋转稳定,提高射击精度和威力。
李霁为了安全起见,先问过萧如薰的亲兵平时鸟铳的火药装填量,最后只装了三分之二的量进去。
见李霁装填的是像半个鸡蛋形状的弹丸,萧如薰忙制止道:“不可,鸟铳要装填圆形弹丸,否则会炸膛的。”
李霁却没有停止动作,抬头对萧如薰笑道:“萧参将放宽心,无事!”
李霁装填好弹药,一边手提着鸟铳,另一边大手一挥,大声说道:“走,请各位一观。”
李霁是个惜命的,都死过一回了,现在家里又有两个娇妻和儿女等着他回家,自然更加惜命。
所以他没有亲自试枪,其他人肯定也不敢,于是便固定好鸟铳,在激发的机括上绑了绳子,站到远处拉动绳子进行激发。
第一发也不射靶,李霁指着一百五十步开外的土墙,说道:“各位看前方土墙!”
说罢,轻轻呼了口气后,随即拉动手中绳子。
一声铳响,鸟铳激发后升一股淡灰色烟雾。
“没炸膛?”
“土墙有碎屑掉落,打到土墙了!”
“这个距离最少一百五十步,而且弹丸仍有余力!”
萧如薰和老孙头都是一脸目瞪口呆,李霁则是挥拳笑了起来。
萧如薰甩了甩头,快步向刚激发完的鸟铳走去,将有膛线的鸟铳拿在手中仔细检查一遍,完好无损。
随后又快步走到土墙处,找到弹丸位置,瞬间双目圆睁,弹丸深入土墙,证明仍有极大余力。
低头看向手中鸟铳的铳管内壁,萧如薰不可置信道:“奇哉!真乃神兵利器也!”
萧如薰提着鸟铳,回到李霁旁边,激动说道:“光风,再装填一发!”
李霁点头笑着回道:“好!我们慢慢试!”
就在李霁准备重新装填弹药时,一名亲兵小跑过来,向萧如薰禀报道:“参戎,宁夏巡抚衙门来人,现已到守备署正堂。”
萧如薰与李霁对视一眼,巡抚衙门来人,不出意外,肯定是来催收款项的。
萧如薰的脸色从激动又变为了忧愁,缓缓将手中的鸟铳交给一名亲兵。
“萧参将,我与你前去会一会巡抚衙门的人,省得待会儿再来叫我。”李霁微笑说道。
萧如薰闻言,点了点头,两人结伴回守备署,同时低声商量着对策。
来人是上次给李霁等仓副使宣布消息的巡抚衙门属官,官职是宁夏巡抚衙门经历司知事,姓刘。
李霁和萧如薰一进守备署正堂,那刘知事只向萧如薰揖了一礼,便质问道:“萧参将,巡抚大人的命令已下达近一个月,为何平虏城一两银都没有送到巡抚衙门?请问可是要抗命?”
不少城池堡寨也都在搪塞敷衍,所以将近一个月过去,几类款项也没收上去三成。
萧如薰没有回话,路上已经商量好,由李霁先应付来人。
李霁拱手笑道:“刘知事有礼,在下平虏城仓副使李霁。此事不怪萧参将,都是在下新到平虏城任职,许多账目明细尚未捋顺,这才导致迟迟未能收上款项。”
刘知事轻蔑地瞥了眼李霁,淡淡说道:“你便是那新被贬过来的仓副使?听说你六元及第,可了不得,还曾入中枢协理机务。”
顿了顿,随即脸色一变,冷哼道:“你在内阁中也这般怠慢阁老们的命令吗?怪不得被贬到此处!现下还想要玩忽职守?”
萧如薰面色不悦,就要开口,李霁手肘轻轻顶了他一下。
李霁面色平和地点头回应刘知事:“刘知事说的是,在下阅历尚浅,为官之道还需向你这样的前辈请教才是。差事没有办好实在是罪过,不过明日账目就能梳理核查清楚,届时很快便能收上来款项。”
见一名连中六元的状元恭维自己,那刘知事有些飘飘然说道:“年少得志也非全然是好事,为官的道理你还须好生学。”
李霁还是点头微笑道:“刘知事所言,真乃句句良言也,晚生受教!刘知事风雪之中奔波来此,可谓尽忠职守,我辈楷模。今夜就住到仓署如何?晚生还想向前辈你多多请教学问。”
那刘知事被李霁的一通吹捧,心中更加得意,微微转头看着李霁,问道:“明日能收上来款项?”
李霁肯定地回道:“能!当然能!年关之前就可收齐。”
刘知事听到答复,假装沉吟了片刻,就又说道:“你既如此好学,本知事就给你个机会,且去安排吧!”
李霁揖了一礼,缓缓退出正堂,剩下的让萧如薰再敷衍周旋一番。
出了正堂,李霁拉过萧如薰的一名亲兵,与他悄声说了几句,同时递过去二十两银子。
亲兵手拿着银子,看着李霁离去的背影,低声嘀咕道:“这位斯文状元郎看起来挺正经一人啊!怎地也好这一口?”
说罢,轻轻摇了摇头,揣着银子就出了守备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