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还得是少爷你心眼多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刘妈妈的病本就是小病,李霁和李康一回来,她心情一好,果然很快便痊愈了。
腊月二十一,李康主动陪着刘妈妈和映荷去道观上香。
李霁和黄婉婉相视一笑,李康什么性子,李霁再清楚不过。
上香?算了吧!让他上马倒是比谁都快,分明就是别有心思!
李康现在时不时就自称李大仙,还扬言要别人给他上香呢!
李康和刘妈妈出了家门后,李霁也与黄婉婉回趟娘家。
在李霁的教育下,黄婉婉已不再拘泥于传统礼法。李霁出门的这三个多月里,她不时地便带着刘妈妈回趟黄家,以后去了京城,想见面可就不大容易了。
李霁来黄家,除了礼节性拜访岳父岳母外,也是想来商量一下推广番薯种植的事。
之前李霁突然要自己培育种植番薯,黄岚父子就格外好奇。
可当看到在李霁的指导下,半亩地真的种出差不多八百斤的番薯,也是被狠狠震撼了一把。
黄家父子都是惯在商扬行走的人,自然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虽然现在愿意接受番薯的人不多,但是李霁却告诉了他们另外几种赚钱的法子。
番薯除了食用外,可以制成红薯干,便于保存和运输,还可以酿酒,甚至可以用来制糖。
不过黄家现在已经有了李霁传授的将红糖脱色方法,从而制取白糖,便不需要用番薯制糖。
黄家将红糖脱色制取白糖的规模并不大,一是担心方法泄漏,二是李霁不想黄家过于惹眼。黄家已经是绍兴首富,没有必要那么高调。
黄家的花厅中,李霁缓缓道:“岳父,大舅兄,我做这个事情主要是想推广种植番薯这类高产作物,若是推广种植顺利,可能几年后或者更短的时间,这生意便不做了。”
黄岚笑道:“我们黄家可以说已经不缺金银,只要能帮到光风你,哪怕亏些银钱也无妨,何况此乃利国利民之举。”
黄朝卿也点头道:“父亲说的对,且我仔细的思量过,不说其他售卖方式,只说酿酒一项,便不会亏。只要将甘薯酒做出特色,抛出好噱头,销路肯定不差的。”
去年种植出一批番薯后,李霁就让黄朝卿请了几个酿酒师傅,和他们一起捣鼓了近两个月,终于弄清了用番薯酿酒的工序,如今已经可以量产。
李霁笑道:“大舅兄精于商道,确实如此!只要做出口碑,以及打造独有的特色,哪怕今后有人仿制,也无须太过担心。”
明中后期,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其实许多商人或者团体早已经有了品牌意识。
例如,在一些瓷器、纺织品等商品上,会有窑口标记、店铺名号等。
像景德镇的瓷器,有的会标明窑厂的名称或工匠的印记,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品牌标识的作用,有助于消费者区分和选择。
黄朝卿又看向李霁,问道:“光风,我们家要独自做这生意吗?”
李霁微微摇头道:“起初种植的人不会太多,但是可以先把架子搭起来,愿意合作的可以拉进来一起做。”
黄朝卿转头看向父亲黄岚,见他只是一脸笑意在品茗,完全没有提意见的意思。
于是又点头道:“明日我便与绍兴城的几位员外打声招呼,召集到一起商议一下。”
李霁也开口道:“明日我也会到府衙一趟,与刘知府商议此事,大舅兄将参与过种植番薯的人都提前知会一声,后面还须用到他们。”
李霁和黄婉婉没有在黄家用饭,临近年关,两人的小家需要忙活的事情也不少。
回到家时,刘妈妈和李康他们也已到家,丫鬟们正聚在院子里听刘妈妈讲祭灶神的事。
李康也在一旁听着,不过眼神总是偷偷瞄向某人。
见李霁和黄婉婉进到院子,映荷等丫鬟赶紧行礼。
李霁将李康叫进书房,喝了口茶后,笑问道:“今天你李大仙给谁上的香?”
李康呵呵笑道:“那神像就一长胡子的老头,谁知道他是谁?”
“年关将近,是走动关系的时候,靠上香可没有用。”李霁一边研墨准备写字,一边轻笑道。
李康刚铺好纸张,不解道:“少爷是要拜访谁?徐夫子不是去上虞县还没回来吗?”
李霁停下手中动作,没好气道:“不是我,是你要走动拜访。”
李康闻言满不在乎道:“我哪里来的关系需要走动,再说了,我认识的人,少爷你不都认识吗?”
李霁看着他不开窍的模样,气笑道:“那你要媳妇儿不要?你嫂子说了,映荷的父亲腿脚不便,懂没?”
李康闻言,才恍然大悟地嘻笑道:“懂了!懂了!少爷,家里上好的山参我可以拿点不?”
李霁赏了他个板栗,笑道:“对了嘛!你拿完都成,不用问我,还有呢?”
李康眨了眨眼,回道:“啊?还要什么?银子我有!”
李霁无奈地翻了个白眼,真是块四方木!
呼了口气,李霁直接指点道:“刚才说了,映荷她父亲腿脚不便,有银子是能请到好大夫不假,但如果你带上一名好大夫一起去,意思就不一样了,这体现出你的关心,晓得吗?而且你直接给人银子,成什么了?”
李康连连点头,佩服道:“还得是少爷你心眼多!”
李霁又给了他一板栗,气笑道:“你这是夸我吗?听着就不像好话!要说心细如发,心思玲珑!”
李康笑呵呵地给李霁递过他写字常用的笔,又道:“对了,少爷,我还打听到映荷她两个兄长与人闹了点小官司。对方是会稽县一个小富商,那富商这两年收购映荷他们村的茶叶,可今年压价太低,她的兄长与几户同村人家就将茶叶卖给了另一个商人。可那富商说之前立有字据文书,于是把映荷的兄长们告到了县衙去。”
李康给李霁倒了杯茶,继续说道:“他们也是想日子好过些,少爷你给会稽县的周知县打个招呼,成不?”
李霁接过茶杯,看着李康笑道:“这种小官司,是不须知县周钜华亲自出面的,应是那马县丞处理。你不是替我给他回过礼么,你备点礼物,去找一趟那马县丞,不经意地提上一嘴,他知道该如何做。”
李康迟疑道:“能成?要不还是少爷你写封信吧,我嘴笨,你们当官的那些弯弯绕,我可不会。”
李霁轻笑道:“你按我说的去做就行,而且你要亲自去,跟刚才说的一样,你自己去才显得对人家姑娘家的事情重视关心。你实在应付不惯,可以带上林棠一起,正好事后他还会不经意地泄露是你在背后帮忙,映荷才能知晓不是?”
李康听后,眼睛睁得老大,赞叹道:“少爷,你这心眼……啊!不是,真真是心思什么龙!”
李霁闻言,笑着作势就要给他一脚,李康见状立马嘻笑跳开。
“多谢少爷,我不打扰你写字了!”李康一边往书房外走去,一边笑道。