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皇帝也怕老母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李霁见状赶紧起身走过去一起搀扶,金应南则一直揖礼至许国落座。
许国向金应南压了压手,示意他坐下。
李霁回到下首坐下后,对金应南开口道:“金参判,老师他身体抱恙,你尽快长话短说。”
金应南也直接挑重要的向许国说明。
许国听完后,叹了口气,看着李霁缓缓开口道:“果真如光风你猜想的那般,那倭国有狼子野心,竟敢意图窥探侵扰我大明!”
年前在接待完朝鲜朝贺使臣金具元,得知丰臣秀吉得授关白后,李霁就与许国言明,倭国要通过朝鲜为跳板侵扰大明。
许国是上心的,认为有这个可能,他也一直找机会陛见,可朱翊钧免了正旦朝会后,至今一位阁臣都没见过。
许国目光转向金应南,开口问道:“如今你们朝鲜国内对倭国之举,持何种态度?”
金应南恭声回道:“回许阁老,前往倭国的正使黄允吉,认为倭国目光如豹,必将发动战争。副使金诚一觉得丰臣秀吉是在虚张声势,不足为惧。”
许国皱眉道:“所以你们还在争论?你们国王也还未进行防备?”
金应南微微低头,回道:“回许阁老,是的,陪臣来天朝前,国内对此事还没有定论。”
许国长呼了口气,闭眼复又缓缓睁开,看着外面的天色,开口道:“如今宫门即将落锁,已无法面圣,光风,你明早带朝鲜使臣在宫门外等候。”
许立礼闻言,担忧道:“父亲,您病体未愈……”
许国抬手打断儿子的话,道:“此事重大,撑一撑无碍。”
如今朱翊钧躲在深宫之中,李霁想不明白许阁老有什么办法能见到皇帝。
第二日一早,李霁照着老师许国的吩咐,带着金应南在东安门外等候。
李霁还以为会等很久,甚至觉得朱翊钧不会见许国,不想竟出奇地快。
宫内出来两名宦官手持一金牌,带李霁和金应南直入东华门。
当李霁又以为会是去某座紫禁城大殿时,两名宦官竟将他和金应南带入了后宫。
来到一座宫门前站定时,李霁终于知道老师许国走的是什么路子。
慈宁宫,皇帝朱翊钧生母李太后所住的宫殿。
又在慈宁宫门外等了一阵之后,两名宦官得到懿旨才将李霁和金应南带入宫中。
在宦官的带领下又进入一座偏殿,一名雍容华贵的妇人高坐上首。
不用猜,妇人定然是李太后,许阁老大概是因为拖着病体,得以在一旁赐座。
李霁依礼向李太后行三拜九叩大礼,口呼:“微臣参见太后,太后千岁!”
金应南惶恐不已,学着李霁行礼。
李太后缓缓开口道:“平身吧!”
李霁起身后,微微低头,视线投在地面金砖上。
李太后打量了一下李霁,又开口道:“李侍讲连中六元,乃我大明读书人之榜样,督理浙江赈灾也有功勋。皇帝有你这样的臣子辅助,哀家放心。嗯,李侍讲与哀家还是本家。”
李霁拱手恭声回道:“太后夸赞,微臣惶恐。幸沐天恩,得万岁垂青,方有机会立微薄之功,然实不足挂齿。与太后同宗,实乃微臣无上荣光,今后必当以百倍赤诚,竭忠尽智,为朝廷效力,为万岁分忧,不负太后之期许!”
李太后微微颔首,转头对许国又说道:“许阁老有一个好学生。”
许国也拱手回道:“臣与李侍讲均为万岁之臣子,李侍讲更是万岁钦点状元,乃天子门生,臣不过以前辈身份,略尽引导之责。”
李太后闻言,微微一笑,对李霁和金应南说道:“李侍讲与朝鲜使臣且退至一旁,皇上稍后便至。”
李霁与金应南退至许国身后站立,安静等待。
没等多久,皇帝朱翊钧便摆驾到了慈宁宫。
看到许国与李霁也在慈宁宫,朱翊钧微微皱眉,顿了顿动作,不过很快还是向李太后行大礼。
皇帝都跪了,许国和李霁、金应南当然不能坐着站着,连忙跪地向朱翊钧行大礼。
李太后让朱翊钧平身后,也命李霁等人起身,依然给许国赐座。
看着皇帝儿子朱翊钧,李太后又开口道:“皇上知道哀家今日叫你来有何事?”
朱翊钧低着头,恭声回道:“儿臣多日未来向母后请安,望母后恕罪。”
李太后语气稍冷道:“请不请安的,打什么紧!可是皇上不见大臣,不问国事,是要将祖宗江山放之不顾吗?”
朱翊钧闻言,撩动龙袍前摆就欲又跪。
李太后又出声制止道:“皇上还是先听国事吧!”
传闻皇帝朱翊钧在张居正死后,只惧怕生母李太后,果然不假!
哪怕李太后已多年不管事,但是那股威严还是时刻笼罩在朱翊钧头上。
李太后只是语气稍重,朱翊钧吓得就欲跪地,李霁暗道,皇帝也怕老母啊!
同时心中暗爽,朱翊钧你也有今天!在自家老母面前,还不是乖得跟兔子一般?此刻是不是又回想起当年被张居正和李太后支配的恐惧?
朱翊钧看着生母李太后,不敢发一言。
李太后转头看向金应南,说道:“朝鲜使臣,将事情禀报皇上知晓。”
金应南再次向朱翊钧行了大礼后,将出使之事逐一禀报。
朱翊钧越听眉头皱的越紧,朝鲜是大明藩属国,倭国竟胁迫其臣服,还要求朝鲜借道攻伐大明?这确实是极为重要,且石破天惊之事。
朱翊钧听完后,看着自己的生母,又恭声道:“此事母后觉得该如何定夺?”
第一时间就问自家老母的意见,果然那股被支配的恐惧又回来了。
不料李太后却道:“此乃国家大事,自当是皇上在朝堂与众多朝臣商议。”
这位李太后确实极度会拿捏自己的皇帝儿子,今日已经强势了一回,随后又将国事的处理权利抛回给儿子,保全他皇帝的尊严。
一拿一放,松弛有度。
朱翊钧先躬身揖礼谢过李太后,随后与金应南表示自己对朝鲜国王的忠诚行为很是欣慰。
还赏赐了金应南这个朝鲜使臣白金、紵丝等物。
但是对许国与李霁这对师生,则是直接视而不见。
事情是大事不假,但是许国请太后出面,将朱翊钧揪过来理政,他心里是十分不快的。
李霁此刻十分赞同最强喷子雒于仁的评价,朱翊钧“好使气”,乃气量狭小之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