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业余骗子?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乘坐的官船虽不小,可也晃得不行,黄婉婉本就怀着身孕,期间呕吐了好几回。


    李霁看着娇妻精神不好,又无食欲,心疼不已,赶紧在苏州城停留休息。


    到了苏州府,自然得与同年袁可立打声招呼。


    袁可立在一家酒楼做东宴请了李霁。


    饮了杯酒,袁可立看向酒楼外的街道,开口问李霁道:“光风贤弟,觉得这苏州城如何?”


    李霁也饮了杯酒后,回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嘛!自然是繁花似锦。”


    袁可立又猛灌了一杯酒水,开口道:“光风真的这般认为?”


    李霁看袁可立一脸忧愤的表情,猜测大概又要发表某些言论了。


    果然,袁可立呼了口酒气,继续说道:“这城内虽是一片繁华,城外却是哀鸿遍野,赈灾?他杨文举赈的什么灾?分明是来搜刮百姓的!”


    这次李霁没有阻止袁可立,两人在雅间之中,并无外人。


    李霁只能捧扬问道:“杨文举真这般如此肆无忌惮?”


    袁可立冷哼道:“这还有假?那杨文举只顾游山玩水、饮酒作乐,还借机侵吞灾款。不少官吏为巴结他纷纷向其行贿,他则对那些人的诉求大包大揽,如今他肥了私囊,百姓却负担加重,可谓雪上加霜。”


    李霁其实在傅孟春等人处已略有耳闻,此时也不知说什么。


    同是督理赈灾的钦差,贬低杨文举,大有踩别人,抬高自己的嫌疑。


    李霁又问道:“听闻南京都察院和六科言官都有人弹劾他?”


    袁可立冷笑摇头,回道:“杨文举乃户科给事中,本就是言官,他到南直隶后,结交的也多是言官,有人弹劾,自然也有人为其赞扬赈灾‘功绩’,再说了,他老师是何人?陛下也没法看到南直隶的真实境况。”


    申时行哪怕真的知道杨文举贪墨,也得为其遮掩,毕竟是自己门生,又是自己亲口举荐的人。


    李霁只得劝解道:“礼卿兄放宽心,若那杨文举真做下此等事,纸终究包不住火。”


    随后李霁转移袁可立的话题,说及自己推广种植番薯的事,袁可立果然大感好奇。


    袁可立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李霁逐一解答。


    听完后,袁可立赞道:“照光风所言,番薯此作物就该大力推广种植,在下也真想见识一下。”


    李霁微笑道:“我路上带有一些,稍后便让人送些给礼卿兄。”


    袁可立谢过李霁,正想继续问关于番薯的问题,这时随从进到雅间,在他耳边禀报了几句。


    袁可立开口对随从说道:“直接请他进来吧。”


    李霁看了眼袁可立,好奇是什么人。


    不久,一名与袁可立年龄相仿,穿着朴素的男子进入雅间。


    袁可立对那人微笑介绍道:“子先,这位便是连中六元,闻名当世的李六魁了,快来见过。”


    那人先是一惊,随后连忙揖礼道:“在下徐光启,见过李六魁,久闻大名,今日得见,不胜荣幸!”


    嚯!李霁一听也是惊讶不已,险些脱口而出,你徐光启才是大名鼎鼎!


    李霁连忙请徐光启入座,随后打量起这位后世闻名的人物。


    此时的徐光启应该连举人都没考上,生活似乎过得有些落魄。


    李霁依稀记得徐光启是四十余岁才考中的进士,属大器晚成的人物。


    聊了几句才知徐光启的来意,原来他是想向袁可立辞行,准备向南游学,也不知两人是如何认识的。


    袁可立于是干脆就着酒席为徐光启饯行,徐光启起初很是拘谨,喝了几杯酒后,才壮起胆子向李霁请教文章,李霁自然知无不言。


    待徐光启请教过文章后,袁可立又把话题拉回到番薯种植上。


    李霁见徐光启也是求知欲满满,便继续介绍起来。


    听完李霁的介绍,徐光启惊叹道:“竟有如此作物,晚生正要往浙江游学,定然要好好见识一番,李六魁推广种植乃利民之大善举也!”


    徐光启如今只是秀才功名,在李霁和袁可立两位进士面前只能自称晚生。


    袁可立也笑道:“我也正有此意,可惜官职在身不便前往,子先看过之后,回来一定要与我详述。”


    徐光启其实还想继续向李霁请教文章,可也知人家同年之间叙话,自己一个秀才突然打扰已属冒昧,主动敬了两人一杯便告辞离去。


    徐光启离开不久后,李霁和袁可立两人也出了酒楼,袁可立已有微微醉意,主要是他自己猛灌,喝的还是李霁带的甘薯酒。


    两人刚出酒楼,一名大概四十多岁,身材发福的中年男人,向袁可立揖礼殷勤道:“袁推官有礼,还能在此处碰上您,真是巧了!”


    袁可立眯眼看着那人,开口道:“巧合?在这里等了挺久吧?”


    那中年男人干笑了两声,不敢说话。


    袁可立突然转头看了眼身旁的李霁,嘴角一扬,笑问道:“确实巧了,你之前是怎么报自己身份的?”


    那人立马回道:“在下邓昌糜。”


    袁可立又开口道:“没说完吧?”


    邓昌糜愣了一下,连忙又笑道:“我是李六魁的舅舅呀,您与我外甥是同年!”


    旁边的李霁一听,差点国粹就出来了,上下打量了两眼邓昌糜,哪儿来的业余骗子?


    袁可立笑了笑,又问道:“那你可认识我旁边这位是谁?”


    邓昌糜转头打量了一下李霁,随后摇了摇头,不过还是揖礼道:“见过这位大人,不知如何称呼?”


    邓昌糜下意识就认为李霁也是官员,毕竟袁可立身为苏州府推官,交际的人自然多为官员。


    袁可立看向李霁,就差没捧腹大笑。


    李霁翻了个白眼,淡淡开口道:“我叫李霁。”


    邓昌糜又揖了一礼道:“原来是李大人,有礼了!”


    袁可立憋着笑,又说道:“这位李修撰的姓名,与你家大外甥的姓名一模一样,你说巧不巧?”


    邓昌糜点头笑道:“是好名字,但我外甥乃是连中六元的状元,天下独一份!”


    邓昌糜话音刚落,袁可立就一手搭着李霁肩膀,一手捂着肚子笑了起来。


    邓昌糜看着袁可立突然发笑,一脸不解。


    突然一想袁可立说的李修撰!姓名一模一样!于是邓昌糜重新打量李霁。


    邓昌糜陡然间双眼睁得老大,就要上前拉住李霁的手,李霁一阵恶寒,赶紧躲开。


    “哎呀!原来是我外甥,长得跟我那妹夫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的俊朗不凡,气宇轩昂!我是你舅舅啊!”


    李霁皱眉寒声道:“你若再敢胡说八道,苏推官就在此处,我保准你晚饭到苏州府监牢里去吃!”


    姓邓,再联想到之前清明扫墓时,李绘说了半截的话,李霁已然猜出了面前这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